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时间和经验骗了,仅这两项因素,不一定能决定成功。

怒了!辛苦1万小时没成高手,反被学1小时的小白抢走升职

作者丨焱公子 编辑丨水青衣

来源丨焱公子(公众号ID:Yangongzi2015)


一、每天只花费少量时间修炼,是否能成为高手?

小时候看《卖油翁》,对“无他,唯手熟尔”,印象深刻。但昨天,肖敏对这句话回了一个“呸”。

肖敏来找我做职场咨询,说自己工作7年,勤勤恳恳,踏实认真。“有什么用?!还不是失败了!被刚进来不到三年的小白,爬到我头上。

她没做组长前,是我带的。现在竟然跃过我,直升主管。绿茶!私下拍BOSS马屁,仗着有点家势,包啊口红啊不断送。”

说到激动处,肖敏情绪起伏,声音尖利。

“还给我们做分享,吹什么每天1小时,人人都能成高手。还说,她没什么秘诀,只是在向卖油翁的唯手熟尔学习。呸!卖油翁怎么可能是1小时?

我进公司快7年,1万小时早就有了,也只敢说自己算半个专家。她什么经验都没有,就敢称高手?”

怒了!辛苦1万小时没成高手,反被学1小时的小白抢走升职

1万小时定律

肖敏特别注重强调7年、1万小时与3年不到、1个小时,似乎干活时间长、经验足就应该是胜者。

像她这样想法的人,其实很多。因为没有看到对手每天学习1小时的行为,所以不肯承认是对手太强,而把归因放在拍马屁、领导瞎了眼这些外部情境上。

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基本归因偏差”: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外部环境问题;而如果自己成功了,就跟环境没多大关系,是自己努力了7年,辛苦所得。

陷在这样的思维模式里久了,就会掉进“老鼠赛道”。像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一样,在一个垂直地面的圆环中不停奔跑,想要获得在圆环顶部的食物。但脚步和圆环的旋转同步,不管怎么努力就是够不着。

怒了!辛苦1万小时没成高手,反被学1小时的小白抢走升职

老鼠陷阱

7年PK3年;1万小时PK1小时。自己认真多年没成专家,对方每天只花少量时间,却成了高手、升了职,可能吗?

对于肖敏的这份质疑,答案是:可能。

肖敏之所以一直抱怨,是她的认知效率存在偏差。她其实不明白,通过提升认知效率,是完全可以跃迁成为高手的。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认知效率?我们要怎样才能提升认知效率,减少偏差,成为高手?

怒了!辛苦1万小时没成高手,反被学1小时的小白抢走升职

认知效率偏差

二、提升认知效率,迭代操作系统,跃迁成为高手

古典在《跃迁》一书中说,认知效率,是认知收益和时间精力之比

同样的认知资源投入,会有完全不同的回报。认知效率低的人,都在做低水平的勤奋。高手的真正秘诀,是在最精华的资源上,以高很多倍的认知资源来学习,认知效率就会是你的很多倍。

什么是认知?用网上的一个段子来举例。

计生委领导下乡视察,碰到一个老农,问:“老乡,你知道为啥近亲不能结婚吗?”老农憨厚地挠挠头,笑道:“呵呵,呵呵呵呵,那啥,太熟不好下手。”

老农显然没学过高中生物,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这个结论。对他来说,没觉得自己的认知有问题。而肖敏笃信1万小时能成专家,她也没觉得自己的认知有问题。

怒了!辛苦1万小时没成高手,反被学1小时的小白抢走升职

什么是认知效率

斯图尔伯格说:“伟大的表演者花了很多时间练习,也有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却从未达到世界级或国家级水平。他们之间的区别,并不一定是在练习时间上,而是在练习时所做的事情。”

从认知资源投入上来讲,修炼的时间是必要条件,却远不充分。

1万小时要花,更重要的是看怎么花: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花了1万小时,也只是资深操作工;打篮球、踢足球,要超过1万小时,不难,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职业级水准;开车1万小时,成为老司机,不难,想成为职业赛车手却不易……

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很多,除了要在速度上取胜,更重要的是在认知深度上占据优势。无论速度还是深度,想出类拔萃,就得用越少的时间,获得越多的认知。

李笑来《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里,把人比作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不同,处理信息的速度和模式都会不一样。

