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今天上午,宁波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宁波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其中5个热点问题,帮你详细深入了解有关情况和下一步宁波举措——\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5d117649e32465fa3431ca21234e97d\"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246”产业集群、单项冠军企业……这些热词,宁波这样解码!\"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陈 昊 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宁波“246”产业集群建设的主要思路和下一步的举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246”产业集群建设是当前宁波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下步,按照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决策部署,重点做好“抓项目、提平台、强创新、优生态、推改革”五方面的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力推进项目建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实施“十百亿”工程,开展“三联三促”等专项行动,重点服务推进13个百亿元以上项目和95个十亿级项目建设。深化智能化改造“三年全覆盖”,加快推动企业增资扩产,围绕全市目前在建的“增资扩产”项目等四类项目和在外投资企业等三类企业,形成并推送有针对性、有吸引力的政策举措和服务体系,加速形成一批“本地增资”的优质项目。强化产业链招商,制定产业链招商地图,聚焦优势产业“缺链、补链、强链”环节,市县两级共同推进落地一批优势产业链项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力提升工业平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快推进前湾新区、南湾新区等重大平台布局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积极推动余姚、慈溪、杭州湾区域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先行先试,进一步打通产业链重点项目布局。创新提升宁波石化经开区、大榭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打造支撑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产业基地。推进国家新型工业产业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和示范园、特色小镇等平台明确产业定位,选择1—2个细分产业聚焦发展,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细分领域优势平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力强化创新驱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力规划建设甬江科创大走廊,布局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甬江实验室,推进建设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智能器件、先进材料等一批示范带动强的“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创新中心建设,推进智能成型、石墨烯、稀土磁性材料等创新中心协同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发展伺服电机等10条“四基”产业链,力争在产业链核心环节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单项冠军企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力优化发展生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推动产融对接,搭建企业和银行信息沟通平台,引导金融资金投向制造业,进一步制定研究地方产品、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和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保险补偿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在调整优化本地高校的学科专业的同时,主动招引一批知名理工科院校,合作共建研究院,实现“246”产业每个产业都有高水平研究院所支撑。加强工业用地总量保障,按照全市工业集聚区规划集中配置工业用地。创新土地供给方式,积极推广各类弹性土地出台方式,降低企业首次用地成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力推动改革突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建立市级统筹、区县(市)协同推进“246”产业集群工作机制。实施项目统筹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招商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有效流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招商成果共享。推动政府部门、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多主体联合共建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机构,支持产业集群市场化运作。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提升评价结果在资源配置领域的指导作用,全面整治提升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低效企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近期宁波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下步有何应对举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今年以来,面对一系列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国内外宏观形势,全市工业经济在压力中前行,总体运行平稳。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特点体现在“稳、快、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工业生产总体平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生产规模平稳。月度产值规模保持在1450亿元左右、增加值保持在330亿元左右,均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多数行业增长平稳。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增加值正增长的29个,增长面82.9%。用电增长平稳。全市制造业用电量增长4.1%,增速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动能培育加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14.3%。软件业营业收入增长21.9%。重点企业发展加快。千亿级龙头(宁波地区)制造业产值增长6.5%,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值增长11.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工业投资企稳回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5.6%,增速2018年提高5.9个百分点,扭转了负增长局面。企业创新投入保持持续较快增长。规上企业技术研发费同比增长14.8%,占主营业务营业收入的1.8%,比上年同期继续提高0.2个百分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围绕“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数字经济培育、传统产业提升等工作,全力培育产业优势;围绕产业链招商、重大项目建设、企业增资扩产行动,全力抓好工业有效投资;围绕总部型企业培育、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强化资源要素供给制度改革,深化精准服务企业,营造良好的制造业发展生态环境,推动工业经济平稳高质量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培育工作和作用发挥情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长期以来,我市一直重视对行业骨干和龙头企业的培育,鼓励企业加快发展,提升市场地位,争创行业第一,涌现出一大批国内行业地位突出的企业。已有233家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五的企业列入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范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全市233家市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数量比重为3.08%,却创造了全市规上20.59%的主营业务收入和31.89%的企业利润。