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针对“事实孤儿”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今年7月10日,民政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一位爱心妈妈将“事实孤儿”召集到一块做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亲情关怀(网络图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近年来,因未婚先育,新生儿畸形,夫妻离异等导致婴幼儿被父母遗弃的事件时有发生。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d4e58ae7-d409-49da-878b-b97757af3d2d\"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618\" alt=\"孩子们望着围栏外的天地盼望爸爸妈妈回到身边?娃娃书记的初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牢记初心的“娃娃书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记凤县双石铺镇何家坪村支部书记李康 “李康这个娃娃书记还真行,干起工作来挺在行,各方面想的都周全,我很满意。”在2018年何家坪村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上,老党员张田娃用朴实的话语肯定了该村新任的党支部书记李康的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李康,现年32岁,2008年3月加入党组织,2014年1月参加工作,在凤县双石铺镇担任水利干事,2018年4月镇党委决定下派他到距离镇政府15公里以外的何家坪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何家坪村是由原先3个村合并成的大村,现有6个村民小组243户1031人,群众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务工、种植业等,全村有党员38名,党员年龄偏大,平均年龄5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79岁,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45人,低保户9户21人,村容村貌滞后,是全镇后进村之一。村上脱贫攻坚任务重,一提起选村支书,大家都直摇头。\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李康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村上‘活多事难人心散’, 能不能让村上党员群众认可暂且不说,自己农村工作阅历浅,经验不足,能行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上任伊始,李康就一头扎进村上和班子成员一道上门走访老干部、老党员向他们请教,走访贫困户还有“钉子户”了解他们的难事、烦心事。三组贫困户王根长,四口人,本人三级残疾,妻子年老体弱多病无劳动能力,儿子务工顾不上家,当得知家里还有近2亩的玉米地还未除草时,李康及时和班子成员合计,将主题党日放在王根长的玉米地里开,十几名党员放下自己的农活自带工具,你一行我一行,不到一个小时就将王根长家玉米地里的草锄完了。老党员谭元旦说:“李康虽然长在农村,但这农活可没干过吧?今天一看你还真行能吃苦,支部把主题党日开到群众地里这还是第一回,好!”\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fd31133d-0d52-4ba0-92e0-9e007bb06e6a\"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18\" alt=\"孩子们望着围栏外的天地盼望爸爸妈妈回到身边?娃娃书记的初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担任支部书记以来,李康注重加强与村“两委”干部交流沟通,增进了解,形成合力,干好工作。他每周一参加完镇机关干部例会后,马不停蹄就赶到村上围绕镇上安排的中心和重点工作和班子成员一道研究安排,抓好落实。何家坪村虽然不是贫困村,但他仍将13户2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期脱贫时常挂在心上。根据每一户贫困户家庭、劳力、产业等情况,针对性制定脱贫计划,细化三支力量责任分工,截至去年底已有8户22人实现脱贫。\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既然当上了何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咱就要干出一点成绩来,决不能辜负了群众”。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干的,村委会的办公桌和文件柜破旧不堪,他积极对接县级帮扶单位,和镇包片领导一起到县邮政局协调资金3.2万元,购买办公桌椅1套,投资2万元对村委会进行粉刷改造,使村办公场所焕然一新,办公条件大为改善,他又想方设法争取1.5万元对一、二、三组的老旧路灯全部更换为新式太阳能路灯,为四、五、六组新安装路灯27盏;组织群众在村庄道路两旁栽植绿化树苗3万余株,配备垃圾车一辆,垃圾桶15个,路宽了,灯亮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没有了,村容村貌漂亮了。群众脸上的笑容多了,心里更对村支部一班人竖起大拇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为了加快一、二、三组138户670人饮改造提升后续工程进度,李康一方面给镇上领导汇报,另一方面跑县级部门有关部门找领导,一次不行两次,不厌其烦,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投资8万元,历时6个月,将自来水引到了群众的院子里面。同时为何家坪村四组马岭关5户21人修建水窖5口,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难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本报记者 董毅 \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81a00747-22f6-4013-b12e-0b0dc8e10d45\"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0\" alt=\"孩子们望着围栏外的天地盼望爸爸妈妈回到身边?