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老师这一称号是对人们对从事教书育人的教师这一职业的另一种称呼。可现在网络上生活中,似乎对每一个人都可以称老师的,特别一些爱心公益群里,这老师那老师,感觉对老师这一光荣的称呼有点泛滥和贬低.当网络术语中这样的老师多如牛毛的时候,我们正真帮助“传道受业解惑者”的老师就明显显得不值钱了。

当老师称呼十分泛滥时,还真不知道是“甄老师”还是“贾老师”

老师这一称呼原来是不可以随便安在头上的,原来尊称为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既要有内涵还要具备相当长的,够格资历.随便称老师的人,往往是“好心外行的朋友”,并不理解老师的外涵,接受别人称老师的人也没有自知之明,没有衡量自己随便成老师够不够格。

老师职责首先是育人。先成人,后成才。教知识,只记得一时,而育人,却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为人师表,答疑解惑。

老师,教学生知识的人,尊称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老师一词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学生的学习引路人,是生活的指导者,人生的方向标。

我们平时虽然称呼学校里某教师为“某老师”,但这里的“老师”其实是教师这种职业,“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功能。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直至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等将西学(美式教育)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便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面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国民政府时代开始,并一直沿用至今。

事实上,现在“老师”称呼的外延比“教师”的外延要大,除可以称“教师”为“老师”外,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某老师”表示对别人的尊称,类似“老师傅”的简称。

现在的网络游戏中和实际生活中发现人人都可以称老师了。我做过多年的老师,带过班,教过书,后来不干了,现在退下讲台,现在感觉别人还叫我老师,心里不太舒服,心想自己还能不能给人家当老师?我知道叫老师是抬举人的,但自己要衡量自己是够不够格做人家的老师。

当老师称呼十分泛滥时,还真不知道是“甄老师”还是“贾老师”

“德高为范,技高为师”,从这个标准衡量,做人家的老师要先正己身,方可施教于人,“老师“两字可分解来看,中国历来推崇老子的思想和哲学,而老子尤其注重德行的修养,而这个“老”就代表了“德”,师者就不必细言了。

有的人连自己都管不好,夜郎自大,自私,武断,霸道,素质低下,还想给人家当老师,人家叫一声老师自己就沾沾自喜,太可笑了。

希望已经被别人奉承习惯叫老师的人,掂量掂量自己的言行和素质,能不能当个老师,够不够格,别玷污老师这个天下最受人尊敬的称呼好吗?也希望大家在称呼别人的时候慎用“老师”一词,别乱叫影响社会,满街都是憋足的老师比狗多,正真的老师很少的尴尬局面吧!

当老师称呼十分泛滥时,还真不知道是“甄老师”还是“贾老师”

当老师称呼十分泛滥时,还真不知道是“甄老师”还是“贾老师”

当老师称呼十分泛滥时,还真不知道是“甄老师”还是“贾老师”

当老师称呼十分泛滥时,还真不知道是“甄老师”还是“贾老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