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日,东京奥运会女排资格赛B组比赛在宁波北仑打响,中国队3比0(25比18、25比23、25比19)击败捷克队,迎来首胜。而考虑到双方已经多年没交手,中国队不熟悉对方的特点和节奏,比赛并不好打。

8月2日,东京奥运会女排资格赛B组比赛在宁波北仑打响,中国队3比0(25比18、25比23、25比19)击败捷克队,迎来首胜。

李颖评球|看表现,女排首胜可打80分;看位置,朱婷对角并不弱

本场赛前,由于两队强弱悬殊,外界都看好中国女排能够轻取开门红,但实际进程却有些出乎预料。而考虑到双方已经多年没交手,中国队不熟悉对方的特点和节奏,比赛并不好打。

从实战看,捷克女排虽然世界排名不高,但网口具备一定拿分能力,扣球出手较重,进攻有模有样,拦网成功率较高,全队心态也摆得挺好。

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对手,中国女排还是顶住了“冲击波”,有惊无险地拿下胜利,体现了整体实力和临场经验上的优势。当然,比赛过程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发垫。纵观全场,捷克队为什么比预想中打得顺?主要缘于中国队发球施压不足,起伏大、失误率偏高,没能持续破攻;受此影响,强项定点拦网也没起到太大作用。发球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比赛的“先手”,一旦冲出来,就能为拦防和反击创造有利条件。后两轮,我们在发球时还应放开手脚,全力去冲。

李颖评球|看表现,女排首胜可打80分;看位置,朱婷对角并不弱

一传方面,本场中国队半到位的球偏多,增加了二传组织快攻的难度。接下来我们在接一传时,到手的球要大胆地往上送,尽量提高到位率。

另外,第二局场上形成均势,与其说捷克队发挥超常,不如说中国队没完全打开,给人感觉有点“紧”。其实,竞技赛场瞬息万变,临场的心态调节很微妙。如果对手表现好了,你应该欣然接受,然后踏实打自己的东西,设法扭转局面。明知对手实力较弱,你能否放低姿态去拼,也很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郎导在比赛中对个别位置做了换人调整,比如后半程用李盈莹顶替张常宁。开局阶段,张常宁迅速进入状态,进攻长短结合,但对方也适应得比较快,加强了拦防针对性。后来李盈莹替补上阵,展现了“左手将”发球和进攻的威力。

或许很多人认为,目前朱婷的对角是中国女排相对薄弱的位置,但在我看来,张、李二人特点不同,都有着不错的技术能力,根据场上变化让她俩轮换着打,对全队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整体弥补”,该位置反倒是一个强点。

李颖评球|看表现,女排首胜可打80分;看位置,朱婷对角并不弱

我们常说“欧洲无弱旅”,此番中捷对决也印证了这一点。本次奥预赛的多数参赛队都不是“鱼腩”,如果把捷克视作与德国水平相差无几的队伍,那么中国队此役发挥尚可,总体上能打80分。

类似地,德国队也给土耳其队构成了较大威胁,只是后者持续发球施压,第四局重新拿回主动权,最终涉险过关。展望3日的中德之战,中国队如能抓住对方一传较差的弱点,坚持拼发球,发出攻击性,就有望顺利取胜。

“我爱女排”公众号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