都是修炼,碌碌无为、按部就班的1万小时,与每天一小时专注高效地学习,认知效率的回报当然不同。

提升认知效率,迭代操作系统,是跃迁成高手,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

怒了!辛苦1万小时没成高手,反被学1小时的小白抢走升职

提升认知效率

三、提升认知效率的两个策略

要怎样做,才能提升认知效率,跃迁成为高手?有两个策略,供你思索。

1.找到知识的源头,保持清醒的自我判断

互联网时代,信息庞杂,我们很容易就“乱花渐欲迷人眼”。

要想去芜存精,就得谨慎甄别。然而现在获取的知识,大多数都是二三四手信息。很多人失去鉴别一手消息的能力,也就造成了认知效率低下。

肖敏推崇的1万小时定律,就是一个“断章取义”的三四手信息。

信息最初源于上世纪90年代,诺获得主、瑞典科学家赫伯特·西蒙和埃里克森建立了“十年法则”,他们指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约10年的艰苦努力。

2016 年,埃里克森出版《刻意练习》。他在书中强调,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门槛会让人成为大师,他没有使用“1 万小时定律”这类数据。

同年11 月,学习专家爱德华多·布里塞尼奥进行了TED演讲《如何在你关心的事上表现更佳?》(How to Get Better at the Things You Care About?),他延续了埃里克森的观点。

上述书和演讲,是忠实于一手信息二手信息。

之后,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面世,书籍风靡全球。他截取十年言论,传播简化成1 万小时定律。

这是三手信息

最后,各种人生导师、培训师和励志作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解读“1 万小时定律”,推出第四手信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努力,坚持一万小时,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他们忽略了《异类》中作者的原话:“研究者们都认为,卓有成效的练习时间必须达到1万个小时。”

真正能让你成为专家的,是“ 卓有成效”四个字。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提升认知效率,就要找到知识的源头。我们在学习时,保持住清醒的自我判断力,尽量看一手信息,有甄别地选择知识;有条件的话,可尝试阅读原著文献。这样,才会提高你的生命浓度,获得最大收益。

怒了!辛苦1万小时没成高手,反被学1小时的小白抢走升职

卓有成效

2.刻意练习,注重改善率

心理学家Ericsson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是刻意练习+正确的程度

无目的练习,称为“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例如临摹。很多初学者在开始时,只是照着原图,上面有什么就画什么。你问他,你从临摹中学到什么?这次有哪里画得不对吗?要怎么改正?他可能两眼发懵,因为压根没有想过。

无意义地重复、低质量的勤奋,都是无效的刻意练习。怎样让无效成为有效?《刻意练习》一书告诉我们,刻意练习包括三个F,focus、feedback,fix,专注、反馈以及修正。

改善率,才是刻意练习的核心。

美国人Noel Tichy曾提出过认知世界三区理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提升改善率,意味着每一次练习都要突破舒适区,使自己对已经掌握的技能不断变化和改进。

假设,你有能力在1小时内跑完10公里,那每次在1小时内跑5-8公里是你的舒适区。但如果每次都要求你,1小时内要跑15公里,这将会是你的恐慌区,因为你暂时还没有办法达到。

怒了!辛苦1万小时没成高手,反被学1小时的小白抢走升职

三区理论

只有持续地,在两层中间的学习区里学习,才会得到有效进步。

在工作中,找到学习区是很重要的。我们通常愿意学习新的工作技能,觉得有挑战感,而一旦能力达到舒适区和学习区的边缘,有些人就开始满足于此,不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突破了。这时,就凸显出改善率的重要性。

强迫自己刻意练习,专注在一个领域,一个方向,一个行业,并不断反馈修正。这才是1万小时理论的精髓,而从来不是简单粗暴地堆砌时间。

最后,以现代管理学之父Peter Drucker注重改善的小故事来结束。

在Peter Drucker生命最后几年,头脑仍很清醒。虽然不能出门参加活动,但他依然邀请想要咨询的人来家里。这些人包括国家总统、总理、500强公司的CEO,他们来与他共度周末。

每次周五开聚会开始时,他就会对在场的人说:

“星期一的时候,我不希望你们说这个周末过的有多愉快。我希望你们跟我讲,这周,你们都做了哪些改变?”


作者:焱公子,发型光芒万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强,专注解职场。写有灵魂的故事,过有温度的人生。公众号: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