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过去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官本位思想始终贯穿整个封建王朝。在很多人心目中,如果能够当官那简直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更有一句古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的调侃。在古代想当官并不容易,可为啥古人宁愿倾家荡产也要想办法谋得一官半职呢?当官太重要,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讲讲。

在古代封建社会,人都是有潜在的等级划分,如“士农工商”这样的级别。当官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其实是农民,最后是商人。古代的商人非常有钱,可社会地位就是上不去,很多人甚至都看不起商人,觉得商人唯利是图,不利于社会发展。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实力强大,就会有更多的话语权,拿钱好办事,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有钱还得有社会地位才能够挣更多的钱,这就出现了买官卖官现象。甚至很多商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花钱买个官,让自己更有面子,能够指挥更多人给自己干活。这样买官卖官在明清时期非常常见,官职成了一种商品,有人想晋升官职,就要找上级贿赂。

在古代社会,当官太重要了,这和朝廷官场风气有关。看过电视剧朱元璋的人对样的剧情印象很深,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官场混乱,欺压百姓,地主也是敲诈民工,很多人都想谋取一官半职维持生活。这一切都在年幼的朱元璋心里扎下了不可抹去的痛,在他起义击败陈友谅后,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大明王朝。在建朝初期,对于吏治腐败惩罚非常严厉。那个时期,商业仍然在快速发展,沈万三成了明朝第一富豪。有钱了就想谋取个官职坐,后来沈万三的话引起了朱元璋的敏感,感到危机严重,最后沈万三被杀,家产充公了。

在古代社会,很多人相当官更多的是想利用手中的权力去为自己谋取利益。在百姓眼中,当官的好处多多,坐着躺着都能挣到钱,而且出门还会受人尊重。所以很多人会为谋取一官半职付出很多代价,认为当上了官后,这些付出的钱都会多倍回到自己的口袋里?这也和当时的“皇权家天下”观念离不开。在封建的年代里,朝廷的官场也总是离不开钱和利益,如果想发展的好也需要用更多的钱去打点。所以当时朝廷的黑暗,也只有当官的知道。当然,这样的风气下,老百姓是最受伤的,很多人十年寒窗苦读却频频落榜。好不容易当上了官,却因为不懂贿赂,太过于正直而受到排挤。

在古代当官的好处太多了,各种福利和利益都会相继而来,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啥很多人宁愿倾家荡产也要想办法谋得一官半职?当官太重要!大家怎么看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