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指出,“教育是投资,不是支出”,所以在上任第五天就提出要加大教育资源投资。资料图

大公报讯 新班子,新气象。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任一年展现“施政新风格”,锐意推展优质教育,甫上任即兑现竞选承诺,争取36亿元教育拨款,及後更在财政预算案“加码”20亿元。素来“好打得”的林郑月娥,绝不回避“棘手”难题,基本能力评估(BCA)、中史科独立成科等具争议性措施都一一化解。她乐於沟通,聆听意见,举行首届“行政长官优质教育高峰会”,与教育界各持份者共同规划未来,令新班子赢得教育界认同,大赞“贴地”,处处为学生设想。

林郑月娥常自言是教育“门外汉”,所以对教育施政特别重视。她指出,“教育是投资,不是支出”,所以在上任第五天就提出要加大教育资源投资,并提出了一系列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安排,务求为教师、学生、校长,创造一个稳定和乐观的条件。

加强支援幼园“一校一社工”

为了给教育界信心,林郑甫上任即兑现50亿元教育经常性拨款开支的承诺,其中36亿元已获立法会通过,正如她所说,36亿元不是上限,在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加码”20亿元,用於教师专业发展及加强支援幼稚园教育等,足证政府对教育发展绝对有承担。

留意到社会发生数宗虐儿事件,政府随即提出相应措施,包括在财政预算案宣布,由下学年开始向公营小学增拨资源,期望最终达至“一校一社工”;同时透过奖券基金拨款五亿四百万元,推出为期三年的先导计划,分阶段为资助幼儿中心、幼稚园及幼稚园暨幼儿中心共约15万名学童及其家庭提供社工服务,为尽善尽美,劳工及福利局日前向立法会递交文件,把社工和学童的比例由原定的1对600,降至1对400,以回应业界诉求。

培养新一代正确历史观

面对具争议的政策,“好打得”的林郑月娥亦不手软。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在新政府就职典礼上提出,要“着力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林郑月娥即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宣布,在2018/19学年落实中国历史在初中成为独立必修科,同时公布初中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修订课程大纲,将香港史融入各阶段的中国历史一并教授,期望培养新一代正确的历史观,即香港情怀、国家观念和世界视野。

直接聆听关注教师处境

至於争拗近两年的BCA,教育局决心改革,今年全面复考小三全港系统性评估(TSA),改以“不记名、不记校、不收报告、抽样考”方式,要求全港每间小学抽10%学生应考,校方亦可自愿申请全级应考,以获取学校表现报告。局方并承诺会监察学校,杜绝操练,措施亦获教育界和家长普遍认同。

为贯彻“直接聆听体现新风”及与民共议的施政方针,林郑月娥上任後已和不同业界团体会面,今年六月更首度举行“行政长官优质教育高峰会”,以“教师专业发展:共建团队力臻卓越”为主题,与逾500名前线教师、教育界人士交流,直接聆听教育界意见,特别提醒教育局重视教师处境。

去年以来,在林郑支持下,教育局设立八个专责小组,全面检讨大中小学重要事项。

设八专责小组对症下药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施政新风格,受到教育界普遍欢迎。自资院校、恒生管理学院校长何顺文和港专校长陈卓禧都予以好评,同时肯定特首和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跟学界持份者关系好,乐於沟通。家校会主席汤修齐称赞林郑虚心聆听学界意见,经过广泛谘询才成立专责小组,不是闭门造车。

陈卓禧认为,林郑对教育施政是投入新思维,开支增加的分配,证明她理财思维的创新,值得肯定。对於林郑早前首度举行教育高峰会,希望在任内每年举行一次,陈卓禧认为这是新特首为教育界带来新气象。

陈卓禧说,林郑在谘询方面做得比较好,他希望可与教育各界人士沟通。

TSA如期展开

汤修齐也说,对於这一年林郑的教育施政,他持正面态度,希望剩下的34亿元能尽快拨款通过,在推行政策时多听取更多民间智慧,这才有助香港社会未来发展。

汤修齐又称,林郑在早前教育高峰会上自称自己是教育门外汉,是谦虚的表现,所以教育界表示欢迎。对於林郑成立八个专责小组,他直言这是对症下药的做法,因为这个专责小组成立前是广泛谘询下才成立,并不是闭门造车。

