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今年的打假晚会,又有不少企业收到了爱的号码牌。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古代虽然没有拼夕夕,也没有周住牌洗衣粉,但只要有人的地方,从来就不缺“人才”。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 珠宝店连环局

晚清时有个金陵老翁,他拿十两纹银去珠宝店换散钱,珠宝店主人一称银子,发现是十一两三钱。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店老板满心欢喜以为有便宜可占,很痛快地兑了零钱给老翁,没好好检查银子的成色。

不多时,有人揭发这老翁常年以铅代银行骗。收了假银子的店主给了三金做酬劳,请这人指证老翁,哪知——

这个揭发人也是个骗子。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这等骗术,任是甚么聪明人,都要入彀;何况那做生意人,只知谋“利”,哪里还念着有个 “害”字在后头呢。”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喝不醉的秘密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隋代侯白撰写的《启颜录》中,有一章名叫《酒肆》,毫不客气地调侃了假酒。

数人入酒肆,味酸且淡,乃共嘲此酒。一人云:“酒,何处漫行来,腾腾失却酉。”诸人问云:“此何义?”答云:“有水在。”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陈老师的靠谱翻译:

哥几个到酒馆喝酒,但这酒的味道酸酸的,还挺淡。在炉子里温过以后,酒还变少了。

“这酒咋回事啊?”

“兑水了呗!”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 皮鞋不能在雨天穿

提到【冤大头】三个字,纪晓岚必须有姓名。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但纪先生接连买了假墨、假烤鸭、假蜡烛,甚至还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写了“被骗感言”。连他家的仆人也被骗着买了假鞋。

“盖靿则乌油高丽纸揉作绉纹,底则糊粘败絮,缘之以布。”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陈老师的靠谱翻译:

原来那靴子的腰是乌油高丽纸做的,揉出了皱纹,貌似皮子。靴子底则是破棉花粘的,再用布绷好。

这纸皮鞋样样好,比一般皮鞋便宜多了,就是不能雨天穿,不然怕是得像纪晓岚的家仆一样光着脚回家。

❖ 蒸熟的种子还能种出来吗

讲第四件古代假货之前,陈老师要插播一个童话故事——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从前有个年老体衰的国王,他要挑一个孩子做继任者。于是他给全国的孩子发了一粒花种子,谁可以拿这粒花籽种出最美丽的花,谁就是下一任国王。

大选的日子到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捧了一盆美丽的花,只有一个孩子捧了一个空花盆,难过得要哭了。

最后,这个孩子成为了新的国王,因为国王发给大家的花种是在锅里煮过的,并不能种出花来。国王心目中的继任者,是最诚实的孩子。

童话故事里,诚实的孩子因为熟种子成为了国王;现实生活中,不诚实的商人利用熟种子谋财害命。

清朝末年许奉恩所著的《兰苕馆外史》中,记载了一场可怕的旱情。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这一年,安徽定远的夏粮颗粒无收,当地乡民吃掉了所有可以果腹的东西。终于在六月,下雨了,乡民们想抓紧时间抢种,却苦于没有用来播种的粮食。

这时出现了一根救命稻草——守着粮仓的李财主。他屯着数千斤荞麦,但那批荞麦干瘪发暗,成色非常差。

于是,李财主就将这些陈年荞麦放进了锅里,蒸熟后的荞麦颗粒饱满、色泽光亮,被充作优质种子高价卖给了乡民。不出一天,李财主赚得盆满钵满。

而蒸熟的荞麦,根本不可能发芽。

“由此饥饿以死者不胜屈矣。”——《兰苕馆外史》

假货伤民,朝廷势必要进行整治。其实早在隋唐,就有了“行滥之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商品质量准入制”:凡是质量不合格、尺寸不合格的商品都不可以进入市场。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图:《唐律疏议》

“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

“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短狭不中量者,还主。”

——《唐律疏议》

为了贯彻落实“行滥之禁”,唐朝还设了“市吏”,即商品质量监管人员。如果有问题商品入市,责任人要受处罚,市吏若知情不查处,与“卖者同罪”。

“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唐律疏议》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陈老师的靠谱翻译

当知道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烧剩余变质食物,不销毁的人杖九十;明明知道肉有毒却不焚毁,导致他人中毒的,视情节及后果加以惩罚,如致人死亡,则以过失杀人论罪。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与“行滥之禁”并行的还有“市籍”监管制度,这在秦汉时期就已经确立,商人如果要在城里做生意,就得有“市籍”,类似于今天的“营业执照”。

有了“营业执照”,下一步就是制作“商标”,打响“品牌”了。用古人时兴的说法,叫“勒名”。

“其造弓矢、长刀,官为立样,仍题工人姓名,然后听鬻之;诸器物亦如之。”

——《唐六典·太府寺》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陈老师的靠谱翻译

制造弓、剑、长刀由官府定出规格,题上工匠的姓名,然后才允许上市交易;其他器物的上市,也是这个流程。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假酒假鞋假种子,古代315假货也挺多


但为什么还有假货呢?

打假这回事,从有文字可见的周朝到今天,折腾了3000多年,而制假售假从未断绝。

即便早在西汉时,天平的计量就已经能够精确到四分之一铢(0.16克),但再精确的工具,在利益面前都可能出问题。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资本论》

卖猪肉的人可以不吃自家的猪肉,但总会吃别家的肉,殊不知——别家的人也不吃自家的肉。

打假一事,人人有责。

参考文献:《唐律疏议·杂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史稿·食物志》、《阅微草堂笔记·第五卷 姑妄听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