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充满了虚伪和客套,虽然这句话有些偏颇,但是大体上还是有道理的。比如街上遇见熟人打招呼,客套一番之后一定会说一句“有空来我家玩啊”。但其实大家都知道,有空也是肯定不会去的。

这样的客套话说好不好,说坏也不坏,毕竟还是帮成年人们建立起了微薄的感情。但是在有一件事上客套,可就不是那么好了,那就是在对方夸奖你家孩子的时候。

小时候大家应该都经历过,每当父母的熟人开始夸奖你的时候,家长们一定会打断他们的话,然后说一句“哎呀比不上你家孩子”,或者“没有没有,他一点都不听话”。

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肯定会觉得不过就是客套话,没必要放在心里,但是对孩童时期的你来说,应该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成年人之间所谓的“客套”,对孩子的伤害会很大,很多家长不知道

“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

小周的女儿今年十岁,成绩优异又性格乖巧,一直是亲朋好友夸赞的对象。这天小周接女儿放学,路上遇到了很久不见的老同学,两人寒暄了几句。

老同学看到小周的女儿乖乖巧巧的站在一边,不由得夸了几句,又说她可爱又说她听话的。小周听着同学的话,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嘴上还是客气着:“没有没有,哪有你说的那么好。她有时候也挺不听话的,而且学习成绩根本比不上你儿子,我都愁坏了。”

这话刚一说完,老熟人也开启了客套模式:“这多听话啊,我有这么个女儿得高兴疯了。”老熟人的话听得小周连连捂嘴偷笑,一边还说着:“哪有哪有”。两人一时之间感觉又拉近了距离,但是站在一边的小周女儿,听着两人的对话却开始闷闷不乐。

成年人之间所谓的“客套”,对孩子的伤害会很大,很多家长不知道

好不容易小周和熟人聊完了,带着女儿回家,到小区楼下又遇到邻居。邻居的小孩和女儿又是同学,小周瞬间又开启了成年人客套模式,听着邻居不断的夸赞女儿成绩优异让人省心,小周也赶紧客气到:“哪里哪里,比不上你家孩子”。

于是又是一番互相吹捧,小周总算心满意足地带着女儿回家了。晚上吃饭时,小周发现女儿不太对劲,一直埋头吃饭,话也不说一句,吃完饭后直接回了自己房间。

小周有点疑惑,把事情告诉了丈夫,丈夫转头就去问女儿发生了什么,哪知道女儿开口第一句话就让丈夫惊呆了,女儿说:“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

丈夫赶忙问女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女儿说:“妈妈每次在外面都觉得我不够好,比不上别人。”丈夫一下就明白了,将女儿的话转达给小周,小周这才知道,原来她以为的客套话,对女儿有这样大的伤害。

家长们总是喜欢虚伪的客套,在别人夸奖自家孩子时,一定不会大大方方地接受夸奖,非要讲几句孩子的不好,来表示自己的“谦虚”。也许这些话在成年人看来,就是毫无意义的客套,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不一样的。

成年人之间所谓的“客套”,对孩子的伤害会很大,很多家长不知道

“假客套”背后的“真想法”

其实,家长在客套的时候,基本都是口不对心的。那么,这样的家长,心里想的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假谦虚

我国自古以来,都教育人要谦虚,似乎大家对于坦坦荡荡接受别人的夸奖,都有些不好意思。似乎接受了,就会显得自己很自大自满。所以很多家长在听到别人夸奖自己孩子时,第一反应都是赶紧反驳,当然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第二,假客气,但其实还想多听几句

一般来说家长在反驳完第一句之后,内心都是期待对方接着夸下去的,这也算是很普通的一种心理。但是孩子可不这么认为,她们会觉得,你总是在外人面前贬低自己,当外人否定贬低继续夸奖时,父母反而贬低上“瘾”了。

第三,确实对孩子的要求过高

这样的家长也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孩子能做出被人夸奖的事是很正常的,虽然在别人看来孩子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是在他们看来,孩子还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

成年人之间所谓的“客套”,对孩子的伤害会很大,很多家长不知道

“假客套”带来的“真伤害”

