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是一个冷漠的人,《找到你》没有带给我任何情感上的触动。题材上照搬韩国原版《消失的女人》,类型上模棱两可顾此失彼,表演上声嘶力竭强势煽情。《找到你》为冷清的国庆档画上了一个尴尬的句号。

1.类型化定位模糊

可以看出这部影片想要着重强调中国当下贫富阶级的对立,用两个阶层固有的社会矛盾为契机打开强有力的戏剧冲突,本来这个主题就可以很好地承载整部电影,然而导演似乎又有商业化的顾虑,硬是用不停地闪回来突出一种悬疑性,可是全片没有一个设下的伏笔是被逻辑解扣的(姚晨才是解题的关键点)。这也凸显了《找到你》寻求商业性的失败,甚至在类型定位上出现了偏差。

这也是为何整部影片没有吸引到我的点:深度不够,类型模糊!

2.人物表演用力过猛

双女主电影在很多情况下是极具戏剧冲突的,像《七月与安生》和当年的《画皮》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可是这一次马伊琍和姚晨声嘶力竭的表演缺乏一种克制,也可以说是表演痕迹过于明显。说句开玩笑的话:两位女主去参加《我就是演员》应该更合适。二人释放情感的表演方式,可能是他们母性被激发的结果,也可能是他们对于戏剧中情感的理解不过如此。

马伊琍雨中抱着重病的孩子痛哭流涕的片段更多的是一种戏剧化的处理方式,竭力展现一个落魄母亲的情感爆发,大范围调动观众的情绪,却唯独忘了现实与克制。

3.男性角色符号化就为女权?

一部女人至上的电影,其实就是女权主义的彻底失败。《找到你》当中所有男性角色都成为了一个个零散的符号:渣男——孙芳的丈夫;妈宝男——李捷丈夫;出轨男——朱敏前夫;痴情男——孙芳情人。这里面的每个男性人物甚至连戏剧冲突作用都没有,仅仅是告诉我们这个社会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更可怕的是所有男性角色都是反面形象,他们没有担当,没有能力,一幅幅丑恶的嘴脸似乎在告诉世人:女性是何等光辉。

可是,当女性被过度神化的时候,也就凸显了当代社会女性是多么渴求被认可,这本无可厚非。男权社会的今天,我们确实应该歌颂女性,赋予她们更多的自由度,然而,艺术影像不应该用这种去男性的方式来赞颂母爱,歌唱女权。用最真实的方式呈现男女关系,用最平等的角度看待男女情感,不才是为女权发声的最棒形式吗?

在笔者看来,《找到你》就像一个活在夹缝里苟且于世的通俗作品,它想要探讨社会阶级带给中国人的矛盾,却不得不依附于大众的泪点博取更多的眼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