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只看到童模穿着羽绒服在高温下拍摄,却看不到他们是如何被选中、如何被施压、如何被支配的。置于这种背景下,如今再曝出“童模三伏天穿羽绒服室外拍广告”的事情,丝毫不令人感到意外。

近日在上海外滩,一些小童模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或毛衣,在三伏天的室外进行拍摄引发争议。有市民称当时室外起码35℃,有孩子不停地更换羽绒服、长裤、帽子等在高温下摆拍。面对质疑,童模的家人表示,“小孩穿的是未上市的新款服装,男孩则是自己的小孩,这是自家私事。”业内人士介绍,类似在外滩看到的童模拍摄其实很多,一般都是服务于电商商家。(7月31日澎湃新闻)

童模三伏天穿羽绒服拍广告,“私事”必须有公断

此前,几篇报道一度将童模行当推到了风口浪尖,公众也多对童模行当“水深火热”的现状进行了口诛笔伐。置于这种背景下,如今再曝出“童模三伏天穿羽绒服室外拍广告”的事情,丝毫不令人感到意外。对于这个利益驱动型职业而言,在监护人“代理生意”的商业模式下,童模永远只能被动接受结果,而极少有自己掌握命运的权利。

反季拍广告,本身无可厚非。如果是成年模特拍摄,或许还可以博个“够拼”“敬业”的好名声,但是当这一切发生在童模身上,就是另一回事了。“童模”首先是未成年人,是孩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很显然,儿童并不能对“三伏天室外穿羽绒服摆拍”的潜在风险有着充分的认知,更不可能基于理性评估和自由意志做出“正确决策”。在此类场景下,监护人以及相关商家,到底施加何种影响和引导,我们不得而知。而这,恰是最让人焦虑的。

我们只看到童模穿着羽绒服在高温下拍摄,却看不到他们是如何被选中、如何被施压、如何被支配的。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由于圈子式的封闭倾向,童模行当相当程度都处于暗箱之中。公众的担忧在于,在此类事件中,监护人的代理权,是否已然异化为了一种过度的支配权?无论其主观上是为了锻炼孩子还是拿孩子当摇钱树,但从其实际结果来说,很多童模的确被支配着去做些不合时宜、不合年龄的事情。

随着越来越多的争议案例浮出水面,一个根本性的追问在于,童模拍摄真的仅仅是“自家私事”吗?儿童,从不是家长们的私人财产,而是需要更多公共保护的社会成员。以更有针对性的立法,明确“童模”的劳务性质,并对此类商业活动进行必要的“排除式”禁止,厘清监护人、商家、摄影机构的各自义务,已然迫在眉睫——这不只是为了保护童模本身,更是为了兑现一个健康社会关于下一代的应有责任。

网友说:

@jojo——这么热的天,穿个羽绒服在户外,体感至少 40℃,孩子受得了吗?自己赚不到钱,也不能靠孩子呀!

@Diysy 沁妈——我觉得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有些家长就是用孩子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KATE——这真不算雇用童工吗?作童模恐怕很多都是家长逼得。这些家长呀,等孩子有了心理问题,后悔都来不及。

@老吴——孩子要一直锁在恒温箱里吗?就拍个照片,又不是一直穿着!这也算是一种职业体验,孩子能在这种天气下坚持过来,值得点赞!

@shelwinj——人家的孩子,怎么养怎么教是人家爹妈的权利。我们没有权利指指点点妄加评论。

@Angela——小朋友太可怜了。 作为一个妈妈,看不下去了。爸妈怎么能忍心呢,这温度大人都受不了。

(燕都融媒体 蒋璟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