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凡的有茶生活

“琴棋书画诗酒茶”,琴在首,茶在尾,冥冥之中似有灵犀。

一方杉木、七根丝弦,千年间,指尖在上面流淌的是古奥兴意、平和中正,文人墨客的寄情抒怀。

琴本是极雅的,从门外灰墙白瓦的阡陌小道,到迈入朱门后的雕梁画栋,院中琴桌上的沉香袅袅,一张古琴端正摆放于琴桌之上,缸中游鱼在旁往来翕忽,俶尔远逝,与古琴的静谧相映成趣,空灵苍远的琴声指引着我,刚刚走进琴室便已感到了一番安宁。

李一凡的有茶生活

儒家:琴者,禁也

李一凡师从著名琴家吴文光,从一代古琴宗师吴景略到其子吴文光,“虞山吴派”始终以气韵见长,宫商角徵羽间深具当代文人行吟之风。古琴自古以来都是文人雅士的专爱,然而,阳春白雪得久了,也就难免曲高和寡起来。普罗大众认知上的日渐微弱,青少年审美教育上的无意疏离,使古琴艺术逐日成为博物馆中的标本,鲜有问津,有些或干脆沦为故纸堆里的符号,高处不胜寒。

尽管如此,李一凡先生仍坚持着静心做琴。他觉得古琴就像普洱一样,只有一开始就选用好的毛料,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转化,才有可能得到一饼好茶;反之,时间再久,依旧一事无成。

李一凡的有茶生活

道家:琴者,心也

在未接触茶前,李一凡说他的古琴演奏只是单纯的音乐表现。喝茶之后,茶的谦和内敛,使他的音乐变得更加细腻完整。透过茶,感悟茶,冥冥中指引着他能够完整地表达出内在更深入的音乐语言,乐句间的休止符与书法中的留白,纸张与墨色的挥洒同样不可或缺。

喝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拨幽通玄的享受;弹琴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条通达至道的途径。

在等待每一泡茶的时间里,须臾中的惊喜与期盼都开启了更多元的感官世界,茶让琴更为安定,旋律无形的变化呈现出更多前所未有的预见;在泡茶中的每一次等待、静止,都幻化成为旋律中的独白和期待。

琴茶同韵,泡茶和弹琴原是异曲同工的表演艺术,手与弦合,人与琴合,是空间的对话。每一次被茶感化的瞬间,都丰富了他生命中的每一段乐章,见证了他音乐里的每一次成长。

李一凡的有茶生活

佛家:攻琴如参禅

李一凡并不沉迷于茶道,但茶俨然已经成为了他的生活。

遥想2002年,琴室的角落里不知谁放了一饼老普洱,初次试茶的他非但没像第一次接触的茶友们觉得普洱有股子酸酸的陈味,反而觉得那醇和绵滑的口感令他深深着迷。是“茶”这个媒介让他体会了生命的潜移默化,生活的美学与愿念都加深了他对茶与琴的感悟。

古琴就好似普洱,经过使用、收藏、调试后,音色会比刚做出来的新琴要好。无论是新制琴还是老琴,都需要经历长期使用方能使琴音渐入佳境,无论是苍劲、古朴或沉雄,古琴体现的神韵会随着音符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而各有不同,茶亦如此。

若说弹琴是他的事业,那么喝茶大抵就是他的志业了吧。

抚琴怡心,品茗养心,美哉享受。

李一凡的有茶生活

“想喝一杯茶”已经是他生活中最快乐的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