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诈骗威胁,腾讯守护者计划整合腾讯的黑灰产大数据优势和AI能力,推出智能反诈中枢,从源头防范政企数据和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造成的诈骗风险,并协助检察和公安机关进行诈骗案件打击,帮助用户识诈、防诈。据介绍,守护者智能反诈中枢通过对腾讯自有平台、警方及合作伙伴所提供的用户投诉、举报、异常信息等数据进行AI智能分析比对,筛查其中所包含的黑产、欺诈信息,再经由反诈骗专家进行最终的研判。

上半年江苏电信网络诈骗举报活跃度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国内电信诈骗受害者中18-28岁占比过半……8月6日,腾讯守护者计划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公益行动“微反诈行动”启动,同时发布《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2019上半年)》,揭示了上半年电信网络诈骗现状和7大特征。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电信网络诈骗中交易诈骗、兼职诈骗、交友诈骗、返利诈骗合计占比超70%,被害人性别分布上,男女比例分别为63%、37%,男性被害人数量是女性的近两倍。

十大类型诈骗男性受害超六成

江苏举报活跃度全国第二

根据举报情况,报告将上半年各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归结为十大类型,其中交易诈骗、兼职诈骗、交友诈骗、返利诈骗合计占比超70%,此外还有低价利诱诈骗、金融信用诈骗、仿冒诈骗、色情诈骗、免费送诈骗和盗号诈骗。

从被害人性别比例看,男女比例分别为63%、37%,男性被害人数量是女性的近两倍。而在上述十种诈骗类型中,色情诈骗、交友诈骗、金融信用诈骗、交易诈骗、盗号诈骗、低价利诱诈骗和仿冒诈骗七种受害者都是男性多于女性。

从地域上看,诈骗举报最活跃的是广东省,江苏排在第二位,随后是山东、河南和浙江,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中和华东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电信网络诈骗上当者过半是90后 江苏举报活跃度居全国第二

90后被骗概率高中老年被骗金额高

交易型诈骗最多纯获利诈骗淡出

报告分析了电信网络诈骗的七大特征,解密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的“新范式”。数据显示,目前由于网购和网络支付的普及,交易型诈骗最为高发,诈骗者针对不同类型网购人群和场景,衍生出更加多变的话术和手法,不过由于消费者日趋理性,“免费送”、“天上掉馅饼”之类的纯获利类诈骗日渐淡出。

此外,被骗的网民中,18-28岁之间的90后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54%,他们不但是网民主力军,也因社会经历有限,防范不足容易受骗。不过47岁以上被骗者的人均受骗金额达7000元,远超其他年龄段,中等收入经济自主的中老年人受骗比例更高。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中老年人面临健康问题增加、收入来源逐渐减少等现状,养生保健和拓展收入渠道需求明显,加之触网时间相对较短、相关专业知识不足等原因,在遭遇关于金融投资、养生保健、网络技术等方面的诈骗时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和控制,投入大笔资金,劝导难度也较大。

电信网络诈骗的特征还包括“随机诈骗”与“精准诈骗”相互交织,广撒网骗财骗信息,大量获取个人隐私信息全面榨取被害人价值;多种黑产相勾连交友骗入“杀猪盘”;人工智能被用于群聊群控场景,诈骗行为人制作聊天机器人程序,配合人工操作,将被害人引入迷局;以及跨平台引流诈骗和通过转发分享裂变式传播害己害人。

“微反诈行动”启动嵌入小程序

可快速查骗识欺诈修炼反诈“功力”

据介绍,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2019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1万名,破获案件5.8万起,同比分别上升32.3%和3.0%,为群众避免经济损失135亿元。

腾讯安全管理部总经理、守护者计划负责人朱劲松介绍说,与以往“简单结伙”“单兵作战”不同,如今的诈骗运作模式正在呈现专业化、公司化、链条化的趋势,犯罪手段也变得更加智能,并且已经逐渐形成了“恶意注册-引流-诈骗-洗钱”等各环节精细分工的完整链条,形成了网络诈骗的“新范式”。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诈骗威胁,腾讯守护者计划整合腾讯的黑灰产大数据优势和AI能力,推出智能反诈中枢,从源头防范政企数据和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造成的诈骗风险,并协助检察和公安机关进行诈骗案件打击,帮助用户识诈、防诈。

据介绍,守护者智能反诈中枢通过对腾讯自有平台、警方及合作伙伴所提供的用户投诉、举报、异常信息等数据进行AI智能分析比对,筛查其中所包含的黑产、欺诈信息,再经由反诈骗专家进行最终的研判。

分析出这些黑产、欺诈线索后,一方面,智能反诈中枢通过腾讯六大自研反诈系统麒麟、鹰眼、灵鲲、神鸮、宾果、火眼联动警方,对诈骗团伙、链条进行打击治理;另一方面,智能反诈中枢通过腾讯110、微反诈小程序、守护者计划小程序、腾讯手机管家、腾讯电脑管家等终端,将诈骗手段和防范要点反馈给用户,对用户进行立体化提醒、教育,提升用户防范诈骗意识。

同时,守护者智能反诈中枢联合腾讯安全,还输出企业级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帮助政府和企业保护数据资产,阻断黑灰产对于政府和企业信息数据的窃取,从源头防范政企数据和用户隐私泄露造成的诈骗风险。

当日发布会上,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孙劲峰、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副厅长张晓津、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副巡视员郭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宣传处处长丁海东、腾讯公司安全管理部总经理朱劲松、微信安全风控中心总经理陈勇共同启动微反诈行动。

电信网络诈骗上当者过半是90后 江苏举报活跃度居全国第二

(微反诈行动发布)

为增强用户反诈意识,帮助大家了解各类诈骗手法揭秘,及时获取风险预警,微信安全团队和腾讯110发布了反诈自助查询工具——“微反诈行动”小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的搜索功能,便捷查询诈骗手法、网址和手机号等,快速识别欺诈信息等,不断修炼自己的反诈“功力”。同时,它还嵌入到“腾讯110”小程序中,使用户可以一键举报欺诈信息,更加方便使用。

微信安全风控中心总监李海浩介绍,一直以来,腾讯对在微信体系内的欺诈恶意帐号保持严厉打击的态度,针对网络诈骗,建立了一套通用可靠的欺诈风险防控解决方案,微信反诈骗体系化平台自正式上线以来,通过火眼反欺诈系统,结合腾讯110团队人工审核,累计发现、处罚恶意帐号数百万,用户欺诈举报量较往年下降60%。

依靠守护者智能反诈中枢的能力,2019年上半年,腾讯协助各地公安机关开展各类网络黑灰产犯罪打击共计63件。其中,协助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26起,涉案金额近4亿元。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徐晓风

编辑:李建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