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大都要裹粽子,吃粽子!粽叶抗氧化,糯米暖脾胃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 一般来说,传统的粽子多以竹叶、芦苇叶或荷叶为皮,糯米为粽体,配合红烧肉、豆沙、蜜枣等不同馅料,当然不同的地方,粽子包法也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吃哪种粽子也有很多讲究,和日常健康息息相关。

  大多数粽子都是以糯米为主料,关于糯米《本草经疏》中就有记载:糯米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补,则中自温,大便亦坚实。温能补气,气充则身自多热。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粽子,缺乏纤维质粘度较高,属于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所以一次一定不要吃太多,要适量适度。特别是儿童和老人等胃肠功能不好的人,不建议多吃,否则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由于粽子咀嚼不充分时,会对溃疡面产生机械性刺激,胃溃疡患者不宜多吃粽子,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的病人也不要贪食。

  现在的人都追求奇特口味,偏爱肉粽子、蛋黄粽子等,这类粽子的特点就是脂肪含量高,对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朋友来说,一定要慎食,否则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上心脏的负担和缺血程度,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对于糖尿病人群来说,粽子都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蜜枣、豆沙等,如果贪吃过量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尿糖迅速上升,可能会加重病情。正常人也不要掉以轻心,建议,吃粽子的时候,除了适量之外,还可以搭配清淡的蔬菜汤,比如冬瓜、丝瓜汤、白萝卜汤的帮助消化,这种可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可以帮助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等。也可以喝点红茶,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的作用。

  另外,在购买粽子的时候,建议大家不要选择颜色发绿甚至蓝绿的粽子,因为这样的粽叶很可能是经过了一些处理,安全性可能没有保障。另外这个季节天气炎热温度高,粽子由于特殊原料制作,在常温下保存超过两个小时,就容易变质。如果出现发酸等异味,建议切勿食用,以免危害健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