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信看过影片的人,除了被哪吒扭转命局的超燃剧情所感染,还会被李靖对儿子的深沉之爱所动容。为了延续自己的理想和荣光,很多父母不顾孩子内心所想所爱,把他们送到不喜欢的培训机构,帮他们选一个不钟意的专业,给他们找一份有前途的工作,甚至连终身大事都给安排好了。

如果说成见是一座大山,

那就努力做个强者,

去征服它吧!

毫无疑问,这个盛夏被一部起初并不被看好的国产动画片给燃爆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其恢弘的巨制,超燃的画面,爆笑的段子,和令人泪目的那些痛点,红遍全网,口碑爆表,上映仅5天就破了12个亿的票房纪录。

我们重新认识了在叛逆中倔强成长的哪吒,我们也重新定义了在威严中变得柔软的李靖。

我们从中看到了那个不被世界善待的自己,也从中寻见了那个不认命、与世界对抗的自己。

我们被“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所刺痛,我们也被“我命由我不由天”所感动。

观影过程中,多少人都是没心没肺地笑着笑着,然后又情难自已地燃了哭了。

小编总结了下,《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引全网泪目,只因她恰到好处地戳中了3类人的痛点!

01 一直被误解却总需要赢一次的成年人

影片中的哪吒,一出生就背着“魔童”之名,被囚禁、被鄙视、被误解,是所有人眼中的小妖怪。

在现实的残酷中,他不得已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假装不在乎、假装很洒脱、假装很冷漠,开口闭口哼唱着“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同时,在他内心深处,依然燃起一团火焰,那就是要向世人证明一次,他不是怪物!也不是妖怪!

他在师父太乙真人那里修行养性,学习仙术,为的就是出来能像像父母一样,斩妖除魔,撕毁别人给自己贴下的固有标签。

谁知,他出来后从海夜叉那里英勇救出小女孩,却反被村民咬定他才是抢走小女孩的妖怪。

人心的成见果然是一座大山,不是你想搬就可以搬动的。

但是哪吒生性狂傲,他并不屈服于这座大山,他想改写自己的命运,不认命,才是哪吒的命!

于是就有了最后的陈塘关大战中冲破天雷殊死对抗的英雄般的哪吒。

当龙王之子敖丙已经屈从于命运时,半魔化的哪吒长出六臂,化身红莲,与自己的命运展开了惊天动地的较量。

最终,他用一句“你这颗灵珠怎么了,我一个魔丸都活成了人样”感化了敖丙,让原本善良的敖丙找回了自己的初心,二人一起挽救了陈塘关苍生。

那一刻,所有人都大步大步靠近他,用点头和跪谢收回了曾经对哪吒的种种成见和蔑视。

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曾像哪吒一样,被成见所伤,被有色眼镜所扰呢?

你长得很漂亮但升职好快,会被同事说“有什么了不起的,花瓶一个”;

你爱上了一个同性的恋人,会被别人说“有毛病吧,这么帅的人竟然是个GAY”;

你明明有份体面的工作却偏要去摆地摊,会被周围的人说“书都白读了,干些没出息的事”…

种种不被理解的声音,或不怀好意的指点,就像一把带刺的刀一样,直入你的内心。

某个瞬间,或许你也想过妥协,想过放弃,想过顺了别人的意。

但更多的时候,你觉得:

人这一生,总要为自己活一回啊,总要赢一次给别人看啊!

只要你努力,只要你狠心,只要你敢说不,一切都会变成你喜欢的样子。

不如就做一个强者,去征服一切偏见吧!

你可以一路开挂越变越强大,用实力碾碎那些流言蜚语;

你可以和同性的他走过一辈子,告诉别人爱从来与性别无关;

你可以从地摊主做到遍地开店的小老板,让不懂你的人看见你发的光…

世界是自己的。在非议和质疑声中,依然可以杀出一条通透又明朗的路。

这条路,对与不对,好与不好,顺与不顺,自己说了算。

02 生而不完美却无比想得到肯定的小孩

如果我们生而不完美,该怎么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在哪吒身上,我看到了人与外界之间太多的不对等,不善意,不和谐。

他一生下来,就是一个“魔丸”。差点被父母忍痛杀掉。

命是保住了,却被关在大院里,不得出户。好不容易想办法逃出来了,又被村民当成怪物一样避而远之。

当他找到一个小妹妹一起踢毽子时,脸上的笑容不知道多灿烂。谁知,没多久小妹妹就被家人抱走了。在他们看来,哪吒就是个魔娃,怎么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跟他玩耍!

