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小杨是某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奔走于各地的招聘会找工作,可是到现在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期间他也应聘了几家企业,有的是因为没达到招聘公司的标准,有的则是公司的待遇让他无法接受。

随着年后各大人才招聘的开始,小杨却开始恐慌逃避起来,他对记者说:“面试的单位越多,心理的负担却越重。找工作之前,我的学习和生活都比较顺,自从求职以来,累积的失败经验,让我很担心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可能。我都不想去人才市场了,好怀念学校里无忧无虑的日子!没想到长大了会有这样的烦恼,现在感触最深的就是这四个字‘不想长大’。”

案例二:眼看就快三十而立,杰夫却依然是个“三无人员”:无固定工作,无固定住所,无固定女朋友。

对着这个长不大的儿子,父母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刚毕业那会,我们费尽周折帮他安排了一个稳当的工作,但他说无聊,没干一个月就辞职了。这几年来他换了无数工作,整天就抱着个电脑玩,也不求上进。没心没肺的,我们辛辛苦苦养了他,结果却总也养不大!真拿他没办法!”

探析“不想长大”的心理

成人孩童化的表现是有‘不想长大’的心理作怪,它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退行”,它是我们防御外界伤害的一种方式,是当我们在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会选择用退回到孩童时候、放弃成人处世原则和方式,来回避现实,摆脱痛苦,保护自己的一种心理机制。

不想长大的心理会反映在不同行为中,有些是卡通发烧友,他们是《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的狂热痴迷者,钱包是史努比、衣服是阿童木、手表是米奇……有些加入了“装嫩派”的行列,他们会坚持过六一儿童节,喜欢芭比娃娃,收集公仔,说话用娃娃音,爱吐舌头咬指甲……还有些“巨婴症”的表现,他们生活无法自理,遇事一定是“我妈说……”,无法独立思考作出判断和决定;另外还有一种“自我催眠不老族”,就像歌坛谭咏麟号称“永远的25岁”。

人们“不想长大”的心理是怎么产生的呢?

环境因素: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竞争加剧,学业、求职、经济等压力过大,是导致人们不愿长大的外界因素。特别是80后的年轻人,从小娇生惯养,自我中心意识强,在面临择业,遭遇排挤,遭受不公待遇时会产生委屈心理,当无法及时修复这种委屈心理时,就会选择运用“不想长大”的退行机制逃避现实,而从中获益,暂且得到心理上的缓解。

个体因素:内心敏感、自卑,心理能量不足的人,他们对周围的人、事、物有着片面的理解,产生消极的评价,从而恐惧长大,拒绝长大。这是主要的原因。他们认为长大后必须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说言不由衷的话、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面临衰老的恐惧等等。在年轻人看来,长大后的样子是:忙碌的、郁闷的、疲惫的、痛苦的。而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不会畏惧长大的。

心理因素:当成人孩童化成为流行趋势的同时,很多人则不知觉地调动了潜意识中的“从众心理”,就会无原则的模仿和跟从,还误认为“童化”是一种时尚。一些缺乏主见、内心弱小、暗示性强的人,往往会随波逐流,导致童心泛滥的极端现象的出现。

“不想长大”心理对个人成长的利弊:

“不想长大”的潮流已不能单纯被看作个体对年龄的本能抵抗和幻想,而是应该看作在社会现状的催化下,形成的一种群体性的“后青春”生活方式。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会很向往成人世界,但是当镜子里面完全是张成人的面孔时,就会向往童真。

其实,适度的“不老心理”是正常的心理和表现,并非低幼和无知,它承载了这个时代年轻人对青春特权的追求,有其一定积极的意义。在当今竞争激励的社会中,能保持愉悦心情和乐观的心态未尝不是件好事,“老顽童”的心态也是很多老人的养身之道。而且,这也是缓解各种心理压力,舒缓情绪的有效方式。

但是,如果一个成人过度贪恋孩童时代某些幼稚的思维和行为,甚至拒绝成长,那就是消极的“退行”的表现,将在个人的人生发展中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

首先,会给正常的人际关系带来不利,可能会引起周围朋友、同事的反感或排斥,也可能会给领导一个不能胜任的印象;其次,习惯逃避现实、真正不想长大的人,一般来说,他就不会像一个成人那样的去爱、去行动、去承担责任,因此会失去很多品味现实人生酸甜苦辣的机会,无法体验成功与幸福的感觉,还可能扭曲自己的心灵,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隐患,最终,他们必然会因为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而烦恼。

建议:岁月的流逝,给我们带来不少的烦恼,虽然不情愿,可是谁也挡不住年龄的脚步。对于不想长大的成年人,应该要意识到自己这种消极的“退行”行为,接纳现实,接纳自己,接受成人的“心灵洗礼”;不断充实自己,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和信心,增强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实践能力;建议他们多与年长的朋友交往、学习请教,获得支持;多留意身边快乐幸福的家庭、快乐工作着的人们,由此得到心理安慰,获得成功的榜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