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友在说收益这么低,还要不要投?个人表示依旧看好p2p行业。咱先弄明白,P2P的收益为啥会越来越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质上就两点:成本上升,行业洗牌。

成本的上升源自几方面:

第一,随着平台自身的规模增长,运营成本势必增加。

第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对优质资产的争夺越来越白热化,贷款的参考利率越压越低,平台利润也就摊薄了。

第三,备案的要求出来以后,合规压力也陡增,从银行存管到会所、律所出报告,哪样不花个几十万上百万。

平台成本高企,能给到投资人的空间自然越来越小。更何况,早期为了快速获取流量,大批平台就算贴钱,也得给投资人返利。现在红利期过了,正常运营的平台也不再会轻易放那么多毛了。

从外部环境来讲,经过了这几年的大浪淘沙,尤其是备案的强监管,整个P2P圈也逐渐在回归理性。随着大量的野鸡平台、庞氏骗局轰然倒地,畸高的收益也越来越少。

当然,宽泛一点讲,宏观经济也会影响整体收益。市场上资金充裕,流动性宽松,再加上现在大家也都有了理财意识,庞大的民间资本涌入市场,粥多僧少,理财产品的收益跟着就普遍下降。

所以理性一点看待,P2P的收益下降,未尝不是好事。平台的借款参考利息下降,就代表社会的融资成本下降,才能真正补充实体经济。所以收益下降也会是个必然趋势。而对投资人来说,这是P2P逐步理性化的过程,行业净化的结果,就是风险也随之下降,稳健和收益相对更平衡。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即便P2P收益逐年下降,但放眼望去,它仍然在理财产品中一枝独秀。货基现在的平均参考收益大概3-4%,国债三年期的4%,银行理财差不多也是4-5%。至于炒股炒房,收益高的时候翻几倍,但赶上熊市亏几倍也是常识,几分收益几分风险。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P2P还值得投吗?肯定值得。因为它正趋于更健康的发展方向,同时横向对比其它理财方式,收益仍然颇具优势。不要再惦记当年的海市蜃楼,收益下调后的P2P,才是拥有更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空间的理财产品,广大投资人的资金也才会越来越有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