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感言:教师节是幸福者的节日。谈到幸福,我想起在韩国教育考察时的情景:中小学校园里,学生心态阳光,举止文明,老师流露出一种职业幸福感。反观我们当下的一些教师,明显存在着职业倦怠。

  一位教育专家曾指出:今天的中小学是一群不幸福的校长带领着一群不幸福的教师,教着一群不幸福的学生,面对着一群不幸福的家长。“幸福”竟然成了教师的奢侈品。

  要办高质量的教育,让学生幸福地生活在校园,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就要提高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呢?

  全社会应重塑尊师风尚

  讲重塑,就说明我们近年来尊师的风尚不但不够,甚至出现了破坏教师形象的现象。在韩国考察,我深切感受到了韩国教师地位之高,受尊重程度之高。他们不但是国家公务员,而且有专门的保护法规。在韩国甚至有一句话叫“连教师的影子都不能踩”。

  而我们今天呢?社会、媒体往往会抓住个别教师的问题不断放大、炒作、声讨。中小学教师的责任从有限”趋于“无限”,思想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校不让学生在休息时到操场自由活动,就怕学生磕碰到了,无法面对个别家长无度、无理、无情的要求。更有许多教师对学生的缺点、问题不敢管教,生怕学生出点“情况”,家长不依不饶。

  因此,谁来保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谁又来保护教师不受人身攻击?怎样有效保障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权利?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很难让教师具有发自内心的职业幸福感。职业幸福感的前提是职业安全感。

  所以,用法律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用有效的机制保障教师权益的落实,才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尊师、敬师、爱师的风尚。

  

  家长应带着真诚走向教师

  今天教师、家长的交往中,真诚与信任最宝贵。家校关系的紧张实际是社会诚信问题的折射。现在,工具主义、功利主义、世俗主义严重影响了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必须承认,教师不是完人,他可能会在工作中有不足,他同样需要家长朋友的包容与理解。

  在这个世界上,有三种职业非常值得尊重:一是军人,他们不为自己,而为国家和人民无畏地献出生命;二是医生,他们用医术挽救了千千万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的生命;三是教师,他们投入自己的智慧、精力、感情,为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塑造人格与灵魂。他们的伟大都在于无私。

  走遍城市、乡村,广大教师对职业的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与金钱没有关系。即便是一个教育方法不够成熟、不够艺术的老师,至少他内心的出发点是为了教育好学生。因此,教师才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需要家长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友善。无论过什么节,其实家长不用为教师送礼物,只需真诚地、发自肺腑地感谢并尊重老师的付出就足以使教师幸福无比。

  学校管理应为教师松绑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虽属专业,但是实际工作不但繁杂,有时还令人烦恼。因为教育是关于“人”的工作,而学生又是未成年人,家长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工作更加复杂。它需要教师付出智慧、精力与时间。

  因此,学校管理应尽可能为教师创设研究时空,减轻心理压力。

  一是凸显学术管理,减少行政色彩。少一些竞争,多一些合作;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命令,多一些研究。让教师在“自由学术”的氛围中思考、研究、实践、反思和改进。

  二是增强人文管理,关心教师成长。当我们的管理更加关心、体谅、包容、帮助教师的时候,教师就会更加自觉地把这些理念传递给学生,才能实施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学生。

  总之,不要让幸福远离教师,不要让教师只在教师节幸福。幸福是教育的价值所在,让人追求幸福、享受幸福是教育的目的。我畅想:如果学生幸福地走进校园,教师也幸福地走向教室,那么,幸福的教育必然生成。

  转载 | 现代教育报(ID:modedunews)

  作者 | 李明新(北京小学校长)

  来源 |《北京教育》2018.9

  编辑丨刘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