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 赵嘉 摄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zrKBbB7gSgZe\" img_width=\"597\" img_height=\"393\" alt=\"昭通乌蒙大地沧桑巨变 人民生活随新时代跨越\"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中共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发布新闻。记者 赵嘉 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云南网讯(记者 李亚芬 黄磨西)云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昭通专场于8月2日在昆顺利召开,昭通市在创新与突破、奋斗与崛起的时代大潮中书写了壮丽诗篇,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乌蒙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zrKB4E3E2bD3\" img_width=\"597\" img_height=\"393\" alt=\"昭通乌蒙大地沧桑巨变 人民生活随新时代跨越\"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赵嘉 摄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zrKBbB7gSgZe\" img_width=\"597\" img_height=\"393\" alt=\"昭通乌蒙大地沧桑巨变 人民生活随新时代跨越\"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中共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发布新闻。记者 赵嘉 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云南网讯(记者 李亚芬 黄磨西)云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昭通专场于8月2日在昆顺利召开,昭通市在创新与突破、奋斗与崛起的时代大潮中书写了壮丽诗篇,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乌蒙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会上中共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昭通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取得的成果,灿烂辉煌的朱提文化、伟大的红色扎西精神、独具特色的“苹果之城”、享誉全国的“昭通作家群”,都在昭通这片红色热土,生根发芽,落地开花,展现了昭通人民演绎传奇、创造奇迹的精神风貌,更加彰显了昭通“文明友善、开放包容”的良好形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70\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年日新月异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625\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昭通市各族群众即将阔步迈小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共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介绍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昭通,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难,部分偏远山区贫困发生率高达90%。70年来,昭通抢抓机遇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统筹城乡谋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期困扰昭通经济社会发展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一座独具特色魅的百万人口与百万亩苹果高度融合的区域中心城市“苹果之城”初具雏形,,全市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使“昭明通达”的梦想变成了美好现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历经70年艰苦卓绝的反贫困斗争,数百万昭通儿女实现了从饥寒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全市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0.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889.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98元增加到2018年的9474元;近20年来,昭通市就有206.16万人摆脱绝对贫困,预计到明年年底,625万昭通市各族群众将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迈上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0年筚路蓝缕,70年日新月异,70年春华秋实。昭通举全市之力夺取了鲁甸“8·0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在昭通大地展开了一场干部带头、全民参与、克难奋进、攻城拔寨的脱贫攻坚大会战,以改革创新的理念开创了昭通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新时代的昭通 闯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新路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昭通市突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培育、劳动力转移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文章。据悉,2015年以来,昭通市就有508个贫困村出列、2个贫困县摘帽、125.54万人摆脱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从34.8%下降至12.49%,今年还将实现7个县区脱贫摘帽、624个贫困村出列、40.07万贫困人口脱贫,让长期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冷凉地区的群众搬出大山、挪出“穷窝”、斩断“穷根”。为巩固脱贫攻坚的“战果”,昭通市在打造脱贫产业方面全力推进苹果、竹子、马铃薯、特色养殖、天麻、花椒“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同时,昭通市从提高组织化程度入手,按照“近抓外出就业为主、远抓产业培育支撑”的思路,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紧扣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战略部署,着力强化昭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支撑。用“老产业+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新产业”的理念,以“三个全覆盖”推动“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创新突破,打造昭通“绿色食品牌”的靓丽名片。在新型工业化的浪潮中,利用矗立在金沙江流域的三座世界级巨型水电站,打造昭通 “绿色能源牌”;同时,70万吨水电铝等一批骨干企业的建成投产,为昭通工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石。昭通着力建设省耕国学文化公园、望海公园、千顷池湿地公园、大山包国际湿地、昭璞绿道,致力于打造昭通 “健康生活目的地”,建造昭通美丽宜居家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聚力打好“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一个充满活力的昭通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随着总投资1512亿元、总里程1066公里的14条高速公路的兴建,昭通“县县通高速”的宏伟蓝图即将变为美好现实;6条铁路的规划建设、昭通新机场的迁建、“万里长江第一港”的扩能升级,连接世界、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网络以及清洁高效的能源网、安全保障的水网、覆盖广阔的互联网、方便快捷的物流网,必将使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汇集昭通,助推昭通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壮丽征程中插上腾飞的翅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面贯彻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四个一”行动谱写“中国最美丽省份”昭通篇章。“守住一片蓝天、绿化一方群山、护好一江清水、建设一座果城”,是昭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实际,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谱写“中国最美丽省份”昭通篇章的具体行动。围绕“引领区域发展的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目标定位,践行“深度融合、特色彰显,无所谓城、无所谓乡”理念,把500多平方公里的昭鲁坝区实施整体规划和布局,在保护田园风光、尊重历史现实的同时,打造一座城在园中、园在城中、人口过百万、半城苹果满城香的“苹果之城”,让苹果的元素深深嵌入到城市血脉中,让昭通苹果不仅仅成为一个产业,更成为一个城市的品牌形象。\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56972667573094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