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4.59%和14.36%,高于全市平均,对全市工业经济带动作用明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创新发展的典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233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市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总额的38.8%, 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3.58%,超出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68个百分点;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占比达86.84%。成为全市工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进制造业集群主要力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行业分布范围看,233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中,主要集中于关键基础件、专用装备、汽车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五大产业领域,单项冠军企业已成为培育宁波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市在伺服电机、减速器、石墨烯、光学薄膜、模具、集成电路等六大基础产业领域,着力打造以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为核心的配套产业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践行产业争先中流砥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市233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中,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前五,其中位居全国第一位的企业数量有149家,占比达63.95%,位居全球第一的企业也有36家,它们是细分行业领域真正的“冠军企业”。这些企业已成为践行产业争先的中流砥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应势循导,大力实施单项冠军培育工程,引导企业走“专特优精”发展道路,积极创造有利于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做精的良好氛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①通过与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相结合,引导大企业大集团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发挥综合实力强的优势,力争使主导产品成为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②通过与行业骨干企业培育相结合,引导企业在巩固现有全市行业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力争换挡升级,跃升成为该细分领域的全国行业冠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③通过与高成长企业培育相结合,引导部分行业地位较高、技术水平较好、有潜力成为单项冠军的高成长企业,加速成为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④通过与各类示范企业培育相结合,引导企业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促使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先进典型发展成为单项冠军企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⑤通过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相结合,追求产品品质,注重特色发展,形成一批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隐形冠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我市列入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库的233家企业中,已培育产生了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8家、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56家。其中,我市国家级单项冠军数量占全国国家级单项冠军总数的7.2%,居全国各城市首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政策举措,加大培育工作力度,引导企业家牢固树立注重实业和“十年磨一剑”的单项冠军精神,力争在“246”万千亿级产业培育中产生更多单项冠军。同时鼓励单项冠军企业拉长产业链,加强产业链协作,最终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带动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制造业发展,请问宁波企业效益如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从近年情况看,宁波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持续领先全省、全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利润规模保持稳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近年来利润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7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企业盈利能力保持较高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7.5%,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3个、1.6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为83.2元,与全省持平,低于全国1.1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6.2万元\u002F人.年,同比增长9.2%。人均创造利润4.3万元,高于上年同期0.1万元,高于全省1万元。下一步,将深入推进落实国家、省、市系列降本减负工作,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生效,强化精准服务、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助推企业稳步发展、效益持续向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宁波如何推动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设计和制造是生产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融合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两者融合关键是要推动三方面工作:①工业设计机构的发展。②制造业企业内部设计能力的提升。③制造业企业与工业设计机构的合作对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推动工作方面,着重开展了几方面工作:①持续出台规划、行动计划、政策,支持两者融合,主要支持园区建设、人才和机构引进、重点设计产品奖励、新技术培育、组织合作对接活动。②市政府连续多年举办“和丰奖”设计大赛,各区县市也举办各具特色的工业设计大赛,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合作交流、制造业融合交流发展,吸引力国内外优秀人才、机构来宁波发展。③连续多年举办宁波工业设计周活动,展示优秀设计产品,开展新技术、新趋势、新方法国际交流合作,开展工业设计人才专场招聘,举办多场重点行业工业设计机构与制造业企业对接会,为两者融合创造良好条件。④开展优秀工业设计机构认定,引导企业组建工业设计部门,提升工业设计部门和机构的设计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在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方面,我市保持较好发展趋势。今年上半年重点工业设计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15.06%。全市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吉利和贝发),省级重点企业设计研究院1家(中科院材料所下属的先进制造设计研究所),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3家。省级重点工业设计基地2个(和丰广场、镇海i工业设计特色小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与工业设计的融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近期,我市将出台《创新设计发展2019—2021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围绕五大行动(制造业企业创新设计能力提升行动、工业设计企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创新设计产业园区和平台建设提升行动、创新设计人才引进培育行动、工业设计市场环境优化促进行动)进一步加强工作推进,促进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来源:宁波市经信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编辑:罗湘波\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76004394575514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