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猫耳洞”被我军大量使用,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在中越边境,集中在我国的云南广西一带,这里的地形大多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很适合挖“猫耳洞”,但在云南广西一带气候十分潮湿,经常下雨,这对于住在“毛耳洞”的中国士兵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猫耳洞”其实很小,最小的仅能让一人隐蔽,最大的不过三五人,在洞里无法完全站起来,躺下也必须蜷曲着身体,非常难受。更可怕的是下雨天,雨大点洞里就满是雨水,士兵们的被子都可以拧出水来。在如此潮湿环境下非常容易生病,当时的士兵们经常有身体腐烂、感染的情况。

在这种潮湿环境下,士兵们很多选择不穿衣服。有一位参加了对越还击战的中国老兵回忆:“有一次济南军区67军一师长带领大学生、演员到前线阵地慰问,看到阵地上有几个没穿衣服、光着屁股的士兵见首长和几位女性突然光临阵地,匆忙躲进了猫耳洞里。”

师长大怒,臭骂该阵地的连长,连长流着眼泪解释:“由于气候潮湿,加上我们的烈士以及越军的尸体运送不及时,日晒雨林,细菌滋生,我们的士兵大多裆部溃疡、腐烂,有的裤头和血肉粘在一起,难受万分,不穿衣服实在是无奈之举……”师长和慰问团成员看到了战士们的伤口,无不落泪!。

编辑/凉牧

排版/凉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