谈到TSA由社会争议到顺利如期展开,汤修齐肯定林郑和教育局集思广益的做法,近60%小学生及家长表示已纾缓不少压力,当中有四成馀学校表示复考,但都是在经谘询家长及学生意见才进行,因此认为这做法可行。不过,他认为小学一校一社工的推行比较仓卒,一些细节还未与业界商谈後再解决,有欠周到。

扶持中小企商会赞“务实又果断”

海外市场乍暖还寒,加上工资、租金等连年上涨,中小企经营压力沉重。有见及此,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任後,新班子过去一年积极推出扶助中小企的措施,特别是利得税两级制,及加码中小企资助计划,前者令每家企业最多可省税16.5万元,大大增强中小企的竞争力,後者鼓励中小企更主动开拓新市场,因而赢尽掌声。商界人士认为,相关措施有利巩固香港作为区内商贸中心地位,并形容林郑月娥能虚心纳谏聆听商界声音,是一位真心做实事的好特首。

谈及林郑月娥上任一年以来的表现,香港中小型企业总商会会长巢国明的评价,是“远胜预期,务实又果断,处处证明她对香港有承担,绝对是一位真心做实事的好特首。”他坦言,由於林郑月娥过往的公职生涯中,均未能任职财金部门,故不少商界中人,担心她上任後政策会倾向福利主义,以“派糖”来笼络人心。然而,从林郑月娥敢於推出利得税两级制一事,令人佩服其勇气和果断作风。

“以前都有特首讲过要减利得税,但最终连影都无埋,今日只有林郑月娥能顶住压力、不计个人得失去做,证明她明白到中小企的经营苦况,亦明白到搞好中小企,香港经济自然会更好的道理。”提及利得税两级制,巢国明对林郑月娥只有一个“服”字,是一位真心做实事的好特首,并指在她领导下,对香港前景更有信心。

近十万家企业受惠

按有关建议,若实施利得税两级制,有限公司首200万元应课税的税率将会减半,由16.5%降至8.25%,其後即变回16.5%,每家企业最多可省税16.5万元。巢国明表示,在租金及工资高企的双重压力下,很多初创和小企业都在“捱世界”,相信不少利润都在200万元以下,故节省到16万元税款,已经帮到一大笔。因此,利得税两级制绝对是初创和小企业的佳音。

据估计,利得税两级制将令近10万企业受惠,而库房料每年少收58亿元,香港中小企商会联席主席罗少雄表示,现时库房“水浸”,即使一年少收58亿元,绝不会影响到政府的财政稳定,但却帮到好多中小企喘一口气,绝对是除笨有精。

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郭振华则认为,减轻中小微企税务负担,可容许他们将赚取到的微利进行再投资,有机会将业务做大做强,而且亦将加强香港营商环境的综合实力,可以吸引更多海外公司来港设立公司。

“林郑月娥在参选行政长官的政纲中曾提出的利得税两级制,上任後即履行竞选承诺,对中小企来说,绝对是一大好消息及德政,亦证明佢真系讲得出做得到,因此赢得很多港商的肯定和赞赏,亦庆幸香港有个叻人来做特首。”郭振华高度评价林郑月娥,形容她是一位有抱负、有理想及有能力的领袖。

巩固优势兼建创业天堂

郭振华强调,香港具备法制完善、通讯及出入境自由、基建发达、治安良好、政府行政效率高及廉洁等优势,且为全球金融中心及商贸中心,加上背靠内地这个庞大的市场,因而被很多初创企业“睇中”,将香港视为创业的首选之地。他透露,利得税两级制消息公布後,有意在港创业人士数目激增,加上政府及相关团体积极协助初创企业,相信假以时日将令香港变成创业天堂,亦有利巩固香港作为区内商贸中心地位。

对於林郑月娥给人“好打得”的形象,但经常接触林郑月娥的郭振华认为,以刚柔并重来形容林郑月娥更适合,因为她遇事总能迎难而上,做事讲道理之馀,亦能顾及他人感受,真正做到情理兼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