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央: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自2017年8月启动以来,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实现由“后队变前队”目标,在全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中正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陈央:我省启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以来,结合落实国家部署,包括村庄清洁行动“春节行动”“春季战役”“夏季战役”等,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7月31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陈央上线省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工作话你知”微访谈栏目,介绍广东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进展。

在微访谈栏目中,除了主持人现场对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陈央进行访谈外,还提供了网友在线提问通道,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疑问,主持人和网友都问到啦,具体内容请往下看~主持人直播访谈(摘录)

问:我省开展全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程,是一项具有广东特色的举措,主要有哪些建设内容?

陈央:主要建设内容有:

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2018年年底前所有自然村基本完成环境整治任务,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村庄绿化美化,实现干净整洁有序。

推进村道硬化。加快道路基础设施改造,2020年底前,通20户以上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2020年底前,健全村庄保洁机制和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100%。

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2020年底前,自然村基本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弃物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全覆盖。

推进集中供水全覆盖。改善生活饮用水条件,提高集中供水覆盖率,实行集中连片供水。

提升农村住房水平。加快贫困村危房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农村旧房整治,农村住房基本实现外观整洁、建设有序、管理规范。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光纤网络覆盖自然村,“快递下乡”工程覆盖所有行政村,按需配套、统筹建设村内公益设施。

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加强农村普法教育,积极推进基层文明创建“十百千”示范工程,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等。

▲ 清远市阳山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

问:目前全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进展如何?

陈央: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自2017年8月启动以来,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实现由“后队变前队”目标,在全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中正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目前,2277个贫困村、18998个自然村中——

基本实现村村有规划:已完成编制规划的自然村达到18954个,占99.77%;

基本实现村村干净整洁:已完成“三清三拆”村庄整治的自然村达到18993个,占99.97%;

基本实现村村道路硬底化:已完成村内道路硬化的自然村14825个,占78.03%;

基本实现村村集中供水:有16771个自然村实现集中供水,占88.28%;

有大部分村实现了雨污分流:12040个自然村实现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占63.38%;

部分村庄建设由污水处理设施:8497个自然村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占44.73%。

▲ 韶关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成效

问:我省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包括哪些主要建设内容?

陈央:我省于2018年5月正式启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工程,主要包括10大项内容:

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发动群众整治环境脏乱差,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环境综合整治。

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建立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2020年年底前,村庄保洁覆盖面和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推进生活污水处理。统筹规划、连片建设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20年年底前自然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至40%以上。

推进村道和村内道路硬化。2020年年底前,自然村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化,通200人以上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乡镇(街道)通行政村公路达到安全通客车条件,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推进农村厕所改造。2020年年底前,每个自然村按实际需求建设1个标准化公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

推进村庄集中供水。推进县镇村集中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城镇周边村庄纳入城镇供水系统统一供水。

整治改造农民住房。实施简便的乡村住房报建制度,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规范农民建房程序,202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旧房整治。

提升村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行政村“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村内公共服务中心(站)。

提升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水平。实行清旧补绿、拆旧建绿,推进农户房前屋后院内、村道巷道、村边水边、空地闲地绿化美化。

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村规民约相融合的乡风民风。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问:我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有哪些保障措施?

陈央:在政策保障方面,全面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建立健全持续稳定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建设用地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管机制。在组织保障方面。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动员和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强化督促检查。

问:我省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取得了哪些进展?

陈央:我省启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以来,结合落实国家部署,包括村庄清洁行动“春节行动”“春季战役”“夏季战役”等,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截至6月30日

全省大部分村庄完成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自然村达到137837个,占自然村总数的89.6%。其中粤东西北14个市(包括肇庆市、惠州市)为87.79%;珠三角6个市为98.99%。

大部分村庄建立了垃圾收运体系:全省有134546个自然村建立了垃圾收运体系,占87.46%,建有垃圾收集点27.4万个,配备保洁人员19.7万人。

有部分村庄完成了雨污分流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44944个自然村完成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占29.22%,已建设雨污分流管网共8.3万公里;有41741个自然村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占27.13%,已建有2.7万座污水处理设施。

问:我省正大力推进“一十百千万工程”,请问打算如何打造这个工程?

