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长子,孙权长兄:孙策(175年-200年),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演义》中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但是在一次狩猎中为被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身为三国名将,娶回娇妻却英年早逝,否则三国的走向未可知

江东割据奠基者

说到改变孙策的一场战役乃是平江东之战,这场战役是中国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的一场战争,发生於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建安元年(196年)。发生原因为袁术多次没有实现对孙策的承诺,使孙策有自立门户的想法。他毅然放弃了使他父孙坚丢掉性命的传国玉玺,以此为代价向袁术借了三,并以助袁术攻刘繇为借口,得到袁术派出的兵马,在发生战争前,孙策拥有士兵五六千人,兵马十匹,愿跟随孙策者数百人。二年,乃托辞率其父所剩下的千余兵南渡江,进攻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诸部。孙策善于用人,军纪严明,得到周瑜及其他豪族支持,战无不胜。孙策注意招用人才,善于采纳好的计策,在加上他本人又武功高强,奋勇杀敌,因而在江东境内小有名气,很快就赢得了小霸王的威名,奠定了江东的基础。由此可见孙策善于利用时势,善于抓住机会。为自己的成功创下了良好的机遇。

身为三国名将,娶回娇妻却英年早逝,否则三国的走向未可知

出色领导者

孙策统一了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六郡,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江东集团,这点足以见证明孙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他花费了不到九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其他人可能一辈子都完成不了的大业,。在江东统一进程做出重大贡献 ,产生深远影响 。在他死后还为继承江东集团找了一个更强大的继承人孙权,为之目标继续奋斗下去。从后来的事迹中我们并不难发现孙权确实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英年早逝

孙策的缺点造成了他的下场。郭嘉对此早有预言“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孙策为将,智勇双全,有勇有谋,其治军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但在由于年少气盛,难免出现处事不慎的缺点,这为其结怨和遇刺种下了祸根。果然,在厉兵秣马、准备逐鹿中原的时候因单骑出猎而被刺客暗算。死时二十六岁。有说是被刺客所杀,有说是以前的旧病复发而亡。但是那都是外因,孙策之死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他的性格原因孙策长相英俊,健谈、善于采用下属意见,但喜好杀人并且有自大对人不设防的弊端。这点和项羽是相似的。他临终时对孙权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能以保江东,我不如卿。”由此可以孙策有自知之明的。孙权儒子,惜哉,假若孙策不死,天下事未可知也。曹操曾评价孙策为:“狮儿难与争锋也!”袁术也曾慨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由此可见孙策的厉害。

身为三国名将,娶回娇妻却英年早逝,否则三国的走向未可知

倘若孙策不死,那么孙策能够继续开拓江东大业,那么江东的发展会更加迅猛,说不定最为强大的魏国都难与之为敌。孙策少年壮志,定不屈膝死守江东,必然会以为父报仇之机,夺取荆州,占据兵家必争之地,并逐步谋图中原,甚至进发曹操都,而最终的天下恐怕也很难料定。所以,如果孙策不死至如果再多活十年,恐怕就没有所谓的三分天下,孙刘结亲联合抗曹了,恐怕就是孙策的天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