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姆·塔勒布,因提出“黑天鹅”理论而被人们称为“黑天鹅之父”,其独特的投资逻辑一度震动了主流投资观点。在他的定义下,“黑天鹅”、“反脆弱”、不确定性等概念成为资本市场的高频率词汇和热点课题。

嘲讽巴菲特靠黑天鹅大赚一笔

资料显示,1987年美国股灾时道琼斯股指狂泻29.2%,塔勒布不经意间狂赚4000万美元;在2001年“9·11”事件后,由于事前大量买入行权价格很低、无价值的认沽权证,他用一种独特方式做空美国股市,一夜暴富;互联网泡沫、俄罗斯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似乎每次他的做空策略都能击中靶心。

尽管塔勒布一再强调,黑天鹅事件不可预测,但他在2007年出版的《黑天鹅》中,提到全球性金融危机正在临近。不久之后,次贷危机爆发,接着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

对此,塔勒布的解释是,他看到了十分非常明显的金融危机信号,只要押注脆弱的事物最终会崩溃即可。他每年都会拿出一小部分钱,押注黑天鹅的发生,而且等待得越久,收获也就越大。

终于,2008年大崩盘如期而至时,这次金融海啸也成了他真正的事业起点——成为全职作家和学术研究者,并成功印证了他的 “黑天鹅”猜想。在此之前,塔勒布做了好多年的期权交易员。

其次,塔勒布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言辞犀利。强调实干,强调做事,而非常厌恶那些夸夸其谈的人。

他先后出版了“不确定性”四部曲:《随机漫步的傻瓜》、《黑天鹅》、《反脆弱》和《非对称风险》。

嘲讽巴菲特

非对称风险

【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如果说“黑天鹅”是对小概率事件的定义与应对,那“非对称风险”则分析了经济体系崩塌的深层次成因。

什么是非对称风险?

“非对称”,就是指权力与责任、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的现象。作者认为,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非对称的现象越来越多,身居高位的人享有极大的权力和利好,却不用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这种非对称现象带来了社会的不公平,也是金融市场、企业体系崩溃和地区冲突爆发的根本原因。

作者把这个例子代表的现象称为“罗伯特·鲁宾的勾当”。

罗伯特·鲁宾是美国的前财政部部长,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十年里,他一共从银行那里获取了超过1.2亿美元的报酬,而在危机爆发时,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把银行救了回来,罗伯特本人却不用掏一分钱。

很明显,在罗伯特·鲁宾身上,权力与责任、收益与风险都不对称,他把风险全都转移给了纳税人。

塔勒布指出,要避免这种非对称性带来的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风险共担”。

举个近点的例子,A股市场中,此前解禁的原始股东和内幕交易者,承当的风险明显小于二级市场普通投资者。

但经过近年来制度的不断完善,这部分人的高收益与其需要承受的风险正在逐渐对称。比如去年的减持新规,最近的科创板规定“对于上市时尚未盈利的公司,控股股东、董监高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在公司实现盈利前不得减持首发前股份。

因此,《非对称风险》一书的核心观点,在于强调回报应与承担风险相对称,不能以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将风险推卸给他人。

书中,被视为现代资本市场代表的华尔街,在作者笔下几乎成了骗子们炫耀骗技的舞台、非对称风险的高发地。在作者眼中,巴菲特不过是一个随机游走状态下,运气特别好的傻瓜。(2010,CNBC)“伯南克对金融风险几乎一无所知”,从“罗伯特·鲁宾的勾当”,再到“信口雌黄的宏观政治经济学家”……几乎都被批判一番。

塔勒布甚至表示,任何从事专业咨询工作的人都是不可信的,除非他们也要承担相应的代价。因为这些中间环节的代理人,他们不参与实践,同时还能获得与风险不匹配的收益。

塔勒布称,在当今的生活中,对称性和互惠性严重背离的问题并不少见,一个没有风险共担的系统会慢慢积累不平衡,最终垮掉。

干预主义造成了非对称风险

塔勒布认为,当代经济体系过于复杂,一旦发生危机,政府不得不通过救市去拯救那些规模大到不能不救助的金融、房地产企业,这就破坏了经济系统自有的反脆弱性。

这种救市一旦出现,就等于鼓励金融、房地产企业继续扩展规模,让这些巨头变得更加“大而不倒”。一旦犯错,成本则由全社会分摊,这就是非常显著的“非对称风险”。

所以,塔勒布素来主张应避免金融和实体企业的规模过大,向大企业开刀,将之分拆,以确保市场主体能均衡承担与收益相匹配的风险。

金融市场也存在类似的非对称风险。数学家、物理学家、银行家,再加上风险管理模型的设计者和交易员,将只有在论文中勉强搭建的风险模型,应用在投资现实中,为他们攫取了丰厚的收益,却将突出风险转嫁给了其他人。

投资中什么才是真正的“理性”

塔勒布称,他推崇的投资配比——80%-90%的零风险投资和10%-20%的高风险投资,放弃低效的中等收益投资。因为零风险投资让你保值,而高风险投资则能利用黑天鹅事件让你“一夜暴富”。

塔勒布在书中阐述了两个概念,非遍历性和尾部风险。

非遍历性:一堆人赌博,按照概率肯定有一个人赢钱;但一个人参照这个概率不停地赌钱,迟早输光,这就是非遍历性。投资这件事就是非遍历性的,你不会把所有的可能性都经历个遍。

在作者看来,交易员们都明白在头寸有利的时候加大配置,在头寸不利的时候减少配置,这是长期存活的经验。这一点则与巴菲特的“别人恐惧我贪婪”似乎相悖。塔勒布表示,如果你有无穷的资金流入能够容忍漫长的等待,并实现期望的收益,前提是你的分析完全正确。

真正的“理性”投资,应该摒弃“尾部风险”:比如,过马路被车撞死,就是“过马路”这件事的尾部风险。作者认为,如果投资的尾部风险会导致爆仓,那不管这个概率有多小,都不值得我们去赌,因为没有人承受得起它的代价。他指出,理性就是生存本身,任何能让你生存下去的行为都不能被称作是不理性的。

相关资料由中信出版集团提供

推荐阅读

央视3.15黑榜全名单! 涉事公司股价闪崩APP下架! 这些上市公司也中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