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胜利,终结了魏晋以来士族门阀地主控制中央政权四个半世纪的历史。

在这场斗争中,双方营垒分明:王皇后、长孙无忌一边,是士族门阀地主最后的政治代表关陇集团;武则天和李勣,是被他们排斥的新进寒门地主的政治代表。

武则天的胜利,终结了魏晋以来士族门阀地主控制中央政权四个半世纪的历史。这时“不叙武氏本望”的《氏族志》被废止,强行推行以后族为第一等,五品官皆入士流的《姓氏录》,是武则天一伙推动的有社会意义的改革。

武则天为什么任用多名酷吏?武则天在爱情上的归宿的是谁呢?

取代以门第授官的科举考试制度在武则天时也有重要发展。每年取士的人数比贞观年间扩大一倍,而且更加重视以文章取士,唐玄宗开元之治的名相姚崇、宋璟、张九龄和文坛巨擘陈子昂、刘知几等,都是这时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杰出人才。在用人方面,她有“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的声誉。

上元元年(674年)她上书“劝农桑,薄赋徭”为首的“建言十二事”,是一个内容涉及国家经济、军事、社会、政治的政纲。

武则天在临朝称制和称帝的时期,任使酷吏,留下专制政治史上极黑暗极恐怖的一页

进入七十年代以后,逐渐成长起来的儿子们成为权势欲极强的母后继续干政的麻烦。史书上有武则天先后杀害了自己的大儿子李弘和二儿子李贤两位太子的说法。其实大儿子李弘可能死于“旧疾”、“沉疴”的突发。次子李贤与母后一向不和的原因,应在宫人私下传说的“贤是后姊韩国夫人所生”透露的宫廷秘密,是唐高宗婚外恋引起的麻烦。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遗诏:“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他们的第三子李显继位,新皇帝不过是想让岳父韦玄贞当宰相,授与乳母的儿子五品官,仅两个月就被废黜。文明元年(684年)二月,立的小儿子李旦(唐睿宗),居于别殿,不许参与政事,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从此到武则天下台的神龙元年(705年),其中包括天授元年(690年)起武则天称帝的十多年,武则天“圣衷独断”,是掌握着全部皇帝权力的二十一年。

在武则天临朝称制和称帝的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为首的扬州起兵、垂拱四年(688年)的宗室起兵和自文明元年至万岁通天二年(697年)长达十四年的酷吏政治。失意官僚和李唐宗室两次发动武装叛乱都被顺利平息,武则天任使酷吏,以滥刑恐怖为回报。先在朝堂设铜匦,接受告密文书。又很快就拉起一支凶残狠毒没有人性的酷吏队伍。后来受到禁锢惩治的二十七名大酷吏中包括周兴、来俊臣等臭名昭著的家伙。他们编写《告密罗织经》,教唆其徒陷害无辜,设计出“定百脉”、“求即死”、“死猪愁”等刑具和“驴驹拔橛”、“凤凰晒翅”、“猕猴钻火”、“方梁压髁”等骇人听闻的酷刑。凡下制狱者,几乎无一生还。那是专制政治历史上极黑暗极恐怖的一页,武则天本人因而也难逃“千古未有之忍人”的恶名。不过武则天在酷吏猖獗时悉心保护了徐有功、魏元忠、狄仁杰等一批直臣,而当皇权在她手里逐渐巩固时,她便陆续处置了包括周兴、来俊臣在内的大部分酷吏,放弃了酷吏政治,并在生前下诏平反了包括王皇后在内的所有冤狱,力图洗刷自己“淫刑之主”的恶名。

武则天在国家治理方面颇有成效。唐朝由贞观之治,经过武则天的治理,迅速迈向开元盛世

从对国家的治理来说,倒是颇有成效。武则天一贯强调:“建国之本,必在于农”,以她名义编写的《兆人本业》,通过到朝廷述职的朝集使们颁行各地指导生产,她要求刺史县令“敦劝农桑,均平赋役”,以“田畴垦辟,家有余粮”作为官员考核擢升的基本条件。经济方面成功的最大秘诀,是对当时的“盲流”——违法脱籍逃避税役的逃户,有所宽容,保护了这支“亡逃过半”,其实多半是自发向狭乡荒僻地区讨生活的庞大生产力,一批新的县制因逃户的开发而建立起来。全国的人口,在神龙元年(705年)即她退位去世那年达到六百一十五万户,比贞观时期增加一倍。经济上为开元盛世奠基。

武则天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开创了大唐盛世。虽然她的一生中都是血的祭奠,但是她开历史之先河,打破了几千年都是男人做皇帝的先例。可以准确的说,武则天替所有的女性出了一口气,视天下男人如玩物。她的政绩是不可抹掉的,这是历史的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宝这个人,一个太平公主家的侍女看中了,这个侍女又把冯小宝引到公主府,介绍给太平公主。这个期间也正是太平公主和薛绍婚姻唐高宗死了两年以后,也就是武则天61岁的时候,走入了武则天的生活当中。冯小宝一改村夫野民的面貌,出入后宫,侍寝有术,深得武则天的喜爱。一直到后来干涉朝纲,坏事没少干,不少大臣都不敢言语,但是他也为武则天做了很多,在这位辉煌史册的女皇背后,有冯小宝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年冯小宝刚过三十,血气方刚,武则天虽已是六旬老人,但是深得养生之道,皮肤保养得特别好,脸上仍然焕发着少妇特有的风韵,以及权威之下的风姿,也把冯小宝弄的信仰,和僧法明等僧人编写了《大云经》四卷,献给武则天,称武则天是弥勒佛下生,应当取代唐朝成为天子。为武则天提供了对抗儒家男尊女卑理论的思想武器,更助于武则天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各州分别建立大云寺奉藏《大云经》之事,以诏勅通令全国。在这一点上,从中可以看出冯小宝的过人聪明,以及献媚讨好的本事,更可见到武则天对他的关注,远征突厥,其实就是武则天在为冯小宝提供升官的基础,能够近距离的与自己接近。虽然感情深厚,但由于武则天的身份关系,不得不保持继续“偷”的行为,不敢公开,实属酷刑与冯小宝有关。公元690年,武则天登上帝位,新王朝国号为周,元号定为“天授”,武则天自称为圣神皇帝。傀儡皇帝睿宗被降格为皇太子,并且获赐贞观之治后,天下已经太平,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武则天赋予冯小宝的权力是有欲谋的,这是她欲擒故纵的一粒棋子,更是她稳坐皇位的一种策略和权谋。

