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人物简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史鸣杰,男,1975年4月生,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计算科学与技术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湖畔大学三期学员。现任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智教育)联合创始人、实际控制人、CEO。\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江苏科技报记者葛思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日,省教育厅发布《江苏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计划》提出,打造江苏教育信息化升级版,构建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育治理模式,探索“智能+”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到2022年,基本实现数字化教学覆盖全体教师,泛在化学习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金智教育,是国内知名高校信息化服务提供商,起步于20年前教育部的“金智工程”,专注于为高校提供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以及面向师生及开发者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运营。史鸣杰从2003年起即任金智科技教育信息化创业团队的核心人物,他带领金智教育的创业和管理团队一直走产学研结合和技术创新之路,领导金智教育发展成为行业内知名、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企业。今天,记者带你走近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36f1443ba37462cab3f11aeaf97e8c9\" img_width=\"450\" img_height=\"300\" alt=\"史鸣杰:从教育信息化走向产业互联网\"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CEO史鸣杰刘成贺摄\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Q: 针对行业新趋势,金智教育近年来在技术、业务等领域作了哪些探索,效果如何?\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A:我们从2015年开始一直在积极布局围绕“互联网+”的产业互联战略转型升级。立足全国进3000家高等院校、3000多万在校师生需求以及社会对高等院校的各类合作诉求,通过业务、组织、技术等三个层面的持续变革,构建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开放式人才培养运营服务平台,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高校”服务生态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5年,金智教育推出智慧校园运行及服务平台Campus‐phere,率先提出“开放大平台+海量小应用”的智慧校园建设模式,通过技术体系的开放架构使得更多的软件企业能参与共建智慧校园,至今已经在近500所高校运行。智慧校园运行和服务平台的核心价值是实现高校内部管理和服务的在线化,这是高校内部的数字神经系统。任何的组织只有首先实现自身的在线化,才能通过网络化和外部优质资源与服务连接,享受“互联网+”的聚合力及红利,在线化是智慧型组织的前提,高校也不例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底我们发布了基于云的SaaS化智慧校园运行与服务平台Campusphere for cloud,使得高校能以开箱即用的更高性价比建设智慧校园底层运行平台,让更多缺少资金和专业人才的高校真正享受到云计算的红利。目前围绕Campu‐sphere(包含Campusphere for cloud)我们提供近1000个可接入运行的微服务,涵盖学生服务、人事服务、教学教务服务、后勤服务、各类办公服务等。这些服务包括我们自身开发的,也包括我们生态合作伙伴提供的,所以Campusphere不仅是校方的运行平台,同时也是合作伙伴的赋能平台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初我们正式发布了以人工智能引擎为核心技术、用语音问答解决师生在校日常咨询服务的“校园百事通”,从一站式服务到一句话办事,市场反响强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是我们传统高校自身发展为主的信息化建设部分,我们认为是改良性变革。同时我们也成立了三家孵化公司,直接以互联网化的方式切入。包括之前提到的以连接阿里云、华为、百度优质产业资源以及用人单位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业务--知途教育,已经为多所高校提供新工科人才培养合作;连接京东、苏宁、得力办公、高校行业内的实验试剂耗材装备在线厂商为高校提供在线采购业务的“象牙宝”业务于2018年初成立,目前已经为十几家高校提供一体化的采购闭环服务;连接在校技能培训、实习、就业、深造、校内活动,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今日校园”业务于2017年下半年推出,到目前已经有300多所高校接入。这三块孵化业务从一开始就不是向高校售卖软件的方式,而是用产业互联网的方式以运营闭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场景服务价值,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赞许。\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Q: 您认为如何用智能教育去更好地推动行业发展?\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A:去年国家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很好地阐述了智能教育的目标和路径。从高等教育领域来说即从以下三个方向来推动:第一个方向是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我认为目前高等教育体系内的师资并不能满足中国经济转型的需求,特别在新工科和新商科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信息技术以及因为信息技术导致的商业经营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而绝大部分高校还在采用工业时代下的教材教育学生,社会上的大型前沿企业(如BAT、华为、京东等等)拥有的内部人才培养教育资源已经超越了体制内高校的知识结构,应该让这样的企业和高校共同培养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人才培养环节,而是与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通过大数据技术融合,真正实现产教融合。产教融合国家呼吁了很多年,目前还停留在低水平状态,大多还是单点企业单点高校线下合作为主,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互联平台。而我们知途教育就在搭建前沿企业、高校及用人单位进行人才培养的桥梁性服务平台,因为我们既懂高校又懂产业。另一方面,通过知识、活动、咨询的在线化和移动化,让优质教育资源随时随地可获取,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互联网+”的方式驱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将对高校、企业、人才的发展,对社会新经济才人供给带来深远的影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个方向是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使用互联网的模式来提升对学生、家长、老师的服务质量,通过移动化、主动式、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大幅提高高校办学各个环节的效率。如之前提到的一站式服务、一句话办事等,让数据流动代替办事人员的无效跑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个方向是基于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通过业务流程与服务的在线化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精准定位学校运行中的各类问题,优化资源分配,驱动组织设计及流程变革。直白说就是让客观数据说话,而不是拍脑袋的主观判断方式来实现教育的变革和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Q:请谈谈企业未来的愿景、目标。\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A:我们的愿景非常明确,致力于打造高等教育产业互联生态平台,做高等教育最强的产业互联信息服务运营商,去嫁接人才技能培养、实习就业、社区服务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信息化或者软件产业处在骤变的关键期,正在从点状发展、线性发展转向平台生态化发展。产业互联网应该是广泛的,任何一个行业都必然会走向产业互联,各行业普遍数字化以后,很多运行环节都需要融合发展,未来没有哪个行业能独立于其他行业存在。所以产业互联网的战略转型是公司坚决执行的愿景目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从社会价值上,当我们已经做到行业第一的时候,社会已经赋予我们某种使命,就是尽可能去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金智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参与者,更应该是一个推动者。我认为实现教育强国才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作为教育信息化这个细分领域内的领军企业,理应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创新教育、源动中国”是金智教育的企业使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来源:江苏科技报\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01154048275303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