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宋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的记载,金朝皇帝完颜亮因为羡慕这首词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八个字描写的景色,便起了“投鞭渡江”之志。而且南宋的另一位诗人谢处厚,也写了首诗,来记载此事,“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虽然记载有些类似于小说家之言,但也不能否认这首词的魅力之所在。这首词的作者便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家“白衣卿相”柳永,柳三变。词牌名是《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嶰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上阙专咏杭州,一起笔就直接进入主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仿佛是从半空中俯视杭州城,接着由远及近的描写了城中景色,“烟桥画柳”、“风帘翠幕”、“市列珠玑”、“户盈罗绮”这一系列生动的词语,向我们展示了在北宋全盛时期,一片富足、繁华、安康的城市之貌。提到杭州就不得不提及西湖,于是词人在下片专咏西湖之美。西湖分为前湖和后湖,所以是“重湖”,又因西湖三面环山,山峰高低起伏,重峦叠嶂,所以是“叠嶰”。而“桂子”、“荷花”又是西湖周围常见之花。连用这三句写西湖之景,而没有落于前人写景之俗套,可谓是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实实在在的抓住了西湖固有的特别之处。接着又写西湖之人。“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莲娃。”“羌管”系“钓叟”所吹,“菱歌”系“莲娃”所唱,他们的心情是快乐的,故曰“嬉嬉”。这是一幅国泰民康的游乐图卷笛声在晴天荡漾,菱歌在夜空飘扬,垂钓的老翁与采莲的姑娘嬉嬉而乐。下片至此,写了景,写了景中的人。其实写人也是写景,人动景活,“钓莲娃”虽是点缀,却也烘托出良辰美景、游人尽乐的气氛来。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的游乐情景,写达官贵人的游乐是宋词中很普遍的现象,这里写得具体而微了。“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赫声势;达官贵人公事之余、醉酒之后,来湖上消遣。既有兴致来“吟赏烟霞”,想必太平无事。词人借他们的“闲”,写出了当时社会的安定。杭州的普通人家日日可游西湖,时时可赏烟霞;达官贵人却未必能有这样的福分,宦海沉浮,时常擢迁。因而词人接着写道:“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些达官贵人们即使内调中央,擢任要职,对这美丽的地方也留恋不舍,眷情不绝,但亦无可奈何,只能将这美好的景致,绘以丹青,带入京去,夸示于同僚:世上真有这样的人间天堂。

这首词写尽了杭州的雄奇、富庶与美丽,堪称是词中之《清明上河图》,而这首词又出于一代婉约派之宗,更加的出人意外。咏西湖之作自从有了柳永的这首词和稍后苏轼的诗,便使得后来的文人纷纷搁笔,再难以写出超越二人之作的诗词来了,真正是“眼前有景道不得”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