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宝宝缺铁,血红蛋白就不能运送足够的氧气到身体的器官和肌肉。不仅会引起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影响大脑发育,对认知发育造成损害。

孩子缺铁后果很严重,有这些表现的宝宝要注意了!

可怕的是,即使宝宝缺铁的程度还不到缺铁性贫血,也可能对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对大一点的孩子,缺铁还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等,影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宝宝缺铁的症状

1.一般现象

宝宝一般会表现出很烦躁、坐立不安、精神变得萎靡不振、不怎么想动、皮肤苍白、指甲出现变形,爸爸妈妈可以观察宝宝的面色有没有变得苍黄或苍白。

2.缺铁性贫血

患缺铁性贫血的宝宝会出现食欲减退、面色苍白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还会伴随着肝脾肿大等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的问题,大一些的宝宝在学习中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降低、反应变慢、记忆力变差等现象。

3.异食癖

年龄较大的孩子会发现自己经常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心慌气短,甚至还有一些孩子会出现“异食癖”,无缘无故的就想去吃一些奇怪的食物,比如:树皮、报纸、生米等食物。

4.多病

由于缺铁宝宝的生长会变得很迟缓,抵抗力会明显下降,容易感冒或感染各种疾病

大部分母乳婴儿都容易缺铁

当今社会,90%的宝妈都会选择全母乳喂养,总以为宝宝母乳喂养身体肯定是棒棒的,却不知宝宝体检时,高达20%的宝宝会被医生说缺铁。

那为啥母乳喂养的宝宝就容易缺铁呢?

1、母乳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是宝宝的最佳食品。母乳中铁的含量较低,虽然母乳含有载铁蛋白,可以提高铁的生物利用率,但由于宝宝对铁需求量较大,4-6个月的宝宝无法单纯从母乳中获得足够的铁。

2、宝宝生长发育加快,宝宝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4-5个月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1岁时为初生时体重的3倍,血容量也迅速增加。铁是形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原料,如果宝宝摄入的铁不能及时达到供求平衡,就容易发生缺铁,引起贫血。

3、铁的消耗或丢失过多,如宝宝有牛奶过敏、慢性腹泻、反复感染等情况,会导致铁的吸收减少,消耗增加,引起缺铁。

哺乳妈妈如何帮宝宝补铁

Step1:4-5个月的宝宝

母乳喂养的宝宝建议补充口服铁剂,宝宝经过4个月的迅猛生长,出生前储存在体内的铁就被用的差不多了。但母乳中铁的含量很低,因此4个月后缺铁的风险会逐渐增加。

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中母乳量过半的婴儿,从4月龄开始强化补充1mg/(kg·d)的口服铁剂(比如宝宝体重6kg,那就每天补充6毫克铁),直到饮食中(辅食或配方奶)有足够的铁。

Step2:6-9个月的宝宝

对于刚满6个月的宝宝,妈妈首选强化铁米粉,以后逐渐添加新鲜肝泥、鱼泥、菜泥、肉泥、蛋羹等富含铁且吸收率高的辅食。随着宝宝逐渐适应,辅食的品种和数量可适当增加。

Step3:10-12个月的宝宝

可以喂半流质的辅食,妈妈可将新鲜的动物血液蒸熟后切成细丝,具有很好的补铁效果。

Step4:1岁后的宝宝

当宝宝的乳牙基本长齐,咀嚼功能增强,妈妈可以增加黑木耳、菠菜、芝麻、黑豆等食物,并让宝宝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让其中所含的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

妈妈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摄入的铁量过剩,会引起体内微量元素不平衡,出现便秘、腹痛、腹泻、呕吐等肠胃道副作用。如果宝宝不慎一次性摄入了大量的铁剂,会引发铁中毒,出现头痛、呕吐、腹泻、电解质异常、休克等。

孩子缺铁后果很严重,有这些表现的宝宝要注意了!

预防胜于治疗,平时我们就应注意合理的膳食搭配,保证均衡营养,不挑食偏食,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就可降低铁缺乏的发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