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94事件之后,全民的目光估计都被ICO和比特币戏去了注意力,老实说在经历了P2P相对柔和的整改合规后,谁也没想到ICO甚至被牵连的虚拟货币交易所会遭受一刀切的暴击,然而这也情有可原,毕竟随随便便动辄几千万,数亿的众筹融资额度,早已不在是小打小闹这么简单,如果任由发展下去,迟早会影响到社会层面,以及国家经济层面,所以相比较当时同样乱象丛生的P2P行业来说,如今再去看看,我们应该能够明白当局的态度是有多保护大众投资人了吧。

从去年8月24日开始至今,P2P行业在经受了一道又一道的整改意见洗礼后,到目前为止,无疑得到了显著的蜕变,从原本的大环境的整体控制,到现在的细节化的整治,都在清晰而又无形的向我们传达一个讯号:P2P正在成为未来金融世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这也是对于所有普通人来说,难得的一件好事。

随着近日再次下达的更细节关于信息披露的合规要求,也意味着P2P平台的整改之路尚未结束,一切抱有侥幸心理的平台,恐怕得收起那份小心思,继续在合规化的路上前行。

1.信息披露成阶段性重要目标,投资人安全性保障更进一步

信息披露其实自从P2P纳入监管开始,就时常会被提及,只是由于网贷行业当时过于一片狼藉,整改的切入点只能从大处着手,前有银行存管,后有借贷限额问题,又夹杂着网贷各细分领域(诸如校园贷、首付贷等)乱象急需处理,也就导致信息披露直到最近才再次被提上监管的日程,而这回再次重提,显然是要做针对的专项整治处理了,过去那些想要糊弄的平台这次将不会再有那么幸运了。

其实信息披露从始至终都不光光是应付监管要求而存在的,最根本的就是应该让投资人都能切实的了解到你近期一段时间,平台的动向,各种运营,资金存储流向等情况的告知沟通,这样才是对投资人最大的负责,而由于网贷涉及的领域不同,此前也很难给出统一的规范要求,先很多做供应链金融的,有些小平台根本不会给出明确的什么公司借款,甚至多个标的都是来源于一个公司,项目达到了上千万的金额,这也就存在了很大的问题,而在这方面,车贷领域的平台其实相对而言更容易做到,只不过在这些同领域的平台来之间也存在着明细的优劣。

以车贷行业排名靠前的易港金融为例,他们对于借款人的审核可以说非常细致,从车况信息查询、认证评估、到征信电审、GPS安装后,还得经过初审,复审,经历6,7道流程手续后最终才能发标,从贷前就为投资人做出了详密的审查,从官方理财产品详情就可以一目了然,对于投资人层面的信息披露非常充分,安全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车贷平台数百家,同样存在两极分化

汽车金融成为了当下大受资本关注的行业,这也意味着早期就开始着手车贷P2P领域的平台将会得到更大的肯定,然而任何行业都存在着二八效应,车贷同样不例外,根据网贷天眼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6月,国内共有64家车贷专营平台(以车抵贷业务为主)从市场结构上看,P2P车贷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形式光微贷网、投哪网、易港金融等几家平台的成交量就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事实上,如今车抵贷从贷钱审核,到贷后追踪,都需要有着充沛的人气财力去支撑,才足以实现从头到脚的全方位掌控,因为贷后的车辆目前很多不是质押形式,而是以GPS安装来监控,很难保证不会有质量上的损耗,届时贬值的车辆恐怕难以匹配上当时审核的价格,这也侧面说明了,没有强大的线下团队作为依托,小型车贷平台,很难实现长期的运作。

也因此,这是为什么诸如易港金融这类拥有18年线下汽车金融丰厚业务经验的实力团队脱颖而出的原因,以原有的线下网点为基础,转型到P2P业务,不仅有着足够的人手管理线下,更能把线下的经验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形式不断扩大优势,越走越稳。而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也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接下来的P2P车贷领域,只会是大头平台继续占优,而中小平台只有两种情况,要么被兼并,要么良性退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