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禁止模仿,抄袭,改编,违者必究!

|湖面约15m²,世界“最小”的湖,因名称过雅又难写辨认,被改名!

本溪湖虽小,却名扬四海,自古就有“辽东胜境”之称。

本溪湖,位于本溪市区北部大堡卧云山崖之下,为洞中小湖,湖面大约15平方米。清雍正十二年,因“杯犀湖”名称过雅,又难写辨认,故取其谐音改称为“本溪湖”(本溪湖药王庙碑文可为佐证)。本溪湖是世界上最小的湖。

在本溪湖怪石洞洞口处,曾发现青铜时代石斧、陶器底等遗物,说明三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她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历史厚重!她集山、泉、洞、湖为一体,形成了一处秀美的自然景观!

在本溪湖的深处还藏着一处美丽的所在,那就是本溪湖公园对面的龙洞山。它是典型的喀什特岩溶地形地貌,它巉岩峭壁、怪石突兀,陡峭的山体之上,几处巨大的洞穴赫然外露,向世人昭示着它的神秘之感!整个龙洞山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盆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了一幅精彩绝伦的画面,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本溪地区几个称湖的地方,所谓“湖”,实在应该叫做潭。大浓湖,其实是泥潭,大石湖,其实是山间五个深潭,滴水湖,其实是一穴石潭,本溪湖,其实是洞中之潭。

严格讲,本溪无湖。不知是在哪个历史阶段,居住本溪的人,每每称潭为湖,因此这里的潭都得了个湖名,让我们后人也受益不浅,得了个天下第一。

本溪湖水为渗山水。每年农历五月,地表水顺岩隙流入洞中,洞水盈溢,又外流到人工湖,人工湖水则流入太子河。立秋后,湖水渐少。入冬湖干,可入洞游一、二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本溪湖公园,在本溪湖洞外挖掘了一个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人工湖,湖上架起具有民族风格的拱桥,湖西修建荷花池,湖畔栽上了垂柳,湖内添置了游船。每逢夏日盛暑,如织的游人泛舟碧波之上,清风徐来,柳丝摇曳,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有诗赞美本溪湖曰:“深小湖中许第一,昔人妙喻以杯犀。源源不断流千古,汩汩清漪遍四时。斜插犀尖溶碧翠,深藏邃密寓新奇。莫轻径只十围水,赢得千秋唤本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