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一年给她26亿:研发“中国芯”,今为华为带来510亿营收!

去年 中兴在美国遇到的难题,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 关注芯片在企业整个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此,包括董明珠等大佬纷纷表示要研发芯片,但实际上,芯片的研发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力量的支撑,而且还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当年,为研发中国芯,任正非每年给她26亿研发,今给华为带来510亿营收!

开发自己的芯片,对一个科技公司的发展的意义是巨大的,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说,这个影响尤为明显。

我国的市场规模非常大,在这样的一个市场上,不管是家电企业还是手机厂商,以及其它的科技企业,要想生产科技产品,就必须要有芯片,而且芯片是产品最 核心的部件。没有自己的芯片,公司就必须 购买,这样的成本,会极大压缩利润空间,让公司的未来发现陷入被动局面。

而任正非,在创立之初就预见到了这个问题。在华为创立之初,就建立了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在发展过程中,何庭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4年,华为成立了海思半导体公司,由何庭波的研发团队来负责芯片的设计。

为此,任正非在公司急需资金的情况下,依旧每年为何庭波准备26亿元的研发经费。而何庭波的团队经过了八年的努力,第一款自主的麒麟芯片于2012年发布。

随后,手机芯片经历了十几次的更新换代,同时还发展了电脑、电器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使用的多种芯片。尤其是现在的海思麒麟980芯片,无论四工艺还是AI等性能,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何庭波功不可没。

也正是因为前期的研发投入,现在的海思麒麟处理器正被安装在华为的各种智能设备上远销海外,不仅市场遍布世界各地,而且在市场份额上也非常大,涉及到基站、手机、平板电脑、监控设备等各类产品。为华为带来了510亿的营收。相当惊人。

当然,作为世界上仅有的三家拥有自主处理器的手机厂商之一,华为未来的发展,将会因为麒麟处理器而更加主动。不会像 中兴一样陷入被动局面。

对此,你觉得格力等其它公司,未来在芯片研发方面能够像华为一样取得成功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