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副楹联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这是四川眉山三苏祠的楹联,在这副楹联中,“三词客”说的就是苏洵、苏轼、苏辙三个人,但是,在这父子三人的文学成就中,最为后世知晓的、传世作品最多的只有苏轼一人。苏轼的一生也算是起起落落,有过仕途坦荡的春风得意,也有过“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失意,但是,最为我们称道的还是他的诗词成就。不过,苏轼曾经写过一首回文诗,对于这个作品,我们却很少知道。

回文诗最早多用于对爱情的表达,因其正着读、倒着念皆能成诗,回环往复,让人意犹未尽,所以称之为回文诗。但是在回文诗中,堪称典范的就数窦滔之妻苏惠所作的《璇玑图》了,这首诗是苏惠为了挽回丈夫的心而作,它曾被多位帝王解读过,现在已经被解读出了七千余首诗。作为一个文学大家,苏惠的这首《璇玑图》也深深地吸引了苏轼,他也尝试过解读,因为韵味无穷,这也激起了他的情绪,为此他还模仿《璇玑图》的样式,也写了一首可以用来解读的回文诗——《反复诗》。

但是苏轼毕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文学创作思想内容达意,语言形式辞达,文章风格自然。所以,他所作的《反复诗》也一扫前人“只为爱情作”的风格。全诗总共29个字,外围是一菱形排列,内部的文字十字交叉,看起来也是美感十足。从外圈任取一个字,无论是顺时针读,还是逆时针念,都能组成不一样的诗。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这首诗摆在眼前,基本上就是发蒙的状态,完全不知道从何开始。据说后人根据这29个字,解读出了七八十首风格秀丽的诗作。

比如,外圈从右往左读,可以读出“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等清新秀丽的五言绝句。从左往右念,也能品出“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等春意盎然的佳作。

当然,这只是其中之一的解读方法,还有一种“辘轳回文法”,比如我们顺时针读,可以组成“红花蕊远含香吐,香吐尖笋隐东洼。东洼水远山藏雨,藏雨烟冷衬红花。”等这样的作品。同样,按照这样的方法,逆时针读的话,也能组成不同的诗篇。

在换做我们常用的回文诗的读法,还可以得到“烟冷衬红花蕊远,花蕊远含香吐尖。尖吐香含远蕊花,远蕊花红衬冷烟。”这样的诗句。但是,最复杂的还是其中的内十字架,有人也根据此解读出了不同的佳作,“水流春老吟残蕊,烟云望老斗叉尖。蕊残吟老春流水,尖叉斗老望云烟。”就是其中一例,内外圈的字相互结合,还能读出“冷衬红花蕊,残吟老望云。烟雨藏山远,水流春老吟。”这样的谜底。

中国的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是玩文字游戏,我想就是苏轼这一首诗,就会难住不少人,更别说前人苏惠的《璇玑图》了,八百多字,能读出七千余首诗,这真的是古人的智慧啊。不过,苏轼的这首反复诗同样很精彩,只是因为解读难度大,所以,我们很多人都不太清楚这首诗。

那么,苏轼模仿苏惠的《璇玑图》,作的这首《反复诗》,你还能解读出几首诗呢?不妨试试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