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很多地方柑橘陆续大量上市,砂糖橘等众多品种也进入了着色期。在广西这个种柑面积第一的地区,或者其他种柑大省,不是所有种果的都能赚得盆满钵盈,也不是所有的果实都能卖得好价,同一个品种决定价格高低的主要还是品质。

今年我们也一直在强调果实的品质问题,如何才能在大量的柑橘中脱颖而出,受到收购商的青睐呢?

想要让收购商开高价,就要投其所好,知道收购商喜欢什么类型的果。在收购商眼中,优质果是这样子的:

  • 色泽鲜艳、果皮细腻;
  • 无病斑、花斑、药斑;
  • 果实大小均匀;
  • 果实紧致,无浮皮;
  • 糖度高、化渣;
  • 农药残留少或无残留。离高品质果实,往往只差了一步,解决好柑橘着色问题,多卖几毛钱

    若要排序,按优先程度,最先的自然是第一眼印象——外观,外观漂亮的才想着去尝尝看味道怎么样,其次是大小,最后才是内在品质(口感)。

    果实大小在分果期已经决定,那么我们着重来看外观这个因素。果实的外观很大程度上由果实的着色情况决定,着色均匀、色泽漂亮的果实更容易获得收购商和消费者青睐,也更容易得好价。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柑橘的果实会发生自然转色,果实转色原理:

    幼果果皮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素遮盖了类胡萝卜素,不能显现出柑橘成熟时的固有色泽。临近成熟时,果实自身产生乙烯,原果胶分解为可溶性果胶,细胞彼此容易分离,组织松散软化。叶绿素不再合成并逐渐分解,果皮绿色逐渐减少。

    与此同时,显色为黄、红色的类胡萝卜素及花青素逐渐增多,将特有的底色呈现出来,使果皮显现了柑橘成熟时固有色泽。

    但由于各种病虫害,如黄龙病、溃疡病、炭疽病、红蜘蛛等的泛滥,以及用药问题,有的果园果实着色情况并不理想,收果商来收果时被压价,卖不了好价钱。

    所以,如何解决柑橘果实生产的最后一公里转色不均匀问题,提高果实品质很是重要。

    柑橘果实着色主要受外部因素(光照、温度、水分),以及糖分含量、矿质营养和激素等影响。

    外部因素对果实着色的影响表现在:

    光照。

    这个应该比较好理解,大部分品种都需要光照或者散色光上色才好,当然,有些品种如柚类没有光照上色也好。通常光照好的果要比其他果颜色正、也更甜。

    温度。

    温度影响果实的色泽,适当低温能增加花色素、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一般着色的最适温度为19~24℃左右。

    水分。

    水分影响到果实大小、质地、果汁量等。适当干旱有利于着色,果实迅速膨大期至成熟期水分过多导致果汁含量增加,会降低含糖量,风味变淡。

    其他因素则包含了糖分含量、矿质营养和激素等方面。

    果内糖分含量。

    柑橘的着色需要一定浓度的糖分累积,糖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就进入了着色过程,糖分越多,着色越浓。

    离高品质果实,往往只差了一步,解决好柑橘着色问题,多卖几毛钱

    矿质营养

    影响柑橘转色增甜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矿质元素,特别是磷钾营养。磷能够加速糖的代谢,提高光能效率,有利于色素的形成。钾直接参与果实糖分积累的必要营养,对着色有促进作用,且对氮的吸收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过量的氮素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不利于花青苷的积累,着色也差,氮多会减少红色。一个好的着色产品应该是以P、K为主,配以B、Mn、Mo等多种微量元素,通过糖醇为载体能快速通过叶片吸收并转运到果实部位。

    激素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能延缓或者减低着色时间,在转色期最好不用。乙烯、萘乙酸、脱落酸能促进果实着色。芸薹素内酯、胺鲜脂等调节剂可以促使柑橘着色均匀、果皮细腻光滑。

    离高品质果实,往往只差了一步,解决好柑橘着色问题,多卖几毛钱

    10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含糖量的增加。在果实转色期保持果园土壤适度干旱,提高果实的糖分,促进着色。提早控制调节剂的使用剂量、控水控氮,主要施用钾肥,适当增施磷肥及钙、镁、硼、水溶性有机质腐殖酸、黄腐酸等,促进果实的成熟。

    总结起来,促进果实着色的措施有几点:
    1. 合理施肥,控水、控氮、增磷钾,补充水溶性碳肥;
    2. 叶面补充磷钾、中微量元素,可喷施微果露、普滋丰;
    3. 适当使用有机类型着色促进剂;
    4. 不用或少用激素,以免影响口感和贮存。

    有些果农曾使用吡唑醚菌脂来促进柑橘着色,据反映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没有考虑到氮素因素。根据利农卢文彝老师的观点:吡唑醚菌脂能不能促进柑橘着色,要看树体氮素营养高低!!吡唑醚菌酯除了对病原菌的直接作用外,还能诱导许多作物尤其是谷物的生理变化,如它能增强硝酸盐(硝化)还原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作物快速生长阶段对氮的吸收。

    同时,它能降低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延缓作物衰老。当作物受到病毒袭击时,它能加速抵抗蛋白的形成,与作物自身水杨酸合成物对抗逆蛋白的合成作用相同。

    所以:氮高的果园,推迟10-20天着色,氮低的提前5天左右着色。沃柑过早着色不是好事,着色意味着膨大变慢或停止,脱落酸、乙烯开始合成,果实糖分开始积累,过早着色意味着过早成熟与衰老。

    离高品质的果实,往往只差了一步,解决好这柑橘生产的最后一公里——着色问题,将极大的提高柑橘品质,果实着色好、外观漂亮,每斤可多卖个几毛钱也好,果实也更畅销。

    文/大橘大利 莎莎li

    磷钾金库®~食品级磷酸二氢钾

    提供专业权威的产品检测报告

    保花保果、膨果上色、壮籽抗倒,抗病抗逆,作物增产法宝!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