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半年,我省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又迈出重要一步,借高铁开出雁门关的契机,雁门关景区接待游客45.9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912万元,同比增长了8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坚持高起点大手笔谋划文化旅游业发展,打造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175个文化和旅游项目加速推进。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23wmAAC6PIgQ\" img_width=\"619\" img_height=\"247\" alt=\"现代服务业兴起“压舱石”作用凸显\"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真没想到,来雁门关景区竟如此便利,交通方便、游玩更方便。”7月28日,临汾市尧都区的吴迎泽带着妻儿来5A级景区雁门关游玩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便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天一大早,吴先生一家乘坐刚刚开通的大西高铁韩原线,仅用3个多小时便到了雁门关景区。在高铁上,吴先生在手机上用“游山西”App提前做了功课,景区历史、游玩路线项目、特产纪念品等内容都已了如指掌。到景区后,用“云游行”山西旅游年卡连门票都免了,一家三口没耽搁一点时间,便融入了这座以“险”著称的关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半年,我省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又迈出重要一步,借高铁开出雁门关的契机,雁门关景区接待游客45.9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912万元,同比增长了84%。这不仅是我省旅游业发展的缩影,更是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缩影。上半年,全省国内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0.46%;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1.2%。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1%,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2.8%。以旅游、康养、现代物流等为代表的我省现代服务业“压舱石”作用充分发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坚持高起点大手笔谋划文化旅游业发展,打造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175个文化和旅游项目加速推进;黄河、长城、太行低空旅游航线已经开通;召开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命名暨推进大会,评选出100个山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省全域旅游快速发展,以2市18县20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试点验收为突破口,加快创建达标;策划包装打造一批文化旅游融合项目;组织培训全省A级旅游景区管理人员,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实施非遗传承人群和工艺美术人才培训计划;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厕所电子地图上线,“游山西”App上线,推出“云游行”山西旅游年卡;推动旅行社管理改革创新,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在意大利、捷克等多国举办文化旅游推介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省加大康养产业支持力度。印发支持康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康养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集中打造一批星级示范养老机构。山西文旅集团遵循“13366”发展战略,确立“康养+”9大康养产业发展类型,着力培育康养旅游全产业链,打造出“孟母养生健康城”等一批康养项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我省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健全完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加大房地产市场秩序检查和整治力度。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壮大,加大大秦线、瓦日线等货源组织力度,加大公路运输政策支持力度,提高重载列车编组开行比例,加快取消省界收费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发展潜力。下半年,我省将继续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锻造三大旅游板块,完善大运黄金旅游廊道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努力打造一流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短途运输和农林作业、应急救援、低空旅游等通航服务业,办好我省首届国际通用航空展。加快大同桑干河森林康养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发展一批康养社区,打响“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报记者王少斐\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7019974707287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