冯小宝之后,武则天不再相信任何男人了,开始了养男宠的历史先例。公元695年,70岁的武则天实在受不了冯小宝的日益骄横,担心日后图谋政权,终于指使人将其暗杀。在这期间有个御医沈南璆,也走进了武则天的生活,但因武则天总是沉浸在思念冯小宝的痛苦之中,并没在意他。一直到697年,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同入宫中侍奉武氏,每天随武皇早朝,待女皇听政完毕,就在后宫陪侍女皇。紧接着后宫开始有了“控鹤监”,据《旧唐书》记载:“天后令选美少年为左右供奉。”有名的就有柳良宾、侯祥、僧惠范等多人,此时的武则天对男人已经没有感情可言,开始了糜烂的性生活。她已经看破红尘了,男人在她眼里只是一件玩物,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从而改变了女性始终受男性压迫的地位,在历史上以一花独秀的声望,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大唐女子气势。直至今日,很多的史学家都从武则天的私生活上,来评论武则天的功过是非,我想,这只是一些男性的尊严在做怪吧。

写到这儿文章也该结束了,从冯小宝进宫一直到他的离去,在这十多年间,她为武则天所做的那些事,在政治上的功绩是不可抹掉的,在爱情上也可以说是武则天的归宿。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冯小宝为所欲为的一面,这个龌龊又诙谐的形象,对武则天来讲,或许就是她进攻皇帝宝座的一个暗器,维持皇权的一个枪把子傀儡,感情上的一个终极坐标。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正如武则天为自己留下的无字碑,至今仍被人们猜疑,且津津乐道。

如意娘

【原文】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

思念后果,身体憔悴,精神恍惚。

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来因思念你而流泪。

那就开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

注释

⑴看朱成碧:朱,红色;碧,青绿色。看朱成碧,把红色看成绿色。

⑵思纷纷:思绪纷乱。

⑶憔悴:瘦弱,面色不好看。

⑷比来:近来

⑸石榴裙:典故出自梁元帝《乌栖曲》。“芙蓉为带石榴裙”。本意是指红色裙子,转意指女性美妙的风情,因此才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说。

武则天为什么任用多名酷吏?武则天在爱情上的归宿的是谁呢?

【作品鉴赏】

《如意娘》“朱”“碧”两种反差极大的颜色,构成了强烈的感情的冷暖对照

《如意娘》一诗极写相思愁苦之感,短短四句,传达出多层次多方位的复杂情绪。

首句“看朱成碧思纷纷”赋比兴兼具,有多重含意。一来明写抒情主人公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梁王僧孺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为此句所本。正是心乱眼花使这位痴情女子五色不辨。二来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见花红褪尽,枝头只剩下绿叶。三来借喻自己只身独处,花红叶绿不能相扶;又喻自己红颜薄命,由昔日欢聚的幸福坠入今日冰冷的相思之苦。“朱”、“碧”两种反差极大的颜色,构成了强烈的感情的冷暖对照。眼前和一片寒冷碧绿触目伤怀,引起思虑万千。

武则天为什么任用多名酷吏?武则天在爱情上的归宿的是谁呢?

《如意娘》写得曲折有致,较好地融合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

“憔悴支离为忆君”一句直抒胸臆。从外表写入内心,尽言思妇的瘦弱不支和心力交瘁。至此,这两行诗辗转写的是凄切,是寂寞,是深深地哀怨。情绪的流向较为单一。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打破一二句的和弦,以全新的节奏和韵律再现诗的主题:“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执著、决然、不掩饰、不造作的独特形象跃然纸上。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它丰富了诗歌的情绪构成。“不信”句诉说着“断肠”的相思,也隐含着相思的无可奈何,相思的难以喻说。《如意娘》写得曲折有致,较好地融合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

【名家点评】

钟惺《名媛诗归》卷九评曰:“看朱成碧”四字本奇, 然尤觉患。 “思纷纷”三字,愦乱颠倒得无可奈何。”“老狐媚甚,不媚不恶。”

谢棒 《四溟诗话》说:“ 凡起句当如曝竹, 骤响易彻” ,“ 结句当如撞钟, 清音有余”。

作者介绍

武则天

武则天为什么任用多名酷吏?武则天在爱情上的归宿的是谁呢?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 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为什么任用多名酷吏?武则天在爱情上的归宿的是谁呢?

  • 中文名
  • 武曌
  • 别 名
  • 武则天、武媚
  • 国 籍
  • 中国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日期
  • 公元624年2月17日
  • 逝世日期
  • 公元705年12月16日
  • 职 业
  • 皇帝、政治家、诗人
  • 信 仰
  • 佛教
  • 主要成就
  • 废唐,改国号为周
  • 主要成就
  •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代表作品
  • 《臣轨》《如意娘》
  • 籍 贯
  •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
  • 谥 号
  • 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 年 号
  • 证圣 圣历 神功 久视 神功 神龙
  • 在位时间
  • 690年―705年
  • 享 年
  • 82岁
  • 陵 寝
  • 乾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