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7月2日刊登了该报北京分社前社长潘文的文章,题为《对孔子学院的愤怒令人忽视了中国真正的“威胁”》,文章称,美国国会关闭孔子学院的行动是愚蠢的。

文章写道,1978年,作者开始学习中文。他们在斯坦福大学使用的教材都是直接从北京运来的。除了要背诵“这是一张桌子,那是一支钢笔”之外,他还学习了很多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学习中文的第一年,他和同学们就已经会背“无产阶级先锋队”“打倒帝国主义”和“毛主席万岁”了。

文章称,作者一直在回想他这辈子与中国的联系的开端,因为在美国,关于汉语教学的争论已经传到了国会。来自众议员乔·威尔逊的一项提议将迫使北京资助的孔子学院在美国司法部登记为外国政府代理机构,而在近100所美国大学的校园里都有孔子学院的身影。威尔逊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今年早些时候,参议员马尔科·鲁比奥(佛罗里达州共和党)敦促其所在州的学院和大学关闭孔子学院。众议员塞思·莫尔顿(马萨诸塞州民主党)近日也做了相同的事情,他呼吁其所在州的40所大学和学院关闭或承诺永远不开设孔子学院。5月,参议员特德·克鲁兹(得克萨斯州共和党)称孔子学院与美国高校的间谍活动有关联,并引入《停止高等教育间谍与盗窃法案》来帮助联邦调查局监控孔子学院。

文章称,由于有人指控孔子学院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审查美国大学校园中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国会对孔子学院感到担忧。

文章指出,孔子学院受到来自国会的威胁正值人们对中美关系十分关切之际。美国政客似乎急于削弱中国在美国的影响力,并把矛头对准了孔子学院。

文章认为,国会关闭孔子学院的行动是愚蠢的。

文章表示,的确,国会针对孔子学院的运动与其说是基于孔子学院本身带来的实际威胁,不如说是更多地受到了政治方面的激发。

文章称,一味关注孔子学院,而不关注其他项目,这让人想起了上世纪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时期。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的指控范围太广了,如此没有目标,对个人生活造成了故意破坏。

文章还称,同样,对孔子学院的愤怒也是如此。人们可谓是一叶障目,而不是去弄清楚来自中国的挑战究竟是什么。他们渴望对中国“做点什么”,但是却在做错误的事情:抓住一个相对无害的语言培训项目不放。

【延伸阅读】美孔子学院院长文章:孔子学院在美绝非“威胁”

4月10日报道 美国《明星论坛报》网站4月6日刊载美国明尼苏达州州立圣克劳德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凯瑟琳·约翰逊题为《孔子学院是有好处的,不是威胁》的文章称,自2014年5月州立圣克劳德大学孔子学院开放以来,很多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变,学到了知识,同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未来领导者也得到了培养。

文章称,最近,美国参议员马尔科·鲁比奥和众议员乔·威尔逊牵头发起了对孔子学院的抨击。明尼苏达州有两所孔子学院。其中一所就在州立圣克劳德大学。

文章称,孔子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在美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大学校园和更广泛的社区内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孔子学院为明尼苏达州数以千计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益处,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成为全球公民和明尼苏达州商业与农业的未来领导者。

文章称,在州立圣克劳德大学,孔子学院让明尼苏达州中部5000多名学生有机会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学院配备的中国教师能够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并负责基础教育阶段的孔子教室。在中文浸入式课程中,学生们用汉语学习美国的课程。而在探索和第二语言课程中,学生们使用的是经过学校管理层审核的教材。

文章称,自2014年5月州立圣克劳德大学孔子学院开放以来,明尼苏达州的学生、教师、教职员工和管理人员已经获得了200多份奖学金。很多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变,学到了知识,同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未来领导者也得到了培养。

文章称,对于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明尼苏达州农民的最大出口国之一和明尼苏达州企业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大多数美国学生仍了解很少。州立圣克劳德大学孔子学院希望通过增进对美中关系的相互了解,增加精通中文并了解中国的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这些人进入商界后能为对华贸易企业提供资源和协助)的数量来推动与中国贸易的成功。

【延伸阅读】中方:孔子学院不可能对大学学术自由等构成威胁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蒋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9日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孔子学院从来没有强加于人,也不可能对大学的学术自由、诚信构成威胁。

有记者问,美国芝加哥大学日前宣布将停办该校的孔子学院,中方是否认为这将阻碍中国提升软实力?

