“健康中国2030”推动中国的健康产业站在了风口上,未来十年,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和价值都将得到空前的爆发和增长。

在政策暖风的催化下,近几年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30年我国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将达到16万亿,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政策暖风、产业蓝海,带你浅看大健康产业

政策暖风、产业蓝海,带你浅看大健康产业

什么是大健康产业?

定义:对于大健康产业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和人们健康有关的产业都可以纳入大健康产业范畴。大健康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广义的健康概念,是随着人们的健康理念的延伸而产生的,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全要素呵护,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人群等各方面。

政策暖风、产业蓝海,带你浅看大健康产业

产业涉及商业领域的四个需求层次

政策暖风、产业蓝海,带你浅看大健康产业

小编梳理的产业结构图

大健康产业驱动因素

  • 人口结构

据统计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和需要提升身体健康水平的人群比例高达75%,“二胎”政策放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对健康需求进一步增加。

  • 经济环境

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及高净值人群医疗保健比重支出增加明显,消费需求转型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 意识转变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食品安全深入人心,运动健身、减肥美容、两性健康、休闲养生等大健康服务愈发受到大众的关注。

  • 政策环境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总理将“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写入政府报告的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国务院官网可查)。表明“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继互联网之后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大健康产业迎来发展黄金十年。

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

  • 从治疗到预防,C端服务需求扩容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被动接受诊疗向主动预防和病后康复、健康管理发展,健康产业逐渐由单一的“有病治疗”环节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现代医学全链条环节延伸,我国专业体检、基因检测、健康管理等C端服务需求正在快速崛起,已经涌现阿里健康(爱康国宾)、美年大健康、华大基因等龙头企业,且市场容量逐年攀升,未来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策暖风、产业蓝海,带你浅看大健康产业

  • 用互联网思维创造价值,智慧医疗被看好

我国智慧医疗市场需求不断増长,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智慧医疗市场。2015年,我国智慧医疗市场销售额为259.9亿美元,同比增长35.5%,占全球市场份额达10.5%。

智慧医疗的发展可提升医院效率、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成本,发展前景看好,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2015、2016年智慧医疗产业融资多集中在C轮之前总数达到673次行业巨头凭借强大的流量优势,布局智慧医疗应用,如阿里巴巴已经形成以“未来医院”为核心覆盖医疗资源获取全流程的智慧医疗布局,未来智慧医疗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发展特点

政策暖风、产业蓝海,带你浅看大健康产业

  • 高科技化

未来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双向音频远程、慢病监测、区块链医学等高科技将在医学领域大范围应用。

  • 精准化

未来将通过精准的检测、治疗、康养来实现个性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照顾管理系统。

  • 智能化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将为大健康产业带来变革,AI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够提升诊断治疗的智能化的水平。

  • 融合化

未来的大健康将与文化、旅游、科技、智能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合。

  • 国际化

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是未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一带一路”大健康驿站建设,将为中国与世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搭建平台。

结论:大健康产业现已进入蓝海时代,各城市均开始布局大健康产业,但该产业一般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回收期长的特点,增加了行业准入的壁垒,要想在大健康行业占据一席之地,需要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当然,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优渥和经济能力的提升,健康需求只会更加急迫和暴增,大健康产业将会是社会发展的永久研究课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