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去世,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来生分解

单田芳评书表演

一代宗师去世,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来生分解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肖建陆处获悉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11日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逝

享年84岁

文范师傅

评书这种曲艺形式,在手机电脑普及的当下,似乎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是在那个手机没有普及,收音机是唯一便携娱乐设备的年代里,评书,是当时最火的艺术。

那个时候,公园里晨练的老大爷,马路上开车的出租车司机,只要是有收音机的地方,基本上都能听得到评书。

一代宗师去世,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来生分解

新中国以后,评书这门艺术,讲究四个门派:帅卖怪坏。

帅是袁阔成,卖是刘兰芳,怪是单田芳,坏是田连元。

这四位大师,就好像金庸江湖里面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样。如四座高山,支撑着整个江湖。

袁阔成老师,于2015年去世。

2018年,南天再倾一柱。

一代宗师去世,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来生分解

谨以此文,向艺术大师单田芳老师致敬!

一辈子只爱了一个人

1934年11月11日。漫天的风裹着雪花,在东北的一个艺术世家里,单田芳出生了。

为什么说是艺术世家?

单田芳的母亲,王香桂,是西河大鼓的名角,而父亲单永魁,则是王香桂演出时候御用的弦师。

夫妻二人,宛如郭靖黄蓉一般,天下闻名。

一代宗师去世,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来生分解

但是在解放前,曲艺人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即使父母有一手绝活,但是一家三口,在战火纷飞的乱世里,仍然只能勉强度日。

解放后,三口之家的生活有所安稳,但也只是勉强糊口。

1950年,父亲被冤枉入狱,母亲选择了改嫁。

这个时候的单田芳,还不到18岁。

他没有工作,也没有归宿。

那要怎么办,流落街头吗?

一个对他一生都至关重要的女人出现了,这个女人名叫王全桂。比单田芳大八岁的王全桂,给了单田芳一个住处。

一代宗师去世,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来生分解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后来的故事顺理成章,单田芳和王全桂走在了一起。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意,他们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芳,一个是桂。

1953年,单田芳拜师李庆海,学习评书。

次年,单田芳和王全桂正式结婚。

在那个大家刚刚吃饱肚子的年代,单田芳就留意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很多评书的剧本,正在逐渐散落流失。

他开始有有意无意地搜集整理。

一边梳理前辈们的积累,一边发展自己的特点。

就在他事业小有所成的时候,王全桂却离开了他。

单田芳曾经说过:我跟全桂不算情投意合,结婚也是凑合。我接受她,一句话,就是为了报恩。

这句话究竟表达的是无奈还是遗憾,我不好下结论。

我只知道在王全桂离开单田芳的几十年后,他不曾再娶。

一生只一人。

莫说在名花遍地的曲艺界,即便是普通人的情感生活里,这样的真挚和专一,都不多见。

一代宗师去世,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来生分解

之后的人生几十年,没有了王全桂的陪伴,单田芳的生活里除了喝花茶逛公园,就只剩下评书两个字。

从艺五十多年来,单田芳创作了一百零六部电视评书和二十二本实体书。

他的艺术,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前面说了,当代评书四绝,帅卖怪坏,单田芳占一个怪字。

所谓的怪,就是独树一帜,独成一家。

如果你有看综艺模仿秀的习惯,你就不难发现,一般在模仿秀里,模仿声音。

模仿歌唱演员的,一定会模仿刘欢李娜。

模仿相声演员的,一定会学马三立。

而模仿评书的,一定逃不过单田芳。

一代宗师去世,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来生分解

因为那沙哑中略带威严的嗓音,只要听过的人,就一定不会忘。

除了这独特的嗓音是一怪,单田芳的另一怪是他的怪话。

他在舞台之上,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名言。

比如,常见的开场白:“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

比如,形容人豪迈:“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

比如,骂人的时候:“新鞋不踩狗屎”。

这些怪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皮。

但是单田芳的皮,皮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里,他一个人就创造了几十年的流行语,以致到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以为这些句子是古代的俗语。

单田芳的第三怪,就是他的语调。

在讲评书的时候,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留扣子。

一代宗师去世,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来生分解

所谓的留扣子,就是说书在最紧张、热闹时突然停顿的关节处。又称关子。

赵树理《写作前后》:“评书的作者和艺人,常用说到紧要关头停下来的办法来挽留他们的听众……叫做‘扣子’。

一般扣子都在评书的结尾处,用来吸引听众,让他们惦记着这个故事,下次还来听。

单田芳的扣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原本低沉的嗓音,会在扣子处突然拔高,生生把听众吓一跳。

吓归吓,但是一点都不突兀,反而恰到好处,令人心悸之余,反而更加回味和期待。

就是这三样怪,让单田芳的评书艺术,成为了不朽的也无从超越的经典。

古人说柳永的诗词传唱之广:“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这句话放在单田芳老师的身上就是:“凡有出租车,必听单田芳”。

一代宗师去世,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来生分解

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大江南北的出租车里,都是单田芳低沉的嗓音,即便是到了现在,很多司机在长途跋涉之前,也会给自己准备一盘单田芳的作品集。

没别的,这位老先生的评书,听着提神。

现如今,老先生驾鹤西去,我们只有追思怀念。我想,这大概是上帝他老人家,也想听评书了吧。

只可惜我们再也不知道后事如何,再也等不到下回分解了。

最后,我们用单老师的一句定场诗来为他送行。

说书唱戏讲古,茶余饭后助兴。是非功过大家评,说书人怎敢——肯,定 (惊堂木)!

. End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