华春莹介绍说,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孔子学院建立10周年致贺信表示: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孔子学院的宗旨是帮助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孔子学院实际上是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相互了解与友谊的一座桥梁。

2004年以来,在中美双方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下,美国现已设立100所孔子学院和366个孔子课堂,267万美国民众参加孔子学院活动,孔子学院受到美国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

华春莹表示,美国所有孔子学院都是应美国大学的自愿申请,由孔子学院总部、中国大学与美各大学经友好协商订立正式协议而设立的,孔子学院是根据美方自愿申请提供教师教材等支持和帮助,从来没有强加于人,也不可能对大学的学术自由、诚信构成威胁。

“我们希望各方共同努力,使孔子学院这样一座增进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沟通与合作的桥梁更加坚固、更加持久。”华春莹说。(完)

【延伸阅读】锐参考

苏贞昌昨天晚上证实,他已拒绝民进党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蔡英文的副手邀请。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国台湾网9月9日消息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24小时内,苏贞昌两度拒绝出任民进党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蔡英文副手,他表明“没有诚信,对选战加分有限”;苏贞昌拒绝后,也宣告蔡英文副手将是民进党秘书长苏嘉全,民进党2012年参选“蔡苏配”终于成形,只是此苏非彼苏。

据报道,蔡英文最快今天宣布苏嘉全出任副手。苏嘉全昨天选择“闭关”,不接听电话,幕僚仅表示“开会中”,无法取得回应。

苏贞昌前天已请蔡英文总部竞选总干事吴乃仁转达拒任副手,昨晚更亲自举行记者会,强调自己不会出任蔡英文副手。吴乃仁坦言,苏贞昌已明确拒绝,如果再劝进,对蔡英文、苏贞昌都不好。

苏贞昌昨晚表示,蔡英文本周一确实邀请他搭档参选,但蔡英文一个多月前才提名他担任排名第18名的不分区民代,还向民众诉求要拼台民意机构过半,这个诉求突然急转弯,如何向选民说明?过去他已多次讲过不出任副手,现在如果没有诚信,对选战加分效果有限。

苏贞昌指出,他已请吴乃仁报告蔡英文,“请蔡英文另做考量”,昨天也亲自打电话给蔡英文,但没讲上话。

他强调,他是蔡英文总部主任委员,也会一直以这个身份努力帮蔡英文和民进党籍民代参选人助选。

对于副手问题,蔡英文昨天上午仍不愿松口,她像绕口令般不断重申,“基本上没有特定的人选,不同人选有不同的布局,不同的布局需要不同的人选,这都要观察选战的布局及不同人选互动的情况。”

蔡英文并否认副手难产,记者追问,副手要“自然产还是剖腹产”?她笑说,“我们不做剖腹产,时间到了就出来了”,胜选当然是最重要的考量,要胜选就要看是什么样的布局。

【延伸阅读】再谈“中国威胁” 美国会推进立法限制中国投资

5月19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5月17日报道,经过一年多的谈判,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多个委员会准备正式提出一份旨在限制敏感性涉华交易的重要法案,该举措使这项议案今年成为法律的可能性增加。该法案引起了议员和在中国有商业利益的企业的激烈辩论,法案建议收紧对内对外投资审查程序,这将影响在美国做生意的外国企业和在海外经营的美国企业。

报道称,该法案的最新版本将解决商界最大的争议点,即华盛顿如何监管美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根据本报获得的修改后的版本,政府将通过两个独立的程序,分别审查国内和国外交易。

报道介绍,法案将扩大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CFIUS)的权限和资源。CFIUS是负责审查外国收购美国企业的跨部门委员会。如果认为交易存在国家安全隐患,该委员会可向总统建议阻止这些交易。

报道称,法案明确规定,CFIUS有权对美国敏感设施附近房屋的购买或租赁行为进行审查,有权审查任何旨在规避司法管辖的交易,如利用空壳公司掩盖真实买家的身份。

报道称,修改后的法案建议,通过加强出口控制来防止美国公司通过海外合资企业将关键技术转让给外国合作者。

报道认为,虽然新规定将适用于很多涉及外国企业的交易,但该法案最主要的目标是限制中国投资。

报道称,该法案已经获得国会两党的支持,并于早些时候获得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及国防、财政和司法部长等高级官员的支持。

报道称,该法案最初建议,授权CFIUS审查在海外成立的合资企业的交易。一些在华有商业利益的美国公司认为,法案涉及的内容过于广泛,CFIUS的权限应仅限于外国对美投资。

报道介绍,修改后的法案建议,成立一个由商务部、国防部、国务院、能源部和情报部门组成的跨部门机构,对关键技术进行认定,并决定这些技术可以出口到哪些地方。

另据路透社5月17日报道,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周四表示,将在未来数月内就来自中国的“严重威胁”举行一系列听证会,而且还继续呼吁国会采取强硬姿态与中方打交道。

报道称,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民主党领袖亚当·希夫称,希望委员会举办更多涉华公开听证会,尤其是聚焦网络安全威胁的听证会。

美国是中国公司重要投资地之一。图为一家中国公司纽约代表处举行开业仪式暨投资研讨会。新华社

【延伸阅读】重要变化!中国崛起令西方恐慌,“中国威胁论”已不够用?