娃娃书记的初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印台区:示范户成致富领头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本报铜川讯(靳丽楠 记者 王锋)7月16日一大早,在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北神沟村一果园里,村民罗贤文正在园里忙活,他边给果树刷药,边向果农们介绍刷药时应注意的细节。罗贤文是印台区区级“一强四好”示范户,去年依靠苹果产业成功脱贫,并带动村里115户果农提高了苹果产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8年5月,印台区首轮评选表彰脱贫攻坚“一强四好”示范户活动拉开了帷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参与其中。通过评选表彰,让村村有了典型、人人有了榜样。同时,该区利用各种宣传阵地放大“一强四好”示范户的领头雁效应,多形式、多角度宣传示范户,改变了个别贫困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现如今,在印台,像罗贤文这样的“一强四好”示范户共有804户,他们像是804面红旗一样传递着“我要脱贫”的最强音,也激励了贫困群众之间互相比学赶帮超忙脱贫的斗志。\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8年6月,北神沟村有10户贫困户被分别评为了区、镇、村“一强四好”示范户,罗贤文、王立房都位列其中,二人还是一个村组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当时我们5个是同一辆车,但只有罗贤文一个是区级示范户,其他都是镇级的。”提起参加“一强四好”表彰大会的场景,王立房记忆犹新。虽然也受了表彰,但看着邻居比自己更优秀,这个年长的老大哥心里除了羡慕,更多是不服输。\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今年55岁的王立房,早在2017年就靠种植苹果脱了贫。去年,这个不同级的荣誉让他看到了自己和罗贤文的差距后,他没事就往罗贤文家跑,问管理、问技术;村里组织培训了,他也总是第一个参加,使自己的果园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去年,他家苹果的收益明显比往年高出了很多,也卖出了好价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据了解,印台区“一强四好”示范户评选活动每半年举办一次,目前,已开展了两轮评选表彰活动,第三轮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活动开展以来,全区贫困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发生了很大变化,有效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截至去年底,该区已有37个贫困村3204户10540人如期脱贫摘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拯救“事实孤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父母“生而不养”将被谴责\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700d1077b374aa4b2e9927582791bfe\"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4\" alt=\"孩子们望着围栏外的天地盼望爸爸妈妈回到身边?娃娃书记的初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4位“事实孤儿”望着围栏外的天地,盼望爸爸妈妈回到身边(网络图片)\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203c6d18e2c430b94673dfaa1ce2629\" img_width=\"400\" img_height=\"301\" alt=\"孩子们望着围栏外的天地盼望爸爸妈妈回到身边?娃娃书记的初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一位“事实孤儿”获得当地政府部门的资助(资料图片)\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f7458cbcdde4403b9ce65e22ad90d2a\" img_width=\"400\" img_height=\"319\" alt=\"孩子们望着围栏外的天地盼望爸爸妈妈回到身边?娃娃书记的初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一位爱心妈妈将“事实孤儿”召集到一块做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亲情关怀(网络图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近年来,因未婚先育,新生儿畸形,夫妻离异等导致婴幼儿被父母遗弃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保护非婚子女和弃婴的合法权益,杜绝遗弃儿童现象的发生,并针对“事实孤儿”的生活困境,今年7月10日,民政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1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就加强“事实孤儿”保障工作出台专门意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意见明确,对有能力履行抚养义务而拒不抚养的父母,民政部门可依法追索抚养费,以此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故意或者恶意不履行监护职责等各类侵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业内人士认为,该意见的实施对于事实孤儿的健康成长,打击惩处遗弃儿童犯罪,具有积极的指导实践作用。同时,给予“事实孤儿”以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关爱,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事实孤儿”渴望父母社会关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暑假对于大多数少年儿童来说,是难得的避暑游玩大好时光,有的孩子跟爸爸妈妈外出旅游,有的参加各种类型的夏令营,但对于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三年级小学生蕾蕾,却是一个难熬的假期。