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律道丨时间管理——大咖律师的制胜之道

很多人眼里的金牌律师,应该是鲜衣怒马,年少金多;动能舌战群雄,静能运筹帷幄的样子。如果大家看到的律师都是这样,那么更应该看看在他们的背后是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有人说,律师是一个表面风光,但其实最苦逼的职业。每天围着案件转,围着客户转,但很难抽出足够时间好好打理生活,陪陪家人。以下这张图告诉你律师日常生活的真相。 

看完此图,很多人可能会对律师报以深深的同情和敬意。不过,话又说回来,律师真的忙到属于自己的时间都木有吗?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情是最公平的:一是每个人每天只有24个小时;二是每个人每天都必须面对死亡。

对于律师而言,无论你如何努力,有何等激动人心的律业大计,一天总只有24小时可以利用。时间就像漏斗里的水,滴一滴,少一滴,不可再生。你本可以做到提前结束一天的工作,去喝咖啡消遣、去打高尔夫过瘾、去篮球场酣畅,到处游山玩水,可目前的你却有太多的待办事项让你忙碌不堪。因为,你没有get时间管理的技能!以下为整理的五大时间管理秘诀,值得律师学习参考。

一、学会分类管理: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分类

从事项上说,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分类。

任何事情均可分为四类:重要而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不重要但紧急的、不重要也不紧急的。

当你将一个任务是否列入主线任务、提前多少时间交给团队处理,以及交给团队中哪个成员处理的时候,都可以此为依据进行安排。

一般来讲:

1、重要而紧急的,可以先列入主线任务,亲自处理,将一些支持工作交给团队;

2、重要而不紧急的,提前请团队进行准备、支持工作,然后亲自处理;

3、不重要但紧急的,请团队中得力的人立即处理,要求其随时汇报进度,并及时解决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不会有返工的时间,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自己是不是看;

4、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安排给团队,甚至作为新人的练手任务,由老人监督,只要安排好完成时间(一般会比deadline有个提前量),然后听取汇报。

二、总体时间要根据单个项目进行协调安排

单个项目一定要列工作时间表,以便能对一个项目需要的时间总量、以及在某个时间段或者时间截点上需要的时间有所预期,从而对未来资源的分配有个概念,并能提前准备,譬如,在个人时间上能先做出预留,在团队上,提前安排出合适的人选备用,甚至提前招人。

总体时间上要根据单个项目进行协调安排,毕竟,一个律师会同时处理多个案子、多个项目。当同时需要处理的事情增多的时候,就容易显的混乱,此时,有几个方法,尽量使事情变得有序:

1、在每增加一个项目时都根据项目时间表对总体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并保留一定的时间留作机动安排;

2、记下关键时间点,并设置提示时间,根据事情具体的情况,提前一周、两三天或者半小时;

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什么事情都记在心里,会降低工作效率,令人焦虑,所以一定要记录下来,此时除了笔记本以外,可以利用秘书(如果有的话)、邮件任务栏、excel表等。

4、定期温习自己的记录;

5、在安排团队任务的时候,结合自己的时间表,使得他们在做各自的任务时,必须要提前向你做出提示。

三、提高团队时间管理效率

以前律师单打独斗的比较多,可能带一个助理、一个秘书就足够了,但现在不行,尤其是从事非诉讼业务的律师,有时候做一个项目就需要铺上去数十个人,所以培养核心团队是非常必要的,这时候,就需要团队时间管理了。

团队时间管理是非常有艺术性的,很考验人的智商和情商,毕竟人不是机器,得要充分利用各自的特点,才能有效管理,总体说来:

1、根据团队人员的年级、特点安排工作,组成单个项目的项目组,并要求他们也按照前三项方法进行各自的时间管理;

2、好的团队一定要有阶梯,因为律师团队是比较不稳定的,容易变动,所以有好的阶梯才能确保任何时候都有人能做senior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时间管理上也需要按照这个特点进行,老人管理新人,帮助新人安排任务,确定时间;负责人只要向老人确定确定时间要求即可。

四、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随着现代化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的时间也是碎片化越来越严重。现在很少会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的看一本书,或者品品茶,似乎那些慢节奏正在脱离现代社会。节奏越快,带来的事情越多,越琐碎,所以如何合理的利用碎片化时间也是一门大学问。碎片化时间就是指日常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零碎的时间段,短则 1 分钟,长则半小时,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宝贵资源。在这些琐碎的时间内,既可以选择休息、刷朋友圈、活动身体亦或是沟通交流等等。

五、能够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绝对不要去做

人都有惰性,有些律师日常工作中也有拖延的坏习惯。但时间就是金钱,拖延症对于律师来说,是件可怕的事情。

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会惧怕“拖延”呢?为什么担忧在最后一刻前完不成工作呢?因为你对你的工作效率、对你所面临的问题缺乏足够的理解,因而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于是,你徘徊在“做”还是“不做”之间,徘徊在“现在做”还是“等等再做”之间,游移不定,畏惧踌躇。明明觉得等等再做也不晚,又担心万一等等再做完不成怎么办。其实,真正让你陷入焦虑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这种担忧的情绪。你现在即使不做,也无法潇洒地把它抛在脑后。

假如一件事确实特别紧急,你根本不会问是现在做还是等等再做,你会毫不犹豫地现在就动手。假如你特别喜欢做一件事,你也不会问是现在做还是等等再做,而是毫不犹豫地现在就动手。你之所以要拖延,是因为你的潜意识在告诉你:这件事情不是我喜欢的,或者这件事其实并没有那么着急。

换言之,这件事情是不值得去做的,是被勉强做的。一件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只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不值得去做,可又不得不勉强自己去做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不拖延它呢?——你的身体已经向你发出拖延的信号了。

不要以为理性和逻辑很可靠。你的理性、你的逻辑都会欺骗你,它们说服你去做并不值得做的事情,并试图让你相信那些破事是值得做的。而你的身体、你的直觉会忠实于你。它们知道你喜欢什么,厌恶什么。

大律师丹尼尔•韦伯斯特一生坚持三个原则,这三个原则帮助他走向了成功,其中的一条就是:能够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绝对不要去做。

来源:律新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