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耐人寻味的是,对涉事企业究竟有无采矿、环评手续这个简单的问题,两个部门就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负责日常监管的新泰市环境监察大队三中队对“环评是怎么批的、有什么要求”不仅语焉不详,还反呛记者。面对采访,石料厂负责人表示,他们采矿、环评手续一应俱全。

原标题:“矿山绿漆”有无“监管绿灯”开道?

用破坏环境的手段试图来通过保护环境的环评,岂止荒谬?

你见过被刷绿漆的矿山吗,山东新泰就有一座。

据齐鲁网报道,为应付环保检查,山东新泰一座矿山被整个刷上绿漆。7月30日,记者在新泰市黑石山子村北侧一处石料厂看到,整个石料厂周边的石头上全部被刷上了绿色的油漆。航拍画面显示,石料厂占地数十亩,一大片采石毁坏的山体呈现出异样的绿色。面对采访,石料厂负责人表示,他们采矿、环评手续一应俱全。

最新进展是,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刷漆”矿山已被关停,相关责任人被停职,对现场喷涂绿漆及其他露天堆放的石材,限期一个月内清理完毕。

当地对“矿山刷漆”的严肃处理,无疑宣告了涉事企业侥幸做法的失效:原想以此躲过卫星监测,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

众所周知,采矿行业对于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不仅会导致地表景观的破坏,还会导致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破坏生物多样性。因此,采矿行业需要环评严格来把关,把对生态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卫星监测压力之下,涉事企业居然能想到用“刷绿漆”这种让人窒息的操作,来逃避环保检查,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大量泼洒油漆本身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用破坏环境的手段试图来通过保护环境的环评,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该企业将环保当作了儿戏。

鉴于此,对企业方的处理,显然来得很有必要。而就此事看,这荒诞的景象还将当地环评制度的形同虚设和环保执法的走过场现象暴露了出来。

耐人寻味的是,对涉事企业究竟有无采矿、环评手续这个简单的问题,两个部门就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负责日常监管的新泰市环境监察大队三中队对“环评是怎么批的、有什么要求”不仅语焉不详,还反呛记者;上一级单位倒是干脆利落地承认了涉事企业没环评手续,如果生产就得罚款,但面对记者为啥没查的追问,工作人员表示“早晚得查”。

矿山刷绿,或许能蒙蔽得了卫星监测,却蒙蔽不了地面的执法。只要监管的官员到石料厂里随便走上一圈,就能轻松戳破这种不高明的骗局。可谎言偏偏就是难以戳破。而无论语焉不详还是“早晚得查”,则显露了环保监管的懈怠与疏漏。

事实上,对于矿山刷绿漆,不论当地监管部门知不知情,都难以推脱责任。如果不知情,那意味着当地环保执法不到位,对石料厂环保造假应承担监管失察之责;如果知情却不管不罚,那要么意味着执法走过场,要么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利益链。    

除环评之外,石料厂有没有采矿许可证,也是个不可忽视的疑点。国务院颁布的《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开采矿产资源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的要件之一。石料厂负责人称自己有采矿手续,可没有通过环评,石料厂采矿许可证又是如何办下来的?究竟是石料厂负责人虚张声势,还是确有其事,也亟待查清。

如今,在舆论推动之下,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及时介入,期待当地能一查到底,避免环评在“最后一公里抛锚”的现象再发生。

□于平(媒体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