她除了写作业,帮奶奶爷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唯一的乐趣就是看少儿节目和动画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2年,蕾蕾3岁时爸爸被判刑入狱服刑。第二年,母亲改嫁,这以后就只有靠爷爷奶奶抚养她。家里所有收入仅是家里种的6亩核桃、玉米、小麦卖钱所得。爷爷患有心脏病,奶奶年纪大了,从小懂事的蕾蕾一放学,就帮着爷爷奶奶干家务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与蕾蕾的经历相似,今年13岁的冬冬是镇安县一所初级中学的初一学生,9岁那年爸爸在山西晋阳一家煤矿打工遇意外事故死亡,不久妈妈带着爸爸的一部分死亡赔偿金离家外出失去联系。爷爷奶奶年龄大了,没有精力照看冬冬,他只能由叔叔婶婶代养。家庭的变故让他变得孤僻、自卑、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记者采访时,冬冬伤感地说:“尽管叔叔婶婶对我挺好,生活不愁吃穿,可我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我就特别想念我的爸爸妈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蕾蕾和冬冬的人生际遇及生存状态属于典型“事实孤儿”,也就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民政部去年摸排发现,目前全国“事实孤儿”有50万人左右。而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陕西“事实孤儿”有1.8万人。这些儿童的生活保障标准相对较低,很难得到有效监护,他们特别渴望父母的关爱和社会的关心。\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9552c30c-f4c9-4383-81ab-c3b08d0ba6aa\"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1\" alt=\"孩子们望着围栏外的天地盼望爸爸妈妈回到身边?娃娃书记的初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0岁儿童遭遇引起社会关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今年10岁的亮亮住在渭南市西二路附近一处废品收购点,爸爸在他4岁时就外出打工很少回家,而妈妈前几年离家出走至今未归,把他留给了爷爷抚养。爷爷靠收废品为生,奶奶身患残疾,亮亮还有一个5岁的堂妹遥遥,也是爸爸外出打工妈妈离家失联。目前他们四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由于爷爷每天从早到晚,忙着走街串巷收破烂,顾不上管他。亮亮8岁时遇见了21岁的陕北小伙马昊(化名),靠偷窃为生的马昊经常给亮亮吃偷盗来的牛奶、面包等小食品,两人就吃住在一处荒草丛中,后马昊因盗窃罪被判刑4年6个月。在侦办马昊盗窃案过程中,渭南公安临渭分局巡特警大队中队长周佼发现,马昊所偷盗的电脑、手机、手表等赃物,都交给8岁的亮亮去销赃。随后,通过对亮亮家庭情况的了解,出于一位年轻警官妈妈对“事实孤儿”的关心,她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去看望亮亮,给亮亮和妹妹遥遥购买鞋子衣服等生活用品,并帮助亮亮联系到附近的渭河小学上学。\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后来周佼得知,马昊也是一个“事实孤儿”,在他很小的时候,妈妈离婚嫁人,爸爸忙着打工挣钱养家糊口,顾不上管他。14岁那年,马昊远离家门,与家人彻底失去了联系,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尽管马昊本人占主要因素,但是,家庭破碎,缺少母爱父爱,从未接受课堂教育也是他犯罪的客观原因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近日,亮亮的遭遇经媒体报道后,“事实孤儿”这一群体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事实孤儿”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教唆利用,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应引起孩子家人和社会足够的重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父母遗弃应承担法律责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近年来,因未婚先育,新生儿畸形,夫妻离异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窘迫等原因,导致婴幼儿被父母遗弃的事件时有发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8年11月6日晚上7点多,洛南县城关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洛南县城花石浪物流中心对面发现一名被遗弃的男婴。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发现这名男婴生命体征良好,民警在婴儿的被褥里发现了一封信,写着孩子患有先天性唇腭裂,随后民警将该男婴送往洛南县儿童福利院妥善安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9年7月17日,汉中市人民医院门口一垃圾桶旁发现一新生女婴。随后女婴被送到中心医院救治。医院表示该女婴情况稳定,正在医院观察。7月18日,汉中公安汉台分局东关派出所回应称正在寻找女婴父母。\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陕西天时婚姻家庭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律师李友权说,孩子是人类生命的延续,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孩子的父母,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将孩子遗弃,都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孩子的生命权、健康权是不能随意剥夺的。那么,遗弃儿童罪该如何认定呢? 第一,如果对年幼的或者患病的孩童拒绝扶养,情节恶劣,则具有扶养义务的人就构成遗弃罪。第二, 如果是以不扶养儿童为目的,将儿童遗弃在热闹的街区、儿童福利院门口或者妇幼保健院门口,一般可以认定为遗弃罪。