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图为发表在PLOS上的论文,该项目由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导,论文联名作者阿伯丁大学的John Speakman教授也参加了该研究,他们发现SLC35D3基因的突变会导致懒惰和拖延症,这种突变产生一种干扰多巴胺的蛋白质,让多巴胺受体困在细胞内无法接受多巴胺,这会让人变得更懒惰,除了拖延症外还会引起肥胖。因此,Sharad Paul觉得:“解决拖延症问题,需要一点点的增强毅力,慢慢改变自己,这最终会唤醒你体内的其它基因来对抗Slc35d3突变的影响。

拖延症可能由“拖延基因”导致,但不代表我们无法对抗基因!

拖延症是什么不需要再解释了,但是否存在“拖延基因”,一直都是众说纷纭。2014年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苏格兰的阿伯丁大学(University of Aberdeen)的联合研究表明,一些人的拖延症可能是由基因问题导致的,也就是你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你比别人更容易有拖延问题。

拖延症可能由“拖延基因”导致,但不代表我们无法对抗基因!

上图为发表在PLOS上的论文,该项目由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导,论文联名作者阿伯丁大学的John Speakman教授也参加了该研究,他们发现SLC35D3基因的突变会导致懒惰和拖延症,这种突变产生一种干扰多巴胺的蛋白质,让多巴胺受体困在细胞内无法接受多巴胺,这会让人变得更懒惰,除了拖延症外还会引起肥胖。

拖延症可能由“拖延基因”导致,但不代表我们无法对抗基因!

研究人员发现,携带Slc35d3基因突变的小鼠比正常小鼠不爱运动,表现出进行性肥胖症以及代谢综合征症状。Slc35d3基因起到协助神经信号转移的作用,帮助传递运动和认知信号,一旦这个基因发生突变,将使多巴胺信号通路阻隔,让大脑无法发出刺激人动起来的信息。如果对携带Slc35d3基因突变的小鼠进行受体兴奋剂处理之后,小鼠就如一般小鼠一样活泼好动。

拖延症可能由“拖延基因”导致,但不代表我们无法对抗基因!

《The Genetics of Health: Understand Your Genes for Better Health》一书(上图)的作者医学博士Sharad Paul认为拖延基因来自于人类祖先:“我们的祖先从拖延中获得了好处,因此拖延就被一点点写入了我们的基因。原始人往往只顾得了当下,有吃饱的机会就一定要抓住,不然就可能饿上很多天。但随着进化的推进,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还要为以后着想,拖延的意义也就显现出来了。比如,当一个智人去捕猎的时候,如果发现武器或工具有损坏,那就会选择拖一下,花更多时间将武器修好了再去捕猎。而有这种理性思考的智人当然生存几率更高,而因此而产生的拖延也就一点点的被写入基因传给了后代”;“拖延看上去是个性格问题,但很多时候实际上是大脑提醒我们计划的不可行性,应该考虑的更周详后再动手实施。”

拖延症可能由“拖延基因”导致,但不代表我们无法对抗基因!

不过,在你感到恐慌,或者想怪你父母让你有拖延问题时,首先得明白:“我们面对基因并非无助!” 归根到底基因并非一尘不变,就和Slc35d3会突变一样,你的生活习惯、饮食、运动、身处环境都能改变你的基因。比如上述研究中的小白鼠,研究人员们为有Slc35d3突变的小白鼠设计了健身计划,在一段时间的积极运动后,这些小白鼠体内其它基因被唤醒,变得越来越积极好动。

因此,Sharad Paul觉得:“解决拖延症问题,需要一点点的增强毅力,慢慢改变自己,这最终会唤醒你体内的其它基因来对抗Slc35d3突变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