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场暴雨后,老屋的墙倒了,他在里面发现了惊人的东西

我叫郑经,今年二十二岁,是一家古玩店的半个老板。

当我仔细读完睁眼瞎记录的这些内容后,我合上泛黄日记本,倚在沙发上,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郑炎夏是我的爷爷,去世好多年了,坟头上的草已经长到两尺高了。

一旁的郑向南还在翻看刚见天日的那本风水秘术,爱不释手。

接着,他又认真而仔细的端详着刚从老屋夹壁墙里拿出的那些瓷器,眼里流露出如数家珍的目光。

一副奸商的样子。

郑向南是我二叔,我和他合营一家名叫聚宝斋的古玩店。

说合营,有点太市侩,主要是我俩一人继承了一半古玩店的产权,所以,这家古玩店的另一半老板就是他。

看完日记本上的内容,我扭头的望着柜台上的那个大葫芦瓷瓶,脑海里浮现的是郑炎夏下到罗布泊地下坑穴时的场景,那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说真的,我不知什么是镜像人,也不明白,怎会出现两个滕家路。

团团疑问困扰着我,让我内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郑炎夏的这些经历全部记录在我手里的这个日记本上,这个日记本被藏在一个机关木函里。

而就在两个小时前,我在一堵被雨水淋塌的夹壁墙里发现了它。

不知这些东西究竟是谁藏进去的。

据我判断,应当是我的爷爷郑炎夏,在破四旧的时候藏进去的。

我之所以能发现夹壁墙里的这些东西,多亏我本家的堂叔郑立柜。

昨夜瓢泼大雨,如倾如注。

早上我尚未起床,邻家的堂叔电话打来,告知我,家里老屋的墙让雨淋塌了,砸坏了他家的东西,让我赶紧过去,看看怎么解决。

当时我还在床上睡觉,本来不想去的,结果郑立柜没完没了打电话,无奈之下,我就驱车去了郑家村。

郑家村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这个村子虽然不大,但村里人几乎都姓郑,先祖已不可考。

大饥荒的时候逃难到这里,就在这扎下了根,安身立命。

随后,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孙又有子,孙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便发展成了现在的郑家村。

郑立柜是我同宗的叔叔,他爹和我的爷爷是同一个爹妈生的,没出五服。

倒塌的那处老房子,是我爷爷奶奶生前居住的地方。

在我爷爷奶奶住进去之前,是我曾祖父曾祖母住的,房子也是他们建的。

从我曾祖父曾祖母那辈算起来,这栋老房子至少也得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如果我爷爷奶奶是名人的话,这样的古老建筑得被当作文物保留下来。

可惜,他们并非名人。

那时候的生产力低下,条件差,能盖得起土坯草房就已经算经济条件不错的了,条件不好的人家,只能自己搭个窝棚,遇到大风暴雨,就给卷走了。

自从我的爷爷奶奶去世之后,这栋老房子就空了下来。

土墙茅草房子,算是最古老的房屋。

这样的房子长时间不住人,就没了人气儿,茅草就会自动腐烂,加上没人修缮,就成了荒宅,里面经常住一些刺猬和黄鼠狼,晚上来的话,都觉得很阴森。

这样一处长久没人居住的荒宅,在昨夜一场大雨过后,东墙倒塌了一半。

这面墙的另一边是郑立柜的家,中间隔着一条巷子。

郑立柜家的杂物就放在巷子里,其中有一张破旧的太师椅,本来就已经烂的不成样子。

墙塌之后,破烂太师椅直接就给砸了个稀巴烂。

早上郑立柜起来之后,发现太师椅被砸了个稀巴拉,直接就给我打了电话。

所以,我就来了。

到了老屋之后,我看到倒塌的土墙在雨水的浸泡下,形成一股泥水流,顺着郑立柜的院子,流得到处都是,脏兮兮的,像黄河水泛滥一样,焦黄焦黄的。

郑立柜的太师椅,已经散架了,要不是郑立柜告诉我那是一把太师椅,我还以为那是一堆烂木头。

郑立柜说,我家的墙砸坏了他的黄花梨太师椅,得要我赔偿他的损失。

我看了一下散架的破太师椅,水曲柳的材质,本就是个破烂,不知放了多少年了,现在墙塌了砸个稀巴烂,愣说是黄花梨的。

不用多想,郑立柜是想借机勒索我一笔。

真是啦蛤蟆想吃天鹅肉——想得美。

郑立柜这个守财奴,自从迷恋古玩之后,什么东西都当作宝贝,本来就是一把破太师椅,现在竟讹上我了,算计到这个程度,说出去不怕别人笑话。

看着已经倒塌的这面墙,我心里非常纳闷,墙怎么会塌?

虽说这土墙房子老了,但这房子的墙体是比较厚的,暴雨下得又比较急,不可能这么快就给淋塌的。

我认为,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一定有其他原因导致这墙倒塌,难不成是因为墙基?

我满心狐疑,心里想着,这他娘的真是怪事。

然后,我踩着土墙塌陷下来的泥土,进了老房子。

老房子已经脏得不成样子,到处都是灰尘和蜘蛛网。

在这老屋里,爷爷奶奶生前使用的老式家具依然保持原来的摆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发霉。

我仍记得小时候经常在这屋里玩耍,闲杂物是人非,内心不禁涌起涩涩酸楚。

老屋里充斥一股霉烂腐朽的味道,夹杂着雨后的泥土腥味,钻进了我的鼻孔,熏得我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我看了屋里的陈设,一切都没被动过,墙上的画仍然挂在墙上,唯一不一样的就是灰尘比之前更厚了。

自从爷爷奶奶去世后,我就离开了这里,搬到了镇子上的新房,很少回来。

现在再老这处老房子,不禁悲从中来,忽然想起了爷爷奶奶。

时过境迁,韶华逝水。

当我环顾四周之时,不经意间发现,那一堵尚未倒塌的墙体中间竟是空的,里面似乎还有东西。

疑惑之下,我走向墙边,却发现,这墙体中空的地方是夹层,大约五十公分的样子,有明显被挖过的痕迹,里面空间足以容得下一个中等身材的成年人蹲在里面。

我仔细看了墙里藏的东西,是一些布料、书籍、瓷器,在这些物件中间,还有一个雕刻着精美图案的红色木函,非常显眼。

由于已经生了霉菌,看上去像个黑色的。

我看着这些东西,心中着实吃了一惊,我想不明白,老屋的墙体里怎么会有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到底又是谁藏进去的?

难不成,老屋下面有古墓,这些都是随葬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