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阶层随心所欲,教育平等已形同虚设

这几天,美国大学招生的作弊消息已经成了全世界父母关注的焦点。Sarah Cottrell是美国缅因州的自由撰稿人和生活作家。她也po出了自己当年大学面试时的亲身经历,并对现状提出尖锐的评论。

富人阶层随心所欲,教育平等已形同虚设

以下是正文:

就算你这两天没注意到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名校招生作弊案,肯定也在之前的电视真人秀里看见过阔太太满满优越感的损人利己。

当然,这次是真正的新闻:包括大量好莱坞明星和各界精英在内的50人被FBI指控为自己的孩子进名校行贿作弊的丑闻。

细节真是耸人听闻,其实更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重点是:全美最富裕阶层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财富和权利,在社会游戏中把本已在富人阶层手里主导的世界放大到完全无底线的欺骗人民。我当然会感到像是为自己出了一口气也许是因为自己也曾是这些黑暗规则的牺牲品吧。

1999年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去面试与Ivy League齐名的Seven Sister(Colleges)之一的某名校。

在我面前坐着一个满脸皱纹、声色俱厉的女面试官,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想要把自己优秀生的能力好好表现出来,另外还想动情的告诉她我的理想就是成为家里几代人中第一个女大学生。

然而,这个女人并没有给我任何展示智商的机会,上来就问一些非常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家族是常春藤系么?夏天全家都去哪儿度假?听说我父母的情况之后提高声音表示太一般了,难以置信。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断地盯着我的球鞋,出来后我发现,我的球鞋两边裂开了口子。

当我离开她的办公室时,下面跟着进来的是位外国外交官的女儿,我眼睁睁的看着面试官的态度从冷漠轻蔑的不耐烦瞬间变为甜蜜有爱的笑容可掬。

我有时还是会想到这段令人羞耻和沮丧的经历,特别是在今天——当我看到这样的丑闻被披露出来时:联邦检察官已经传训这了几十名家长、教练、大学老师和SAT考试人员,我当然会感到司法部像是为自己出了一口气,也许是因为自己也曾是这些黑暗潜规则的牺牲品吧。

富人阶层随心所欲,教育平等已形同虚设

究竟谁才有上大学的权利?究竟为什么要上大学?教育歧视不只针对低收入阶层也涉及种族歧视。

美国,的确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和研究生课程。但被录取到这些学校的学生究竟都是些什么孩子呢?好吧,如果你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你真的可以随心所欲。

根据美国教育部自己的报告都表示,“上不起大学或辍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来自低收入的家庭,以及生活在大城市贫民区、偏远贫困山区只读过形同虚设的基础阶段教育的孩子们。”穷人的孩子就算上了大学,也常常因为交不起学费毕不了业,毕业率远低于同龄的富裕家庭的孩子。

难道美国的教育仅仅是歧视低收入阶层的孩子么?不,有色人种的孩子们照样也受到升学政策的歧视,无论家里有钱没钱。

在2018年,哈佛大学曾经制造出过匪夷所思的对亚裔孩子的招生限制,理由竟然是他们成绩太好了,所以要用更严苛的标准录取。这起曾向波士顿联邦法院提起的,如今应该已经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诉讼的反教育公平案让全美展开了谁才有上大学的权利和为什么要上大学的广泛讨论。

富人阶层随心所欲,教育平等已形同虚设

当富人阶层利用钱和特权把他们本来资质平平的孩子,伪装到优秀的无懈可击时普通父母和孩子,靠努力如何竞争得起?

富人子弟通过伪造学业和运动成绩,利用家族财富和资源来谋取私利,践踏大学教育平等,不只是行骗,而是正在剥夺那些本该有机会更值得接受更好教育的孩子们的公民权利。

作为父母,你难道不是一直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么?我们从小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得到今后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必须在学校加倍努力,才可以进入他们梦想中的大学,继而得到他们梦想中的工作。

可如今,真相是特权阶层利用手里的权和钱把他们本来资质平平的孩子伪装到优秀的无懈可击,普通父母和孩子靠努力如何竞争得起?