这些来自世界的满满恶意,让他孤独而狂躁,自卑又自负。他用武力和魔性所进行的反抗,更加深了村民对他的恐惧和厌恶。

直到与海夜叉大战那一次,他终于认识了一个愿意真心靠近他,还愿意陪他踢毽子的人——敖丙。他们俩成为彼此生命中唯一的朋友。

从此,哪吒开始变得俏皮,可爱,柔软一些了。

曾经暴戾得不可一世的他,竟也会跑去海边,扮个鬼脸,亲自邀请敖丙参加他的3岁生日宴。并且撒娇般地要求对方必须过来。

可见,这个朋友对他有多重要。

可见,他其实多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可见,他冷漠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一颗脆弱又热烈的心。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就差点流出来了。再看看坐在一旁的小侄女,她也开始热泪盈眶。

我能感知,十岁的小女孩,她一定是从哪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她是早产儿,一出生就在医院吃了很多苦头。到了读书时期,由于身材矮小,性格内向,一直没什么朋友,甚至经常被同学欺负。

在这样的环境下,她无心学习,考试成绩经常不及格。父母觉得,她是不听话的熊孩子;同学认为,她是不合群份子;老师评价,她上课不认真。

其实,她比任何人都想当“三好学生”,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观影完后,我试探性地问她:宝贝,我看到你哭了,你一定从小哪吒身上学到了些什么吧?

没想到,她却偷偷擦去泪痕,反驳我:哪有,我才没有哭呢!我就觉得电影特好看!

她这假装淡定的样子,真是像极了故作坚强的哪吒。

更相似的是,她也有一个唯一的好朋友,逗她笑,听她的心事,陪她嬉戏在放学路上。

走出电影院,我们看到一个路边摊,她兴奋地嚷嚷:阿姨,我要买这套闺蜜项链,我跟我最好的朋友一人一副,戴着肯定很漂亮。

我二话不说给她付款了。就算全世界都不理解她,但至少还有一束光,能照亮她,也是希望啊。

只愿,她的这份心思,能温暖更多的人。

也愿,她会找见更好的自己,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03 逼孩子优秀却从不关心孩子内心的家长

相信看过影片的人,除了被哪吒扭转命局的超燃剧情所感染,还会被李靖对儿子的深沉之爱所动容。

要知道,在过往的影视作品中,李靖都是父权的代表,威严、冷酷、不近人情,甚至跟陈塘关百姓一样把到处犯事的哪吒当成妖邪,拿他不知如何是好。

但在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李靖一直在试图消除别人对哪吒的偏见。在哪吒的成长道路上,他扮演着慈父,导师,明灯的角色,不断用浓浓的爱感化着哪吒。

尤其当得知哪吒3岁时会受天雷惩罚而死,李靖赶紧求太乙真人带他上天庭求情,二话不说选择用自己的命来替儿子受死。

而在哪吒3岁生日到来之际,李靖更是表示“就算一个一个跪着求,也要把陈塘关的百姓全部请过来给儿子庆生”。父爱之心,真是堪比日月。

对比“隔壁家”的东海龙王,他对敖丙的爱,则显得略显粗暴和生硬。

东海龙王从来不关心敖丙内心想要的是什么,只是自私地把所有的宏愿都压在他身上,给了他灵珠,为他披上了万龙甲,一心只想让他光复龙族威望,摆脱妖魔名号。

敖丙身负全族人的希望,被逼无奈地走上“活埋陈塘关”之路。直到与哪吒决斗之时,才被哪吒的呐喊声唤醒,跟随自己真实的内心,不再为父亲而活。

现在看来,那个把孩子苦苦培养成为强者的东海龙王,是不是像极了生活中那些把自己梦想强加在子女身上的父母啊?

为了延续自己的理想和荣光,很多父母不顾孩子内心所想所爱,把他们送到不喜欢的培训机构,帮他们选一个不钟意的专业,给他们找一份有前途的工作,甚至连终身大事都给安排好了……

孩子变得再听话、再优秀又怎样?但那不是他自己喜欢的样子,他过得并不快乐,他或许活在痛苦压抑之中,你有关心过吗?

为什么会出现北大高材生弑母、15岁多才多艺少女坠楼自杀、10岁小孩不堪重压患抑郁症等令人心痛的悲剧事件?

还不是因为家长或学校给了他们太多的压力,寄予了太多的厚望!

他们不敢落后,不敢不优秀,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

那些不能承受之重,只能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独自硬扛!

所以,生为父母,在“育儿”路上,

能不能试着柔和一点,理性一点?

能不能先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施教于他?

能不能让孩子从心所向,做自己喜欢的事,主宰自己的人生?

就像电影里的李靖夫妇那样,即使知道孩子是“魔”,也要把最好的爱赐予他。

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让他学会责任与担当并改写了自己的命运,让他一个“魔丸”也活成了“人模人样”…

最后我想说:

你的孩子虽然是魔娃“哪吒”,但你可以努力成为慈父“李靖”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