2月9日报道 对于中国的发展,西方舆论又开始“泛酸”了。

2月8日,法国《世界报》刊载题为《当中国说了算的时候》的文章称,你们喜欢过俄罗斯“威胁”吗?你们将会看重中国“威胁”。

纵观全文,文章不仅用“野心”、“掠夺者”等较为激烈的措辞暗指中国,还用“渗透”、“干预”等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词语描述中国的正常经济、外交活动。文章无论从内容还是措辞方面,都有将“中国威胁论”升级之势。

“威胁”论“360度无死角”

事实上,自冷战以来,“中国威胁论”就见诸境外媒体,并在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蔓延。随着中国崛起及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威胁论”也不断“花样翻新”,逐渐衍生出多个版本。

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鼓吹者主要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乃至文明角度展开了对“中国威胁论”的具体论证。在中美关系紧张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此类“中国威胁论”便会频繁现身。进入21世纪后,“中国威胁论”逐渐出现了新内容,覆盖范围也日趋扩大,甚至涉及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中国计算机黑客威胁论”、“食品安全威胁论”、“环境威胁论”等也成为西方媒体炒作“中国威胁”、大肆渲染中国崛起令西方恐慌的“证据”。

与其“嫉妒”不如脚踏实地

明眼人不难发现,在西方媒体炒作“中国威胁论”的同时,西方正在经历经济的疲软及诸多自身“政治风暴”带来的变数。

仅以英国“脱欧”为例。美联社1月29日披露一份为英国政府编写的预测报告称,不管英国与欧盟达成什么样的贸易协定,其经济在“脱欧”后都将变差。此外,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亦被视为西方发展模式及民主制度的变数之一。有舆论认为,上述种种都是外界对西方发展模式的质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在接受参考消息网采访时指出,从西方金融危机到如今英国“脱欧”变局,当前,西方发展模式已遭到质疑。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质疑不仅来源于外部,还来源于西方国家内部。

法国《回声报》近期就刊载了法国蒙泰涅研究所特别顾问多米尼克·莫伊西题为《特朗普是误入歧途的民主体制的象征》的文章称,特朗普正是民主体制误入歧途的讽刺性代表,他还在继续削弱这种民主体制。

在西方暴露种种制度危机时,中国这边“风景独好”,不仅经济发展蒸蒸日上,而且发展模式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竞争力、吸引力都在不断加强。根据拉美社报道,在全球经济仍在努力从危机中复苏,原材料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中国在2017年保持了经济活力,甚至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国家加入亚投行,并表达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实力”正日益得到肯定,更多国家也从中感受到了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

可以说,“中国模式威胁论”是新版”中国威胁论”的代表,是西方缺失自信的表现。在王义桅看来,炒作“中国威胁论”不过是西方国家一种惯用手段。对这些西方国家而言,只有拿中国“说事儿”,才能激发起国家自身的危机感,转移视线、转嫁矛盾。

或许对西方国家而言, 与其“嫉妒”他人,不如花更多精力正视问题,脚踏实地。(完)

【延伸阅读】俄专家:“中国威胁论”是臆想 照出西方文明劣根性

5月25日报道 俄新社5月23日刊发维克托·马拉霍夫斯基的文章《关于“中国威胁”需要了解什么以及如何摆脱它》称,“黄祸”论是一面哈哈镜,西方文明的劣根性在其中显得滑稽可笑、荒诞不经。

文章称,100多年前,“中国威胁论”的含义很简单,完全符合当时欧洲人的想象。概括一下就是,20世纪的某一天,读过欧洲民粹主义政论的几名日本人模仿泛日耳曼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搞出了泛蒙古主义,打算与中国统一起来,朝欧洲进发,以便奴役欧洲,为遭受的百年压迫进行报复。

文章称,与此同时,西方也出现了“中国威胁论”(更准确地说是“黄祸”)。该论点在当时正侵华的英国、德国和美国大受欢迎。含义也是这样:现在暂时是我们白种人压迫中国人,但有朝一日,东亚会苏醒和报复我们,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这是“中国威胁论”的第一个版本,它被历史实践否定了。

文章称,到上世纪90年代,“黄祸”论又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它通常是具有独特新闻报道的形式,宣称“我们正在迅速灭亡,而过剩人口无处可去的中国人已经在占领我们的远东”。专家们解释说,数百万中国人侵占的远东和西伯利亚被宣称是中国领土,这只是时间问题。

但这种中国扩张遇到了一个难题。20年里,没人能证明有数百万中国人渗透进来了。潜入的偷猎者是有的。盗伐者也是有的。但这也就是一些“过来偷偷砍树或打猎,然后又逃回去”的中国人。

后来,关于中国根本不存在疯狂的人口过剩(相反近来中国甚至有劳动力不足的迹象)的消息频频出现,“中国威胁论”再度陷入危机。

文章称,现在,最新版的“中国威胁论”出现了,这一次是经济吞并论。

文章称,在最近的审视中,这显然被刷上了西方新殖民主义的色彩。例外之处在于,中国被认定不是“窃取我们的资源”,而是对俄罗斯境内的过境运输设施提供居心叵测的投资。

综上所述,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首先,“黄祸”论是一面哈哈镜,西方文明的劣根性在其中显得滑稽可笑、荒诞不经。

其次,摆脱“中国威胁论”很简单。只要停止将夸大10倍的西方历史暴行臆想到中国身上就足够了。

第三,俄罗斯的“中国威胁论”,就如同西方的俄罗斯威胁论的翻版。欧洲国家的精英成功地用俄罗斯威胁论吓唬本国民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