第三,如果是将儿童遗弃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或者一般人无法施救和察觉的郊外,导致儿童因无人发现而死亡或者重伤的,不应构成遗弃罪,而应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父母遗弃儿童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对于渭南儿童亮亮的不幸遭遇,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亮亮父母的行为已经构成遗弃罪,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在这个案例中,亮亮的父母明显很清楚自己的责任,也知道孩子的存在,但对孩子的照顾抚养不管不顾,这就是恶意遗弃,应起诉追责。目前,关于遗弃儿童罪的案子,司法机关办理审判这类案件太少,从客观上纵容了一些严重不担责任有意遗弃儿童的父母,建议司法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对那些不负责任的家长应严格实行法律追责。\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350e4f3a-0fff-433f-89b6-408f36da1006\"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1\" alt=\"孩子们望着围栏外的天地盼望爸爸妈妈回到身边?娃娃书记的初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事实孤儿”将获多项保障\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由于父爱、母爱的缺失,有70%的‘事实孤儿’经常或偶尔感到恐惧;23.3%经常难以入眠、做噩梦;有32.4%的儿童经常或偶尔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这是陕西省妇联委托西北大学课题组发布的一份关于“事实孤儿”的调查数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针对“事实孤儿”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今年7月10日,民政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就加强“事实孤儿”保障工作出台的专门意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意见》提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社会动员优势,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和青少年事务社工,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情感抚慰等专业服务,培养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另外,民政部将指导乡镇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儿童主任,加强对这些家庭的寻访,为家庭和孩子提供监护指导、返校复学、落实户籍等服务。《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对于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将联合司法等部门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力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意见》中特别强调,加大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力度。加强送养工作的指导。而对那些能够履行而不履行抚养和监护责任的父母,《意见》要求给予失信联合惩戒。该《意见》将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此后类似“事实孤儿”亮亮的悲剧将不再上演。\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祝捷 本报记者 杨立 \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b119caa4-c756-4c64-b6d6-4fb7bc56a0d2\"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57\" alt=\"孩子们望着围栏外的天地盼望爸爸妈妈回到身边?娃娃书记的初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从贫困户到“养猪达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本报咸阳讯( 席博平 马燕 记者 李小刚)早上5时,彬州市韩家镇韩家村55岁的程富余就早早起床,开始了猪场一天忙碌的工作。每天定时清理猪舍、给猪饮水喂食,工作忙碌充实, 井井有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多亏了村里给我补助了5000元,又帮我申请小额扶贫贷款3万元,我才能建起猪舍。我相 信,在村干部的‘一对一’帮扶下,我的养猪事业能够做大。”程富余看着猪场里茁壮成长的小猪, 话语里充满信心。2017年3月,程富余建成猪舍6间,买回了13头黑猪崽,经过一年的养殖,收入还不错,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四年前,程富余还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 儿子生病住院,光治疗费用就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2017年1月,程富余突发脑溢血住院治疗, 目前身体已基本康复;妻子患有腰椎间盘突出, 长期服药,由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夫妻二人在家务农,几亩薄地年收入不到一万元,当时一 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贫穷的帽子戴上了,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摘掉,我忙了半辈子,必能东山再起,再创辉煌。” 经过大量考证及市场调研,在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程富余通过养猪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 终于实现了脱贫致富。