陈央:实施具有广东特色的“一十百千万”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即重点打造一个示范市、十个左右的示范县、百个左右示范镇、千个左右示范村,带动全省10000个以上村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一是用三年的时间,将广州从化、佛山顺德等20个县打造为示范县。到2022年这些示范县干净整洁村比例要达到100%。二是用三年时间,每个县分别打造1个示范镇,全省共打造120个示范镇,到2022年这些示范镇干净整洁村比例要达100%。三是用三年的时间,在粤东西北地区将5%以上、珠三角地区10%以上行政村打造成为示范村,全省打造1260个以上的示范村,到2022年这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至少有1个以上自然村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40%以上自然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其他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还重点打造“连线成片建设岭南特色乡村风貌示范带”的“四沿”示范创建工程,即:

推进“沿交通线”示范创建,优先推进京广铁路、京九铁路、武广高铁和京珠高速、广深高速、广佛肇高速、乐广高速、潮惠高速、深汕高速、二广高速、沿海高速、西江沿线示范村创建。

推进“沿省际边界”示范创建。开展与湖南、江西、广西、福建省交界的韶关乐昌市、河源和平县、肇庆封开县、梅州大埔县、潮州饶平县等5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试点工作,每个示范带选取沿线15~20公里范围内约12个行政村,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

推进“沿景区”“沿城市郊区”示范创建。优先打造罗浮山、丹霞山、鼎湖山旅游景区周边及南粤古驿道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结合民宿、体验式田园农庄、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推进城市郊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

到2020年年底,基本建成我省“连线成片建设岭南特色乡村风貌示范带”,通过这些示范村、示范带的示范效应,带动全省其他村庄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网友在线提问

网友“小小鸟”

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工作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陈央

为了更好地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建设自己家园的内生动力,引导农民积极投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我省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抓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要选好配强村党支部,让村党支部成为一个真心实意为村民服务、有能力带领村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振兴乡村的坚强战斗堡垒。

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村民议事会、新乡贤及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公益设施建设和日常维护管理;在规划、建设乡村过程中充分听取、采纳村民的意见,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推行项目公开、合同公开、投资额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和评议。

实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申报制度。凡政策补助的项目,由村党组织通过班子联席会议和党群联席会议讨论,村党支部委员会审定,以村党组织的名义向村镇(街道)、县(市、区)申报,做到先申报后补助、不申报不补助。

鼓励村级组织和农民带头人承接小型涉农工程,出台管理办法,明确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承接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小型农村建设项目的标准和程序,激发村民参与建设美丽家园内生动力,同时也增加村民收入。

网友“一叶知秋”

我省“农村厕所革命”如何推进?

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陈央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我省推动“农村厕所革命”主要做法是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同步建造无害化户厕,改造不达标准的农村户厕,按需要配套建设标准化公厕,推进旅游厕所建设助推乡村旅游,将农村厕所终端污水接入农村污水管网等。一是摸清底数。根据摸底排查,我省农村已建设、改造无害化户厕约1311.7万户,占比为96.1%;已建设改、造标准化公厕约43288座,完成户厕和公厕建设比例居全国前列。二是出台工作方案。出台《广东省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各地根据省的统一部署,也分别制定了“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方案。三是制定完善标准。四是充分宣传发动群众。

▲ 农村公厕

网友“苦咖啡”

最近垃圾分类挺火的,请问如何推进农村垃圾分类?

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陈央

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着力推动的“关键小事”之一。我省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起步晚,为了尽快补上这个短板,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扎实推进我省农村垃圾分类工:

开展深调研。深入开展农村调查研究,找到弄垃圾分类的难点、痛点,充分听取农民群众对农村垃圾分类的意见建议。

制定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通过充分调研、论证,在落实中央部署的前提下,学习借鉴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我省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

广泛宣传教育群众。将刚性的制度约束与宣传教育结合起来,营造全社会崇尚“分类光荣”的良好氛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

农村建设得越来越美了!

你的家乡有哪些变化呢?

欢迎评论留言分享~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编辑:付慧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