家长的客套行为是很常见的,或者说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孩子来说却不一样,他们不能理解成年人的虚伪,家长在外人面前说的这些话,只会给他们带来更深的伤害。

第一,让孩子尴尬,感到丢脸

在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家长说出的这些客套话,会给孩子带来尴尬。特别是大部分的家长在说完这些客套话之后,还会同时把目光转向孩子,在这种时候,家长们的目光只会让孩子觉得更加丢脸。

第二,孩子开始自我否定

小孩子不能理解家长们的客套话中,其实是不带有太多真心的成分的。他们只会认为自己确实是不够好,开始否定自己以前的成绩,甚至自我怀疑。

第三,破坏亲子关系

就像小周母女一样,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和别人说这样的客套话,孩子自己会感受不到被爱的感觉。开始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以致于最后疏远父母,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最终严重地影响了亲子关系。

第四,认为大人都是虚伪的,不再相信父母

有些孩子不会妄自菲薄,知道自己足够好,也正是因为这个,他们觉得大人很虚伪。这也是最可怕的一点,小孩从此对成年人的印象,都停留在“虚伪”这个词上,对父母说的话也开始半信半疑。

成年人之间所谓的“客套”,对孩子的伤害会很大,很多家长不知道

抛弃“假客套”,开启“真心话”模式

那么,当其他人在夸奖你的孩子时,你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和对方都满意呢?

第一,大方接受夸奖,感谢别人对孩子的肯定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她确实是优秀的,大大方方地代替孩子接受夸奖,然后教导孩子感谢对方的夸奖。这样的做法,也可以让孩子学会感恩和增加自信。别人不会觉得你自大,反而会觉得你十分大气。

第二,在不贬低自己孩子的情况下,夸奖对方的孩子

这就是成年人之间最好的寒暄方式了,互相夸奖,大家都开心。比如,家长可以说:“我们家孩子的成绩确实不错,但是你家孩子也不赖,上次听说得了数学竞赛三等奖,这也是你教导有方。”

第三,找一个共同点,引起共鸣

把对孩子的夸奖上升一步,接受对方对孩子夸奖的同时转移话题,在这个话题上找到一个共鸣,增进感情。比如,家长可以说:“是,这次孩子考得不错,你家孩子考得也好,还不是张老师教导有方吗?咱们可真够幸运的。”

成年人之间所谓的“客套”,对孩子的伤害会很大,很多家长不知道

被夸奖的完美“后续”

在孩子接受夸奖之后,家庭教育也非常的重要。如果孩子在外被人夸奖了,回家之后家长应该怎么对待呢?

第一种,顺着夸弊端多多

有些家长可能会选择顺着外人的话,继续夸奖孩子。确实,这样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同样的,也会让孩子变得骄傲自满。

第二种,逆着贬伤人伤己

有些家长可能就想着不能让孩子骄傲,那么回到家关起门来就开始压制孩子。其实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这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变化太大,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成长。

第三种,多角度分析加鼓励

最好的方式还是告诉孩子,别人的夸奖是对孩子的鼓励,同时教育孩子懂得感谢,也懂得谦虚,和为此更加努力。

成年人之间所谓的“客套”,对孩子的伤害会很大,很多家长不知道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关于成人的假客套,应该是我国很多的家长的通病。也许家长们心中是了解大家不过是在说客套话罢了,但是孩子是需要肯定的,外人的夸赞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这样的肯定。

再小的孩子也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在收到夸奖之后,他们不会去想对方是不是只是在客套,而是单纯的高兴而已。但是我国家长们信奉的谦虚教育,却将孩子的高兴打得稀烂,让孩子们陷入困境。

而面对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的家长都以“我也没想到”或者“大家都是这样的”来做借口,其实这就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表现。

因为只需要一点点的换位思考,家长就可以理解孩子的心情,但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的心情并不重要,因为“他们长大就懂我的想法了”。

最后锦鲤妈咪想说一句,“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孩子就算再小,也能听懂大人的话,看懂大人的语气。所以教育孩子的一步,就是学会尊重!

我是幸运的锦鲤妈咪,在生娃带娃的路上过关斩将。关注我,学习最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关于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给我发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为您解决一点困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