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 钟斌)7月12日,”贵州省消防工程检查验收备案工作培训班“在中建三局一公司西部公司承建的贵州省博物馆新馆举行,贵阳市消防支队验收科科长周德治带领参会人员,结合博物馆的消防工程开展消防验收实操培训。

据悉,中建三局一公司西部公司承建的贵州省博物馆新馆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中段北侧,与贵阳国际会展中心、贵阳城乡规划展览馆遥相呼应,馆内建筑大致分为中部、东部和西部三部分。东区为东部基本为公众服务区,包括临展、非遗展演、摄影与书画展、4D影院、青少年数字体验馆、教学、会议等功能;中区为核心功能区,一层和二层为“民族贵州”基本陈列展厅,三层为“历史贵州”基本陈列展厅,其他还包括大厅、餐厅和文物库房等功能用房;西区为博物馆行政办公区。整个博物馆内部结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充满了当代人对贵州历史文物的敬意,而“设计创新,功能明确,科学布展,精良工艺及以人为本”又是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对新时代人文精神的最好体现。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以其恢弘的建筑空间,独特的建筑造型,成为城市的标志与象征。然而,这类大型场馆建筑内部大跨度空间的实现却是项目部设计施工中的一大难题。为了满足博物馆展陈的大空间需要,同时达到“节材节能”的绿色环保效果,西部公司项目部和技术部连夜组织施工专家论证会,最终确立以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设计、装配式钢网格空腹夹层板及混凝土空腹夹层板设计三种结构方案为主基调。三管齐下,项目现场通过理论学习,模拟施工和样板试验,然后“产学研”相结合,进行理论改进和方案设计优化,再通过力学试验验证,最后将三种新型空腹夹层板应用到工程实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12个月的不间断施工打磨,贵州省博物馆最终以沉稳、肃穆、大气姿态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期间项目施工过程中还运用BIM模拟技术,绿色施工及穿插施工工艺,并且工程所需的相关构件一并采用工厂集中制作,减少了现场加工所需作业面和建筑垃圾,节约了施工用电,降低了噪音和光污染,为践行“三文明一满意”(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工地、做文明职工,造满意工程)系列活动树立了典型标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