在十里八乡,程富余已成为群众眼中的“养猪达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自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扶贫“四支队伍”多次入户走访,征求程富余产业发展意愿。 程富余全家人的生活靠种植小麦玉米维持生计, 产业结构单一,因为养猪周期短、见效快,能尽早实现脱贫致富,村上便鼓励程富余尝试发展生猪养殖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程富余利用以前的老庄基地建成猪舍6间, 购回了13头黑猪崽,又主动咨询学习畜牧养殖技 术,借钱购回了两头能繁母猪,并邀请养殖大户上门指导饲养技术。几个月的辛勤付出和用心经营,能繁母猪第一窝产出13只小猪崽,全家人十分高兴,出售猪崽的收入让程富余尝到了养殖发展的甜头。他虚心好学,再加上勤劳肯干,又修建了 5 间猪舍,他的养猪规模越来越大。2017 年全年陆续出栏 20 头猪,毛收入 2 万多元,到年底存栏42头。在原有的基础上,2018年,他再扩大养殖规模,猪存栏69头,出栏35头,收入3.5万 元,2018年底一举脱贫。今年存栏30头,预计收入3万多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程富余的示范带动下,全村养猪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韩家村养殖小区,目前养殖小区已建成猪舍 35 间,有养殖大户 5 户,生猪存栏 180 头,其中能繁母猪 29 头,今年已出栏 89 头, 纯利润 9 万多元。程富余经常奔波在各家的猪舍中,耐心指导,提高群众科学养殖的技术水平。目前,全村贫困户有 16 户走上了发猪财促增收的路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华州区:花椒成群众致富“摇钱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085ace37d2e4fefbe206ac7876948b5\" img_width=\"400\" img_height=\"300\" alt=\"孩子们望着围栏外的天地盼望爸爸妈妈回到身边?娃娃书记的初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炎炎夏日,村民们依然干得热火朝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8月1日,三秦都市报记者来到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的田间地头,三万多亩花椒渐渐红了,火红色的花椒果子缀满枝头,山间沟洼、房前屋后到处是村民采收花椒的身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花椒红了,人们便开始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节。这个时节的村民最辛苦,花椒好看、好吃,但采摘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树上满身的尖刺,不管你多么的心灵手巧,都免不了被刺得伤痕累累。有时遇到高大的花椒树,头跟随着眼还要不停地往上扬,稍不留神,花椒油溅到眼中,就刺激得泪流半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大明镇地处秦岭北麓,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海拔适中,昼夜温差大,是花椒优生区,出产的花椒具有“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麻味醇正、香气浓郁”的上好天然品质。近年来,大明镇党委、政府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理念,紧紧围绕“精品花椒大镇”建设目标,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程中,始终把发展花椒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长效产业,鼓励群众扩大花椒种植规模,至目前,全镇花椒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同时,加强以花椒为主的技能培训、合作社建设,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真正使花椒成为辖区群众生活的“幸福树”、群众增收的“发财树”、群众致富的“摇钱树”。\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花椒树凭着自己生命力持久,产量丰厚,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等优势,已然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村民们纷纷看到花椒所带来的收益,大家争相栽上了花椒树苗,三五年过去,昔日的花椒树苗已枝繁叶茂,红果累累,托起一年的希望,给乡亲们带来了喜悦的心情,也给他们摆脱贫困带来了底气。\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每到“摘椒季”,村内就没有闲人,往常热闹的广场显得格外冷清。“那个谁,你妈你爸喊你回来摘花椒哩!”是乡亲们挂在嘴边的调侃词,许多在外上班或是务工的游子,在亲情的召唤下,也会利用休息时间回到老家采椒。小孩提着笼,大人领着小孩,家家户户都在椒树地里忙着采摘花椒,椒园里不时传来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笑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摘花椒是一年中最辛苦的农活,顾不上苦、顾不上累、顾不上饿,早晨五点多起床,先把昨天摘下来的花椒晒在平房顶,晒好之后,拿上笼、板凳、蒸馍、咸菜、开水等就去花椒地里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在摘椒路上你追我赶,与时间赛跑,与天气做斗争。中午吃饭有的就在地里吃,一直摘到天黑了才回来。一整天都是头顶着火热的太阳,一边摘椒一边酣畅淋漓,一个摘椒季下来,人们都被晒得黝黑黝黑的,胳膊上也是一道一道血印子,被花椒刺扎的双手,看着都让人心疼,但是乡亲们脸上自始至终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因为这笑容来自心底,来自收获的喜悦。\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白妮 侯曼莉 本报记者 杨晶\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3619018862761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