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满身盔甲,坚不可摧。而他却能一眼看穿她的硬撑,心疼她的软肋。

《霸王别姬》上映于1993年,我们以为那是中国电影的开始,却不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后,这部电影却是中国电影的巅峰。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之后的那段时间,中国电影仍有佳片,却终究难以企及当年张国荣的风采,一颦一笑总关情。

在1999年上映的《我的父亲母亲》把章子怡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当年的章子怡堪堪年满二十岁。章子怡和刘烨是大学同学,当时的他们经常在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章子怡一直认为自己是没有天赋的人,在大学期间经常很担心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而张艺谋偏偏挑中了她。在拍我的父亲母亲的时候,章子怡只是个还没毕业的北电学生,所有的表演没有任何的技巧性,只能真听、真看、真感受。

在这部电影之后,章子怡走进大众的视野。张艺谋爱才惜才,在章子怡走红之后,他拒绝让章子怡接电视剧,他认为章子怡是天生属于大荧幕的。在张艺谋的推荐下,章子怡去拍了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李安心目中的玉娇龙本是另一个女演员,那个女演员没有档期,于是章子怡得到了这个机会。

可是一次偶然,章子怡看到李安导演还在让别的女演员试镜,她认为是李安导演对自己不够满意。

没有人注意到,在小小的化妆间里,看到这一切的章子怡是怎么独自消化掉这一切,出去接着拍戏。

拍完这部戏,人们只知道章子怡依靠这部戏名利双收,没有人在乎她孑然一身,一身伤痛。

《卧虎藏龙》场景

在那个不像如今这样营销成风的年代,经过儒家文化几千年的浸润,含蓄、保守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人们很难接受像章子怡那样眼角眉梢写满了欲望的女子。

谁又能想到,几年后的中国娱乐圈,依靠营销,打造人设的范爷反而能赢得路人的好感,让范冰冰享受了这么多年流量的红利。

走红之后的章子怡选择去好莱坞发展,那个时期的她像那个时代大多数的女星一样,抱着嫁入豪门的梦。

女星与豪门,名分与财产,本就是一场博弈。

刘强东迎娶比自己小十九岁的奶茶妹妹,婚前公证一样没少,每年领名义上的一块钱工资。而奶茶妹妹自身的流量给京东带来的收益,却无法计算。

真正面对婚姻,男女都一样现实。

何须问,浮生情,至此浮生,是梦中。

历经三重门,声名狼藉。看透一切的章子怡,王家卫给在低谷的她递来了一根稻草。

凭借这一部电影,章子怡拿到了十二座影后。把她从低谷拉了上来。

当人处在一个相当大的群体中的时候,人们会抛弃自己的理智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变得盲从、偏执和狂热,

人们可以接受一个没有专业能力,依靠营销独立女性人设的女星的走红,却对拥有着专业素养,对工作认真,对演员这一职业有信仰感的女演员怀抱着莫大的恶意。

走出半生,才明白自己真的想要什么的章子怡,先是与撒贝宁交往了,两人最后因为一些矛盾分手了。如今君已娶,妾已嫁,两个人的故事,就此掩埋。

章子怡和汪峰的结合,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正如:若她涉世未深,就带她看尽人间繁华; 若她心已沧桑,就带她坐旋转木马。

汪峰说他们俩相遇的这个时间很好,他们身上的那些不美好的点都已经和别人磨合过了。

虽然遗憾没能参与彼此的这个过程,但也正是如此,让她们能够久处不厌。

没有什么,比两个人能够长长久久的在一起更重要的了。

在王家卫以前的电影中,出现的意象都是极致的孤独,比如:世界上有一种天生没有脚的鸟,它们只能不停地飞,因为一旦停下,就是死亡。

而在《一代宗师》中,王家卫的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温暖的意象,比如有灯就有人,在王家卫的电影中,宋慧乔扮演叶先生的妻子,美的令人心惊。而她,每天都会在家里点亮一盏灯等叶先生回家。

半生漂泊,一壶陈酒难入喉。

暮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半生所求,不过安稳二字。

一个是摇滚界的半壁江山,一个是毁誉参半的国际章。

言情小说都不敢写的配置,却偏偏就发生在现实中。

汪峰懂她的孤独与不甘,她愿意认真倾听汪峰的内心。如今,能认真倾听别人内心声音的人越来越少。

谁能说两个人这样不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神坛,从来都只是个冰冷没有感情的存在,走下神坛,走进寻常人家的烟火,章子怡如今,就是生活最美的模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