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的方法不对可能也会影响药效,喝对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为您介绍喝中药的正确方法:

1. 饭前服:病位在下,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疾病,肠道病等,宜饭前服,药性易下达,易被吸收,疗效就好。

2. 饭后服: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病症,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可使药性上引;毒性较大的药,宜饭后服,可免吸收太快而引起中毒。

3. 凉服:寒性药剂宜凉后服,如治疗大热病等;热性药剂宜凉后服,如治真寒假热病,效果好。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凉服。

4. 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5℃左右温服,能益气、增补。

5. 热服:凡伤风感冒、解表驱寒的药,应趁热大口服下,促使发汗。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应如此。

6. 顿服:药性强烈的小剂量汤药,应一次服完。应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瘀血药等。

7. 频服:凡咽喉病、呕吐病宜多次频服,缓缓饮用,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其见效快。

8. 空腹服:凡滋补药剂,宜早晨空腹服饮,便于充分吸收。

9. 睡前服:安眠镇静药,宜睡前服。注意:积滞、胸部病患者,药后仰卧为好;头、脑、耳、眼患病者,药后去枕卧好;左右两肋病者,服后左右侧卧。

10. 隔夜服:驱虫药睡前服一次,次日晨,空腹再服一次,肠道内虫更易被杀伤,排出体外。

看了上文才知道原来重要服用还有这么多的讲究,赶紧对照看看,您喝对了么?

本文源自网络

关注“北京尤迈医学诊所”或“尤迈健康”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健康资讯和协和大专家背后的故事。若确认需要预约北京协和专家服务,可添加微信号youmaizs,进行咨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