花费巨资让他们的孩子进入顶尖学校的富人阶层不仅窃取了其他孩子们就读一流学校的机会; 更可怕的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正在制造全民在教育升学方面的紧张情绪,强迫和驱使我们的孩子们必须成为更好的最好的,才有机会达成梦想。

这些压力直接塑造了就是普通孩子拼却了性命也做不到的高标准, 太多的孩子承受着不公平的压力。那些富人阶层为大众树立的各种绝对完美的所谓成功范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合理的范围。

父母们是时候认真想一想,我们向孩子们的学业施压其实不是为了他们更好的未来,而是迫使孩子们绝望的丧失自信和自尊。

富人阶层随心所欲,教育平等已形同虚设

申请大学不再是选适合孩子的学校,而是努力把孩子打造成最合适大学的人选。

“大西洋”杂志的一篇调查报告称,申请大学现在已经变味到不再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寻找最适合孩子的学校,而是全家总动员一起努力把孩子打造成最合适大学的人选。

这种变态的逻辑下,如果孩子努力的结果是并没有收到大学的录取申请,基本就是告诉他们:自己不够出色,不能令大学满意。这种暗示和伤害在之后很多年里一直都会让孩子的心隐隐作痛。

而那些低收入阶层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名校的助学金政策进入到名校的孩子们的生存现状也令人堪忧。这些学生不但会在富二代富三代群中感受到孤独另类和自信心下降,生活上也无法跟总有零用钱的同龄人一样随心所欲,他们必须要忙着勤工俭学。虽然自己很努力,但学校的教授们也承认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们在学业上非常拼命,但是缺乏父母家族的社会助力,常常捉襟见肘,远远不能与富人子弟自由驾驭学习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状态相比。

而对于很多极其渴望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到一流名校的普通父母来说,因为捐不起私校的赞助额度,只能从距大学申请还有10多年前的小学阶段就开始冲刺了,这一路上,学区房、赞助费和补习班,一样也不能少,普通父母也是拼了。

据“芝加哥论坛报”报道,近些年因为从小被要求做到完美,以及被迫很早开始学业竞争导致的糟糕的儿童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导致全美青少年自杀率逐渐上升。

看到这些令人痛心的现状,再想想那些耸人听闻的特权父母是如何不费吹灰之力就让他们那些成绩平平,好吧,是他们那些根本就没打算好好学习的孩子们践踏着普通人家拼命辛苦努力多年的孩子们的命运,坦然进入一流名校的?这还是那个以以平等和权利闻名于世的美国么?

富人阶层随心所欲,教育平等已形同虚设

这次事件真的能成为美国大学在道德和诚信方面的转折点吗?

当全美国人拭目以待,继续旁观这场诉讼中傲慢的特权阶层父母在公众舆论和美国联邦法庭上受到戏剧性的审判时,我很想知道所有涉案的这些著名学校会引以为戒么?他们会积极地解决问题么?会真正去努力创造平等竞争的招生机制,真正做到不论背景不论贫富去接纳各个阶层的孩子们么?

至少我目前听到的消息大学方面的发言都是在尽可能道貌岸然的把责任推卸给当事老师和教练,推卸给行贿父母,而撇清大学本身和当事学生,一概推辞不知情。

也许他们只是希望这个事情尽快平息,因为这些非营利目的的私校背后的财团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为了虚伪的名誉,为了财务安全,会想尽办法、使尽各种手段让丑闻在传播和发酵中就烟消云散。

我不禁忧心忡忡的怀疑,这次事件真的能成为美国大学在道德和诚信方面的转折点吗?会不会明天一早,或者下个月,或者明年开学的时候,太阳还是照常升起,又一切恢复如常了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