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提的好。临摹书法示范,既不像也不准,说到底是对书法经典的用笔理解有严重的缺陷。

为什么我们临摹经典书法作品会有理解上的严重问题呢

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复杂。但是,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意临。

有些书法家在临摹经典书法作品时,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方法临摹,这样的临摹方法,其实,从他的书法启蒙,就没有一套学习书法的正确理论。或者,学了一个帖之后,永远都是按照这一个帖的基本笔法,学习书法的。

临摹既不准也不像的视频示范算不算误导临摹这是解小青的《麓山寺碑》视频。请注意“泰”字的春字头,下面两横是一个仰势,解小青没有临摹出来,这违反了,对书法“笔势”的理解。书法作品都有自己的“法、意、势”,临摹书法作品,第一眼就应该看明白。

比如,一开始学习的是颜真卿,以后学习魏碑了,结果学习魏碑是时候,还是颜真卿的笔法习惯。

不如说,学习的是唐楷,临摹赵孟頫也用唐楷的笔法。

事实上,他应该连颜真卿的笔法都没有学好。

或者,一开始学的是魏碑,后来又学习王羲之了,结果,他还是按照魏碑学习王羲之。

我们把这种临摹方法叫做习惯性临摹。

把自己的习惯带入新的法帖临摹书法,说到底,是缺乏对笔法的研究。

临摹既不准也不像的视频示范算不算误导临摹请注意,这个“天”字的第二横,也是一个仰势。严格说,这个天字,没有一笔是有一些字帖的笔意的。为什么,我们要说“笔意”,因为临摹书法作品,临摹得一模一样,基本就是一个理想。但是,把字帖的“法意势”临摹出来,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所有的书法作品,都有自己的笔法。研究书法,必须能够认识这些区别,同时,能够示范出来,这才是真正凸显自己对书法理解能力的证明。

意临是一种临摹方法,但是,不能用意临掩盖对书法经典笔法的无知。

如果用意临掩盖对笔法理解的错误,那就是对书法学习的自欺欺人了。

在书法临摹面前,我们都很渺小。

第二种情况是对笔法的研究没有科学依据。

书法学习是一个科学。这是我们现代人的说法。古代不存在科学学习书法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古代人的学习体系,叫做“悟性”学习体系。什么叫“悟”?就是你自己去想。

临摹既不准也不像的视频示范算不算误导临摹这个“故”字,也没有字帖里的法意势。如何做到法意势?四点要求:即看准了字帖每一个笔画的笔意,也就是理解准确字帖的“起笔、行笔、收笔、接笔”,这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的,至少不是非常困难,所以是可行的,这就是书法学习的科学方法。

你想想,我本来就不懂,也不会想,你叫我想,我这么想?

所以,古代的这种学习方法,成功率很低。因为,绝大多数人是“想”不出来的,但是,你也不能排除有极个别的人真想出来了呢!

因为有万分之一的人能想出来,所以证明“悟”是有道理的。

那么现代学习方法呢?

现代学习方法是一个逻辑证实方法。

比如学习书法,如何这样用笔,就会有这样的效果?

这就需要证实。所以,书法的学习方法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但是,目前,对于新的学习方法,还不够成熟,所以,也没有统一的学习标准,因此,目前的书法家教学,大部分人或者绝大部分人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习惯性的临摹方法。

那么,不但他最早学习的那个帖就学得不是很像,学习其他帖就更不像了,这个是一个必然结果。而且也不是个别人的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