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抢票神器成法外之地 抢夺的岂止车票

    国庆长假,北京的安先生打算回东北老家探亲。在网上购买往返火车票时,他发现不少第三方网络购票平台号称有“抢票”功能,消费者将购票平台的链接分享到微信群或朋友圈里,或者额外多付一定数目的金额购买,都可获得抢票“加速包”。一旦有人退票,抢票软件能立即发现,并迅速下单,加速包越多,抢到票的几率越大。安先生花费30元购买加速包后,最终抢到了在购票平台上显示“无票”的车次。平台的这种行为是否属于新型“黄牛”,令人质疑。(10月11日新华网)
  随着科技的发展,掌中订票渐渐取代了售票窗口外长龙的慢慢挪动。面对庞大的客流市场,五花八门的抢票软件应运而生,它们通过暴力解码“撕裂”12306程序的外衣掠夺其资源与信息,为自身牟利。所谓的购票“加速包”,系指提供中介服务或者技术服务而收取的服务费,因仍处于法外之地而大行其道。
  对于稀缺资源而言,往往伴随着“竞价”,简而言之即收取相应的“加速费”“中介费”“服务费”。无论花样百出的抢票神器给自身冠以怎样的噱头,如“加速包”“加油包”,其实都脱离不了价高者获得商品的本质。
  车票作为公共有价凭证,到底适不适合竞价模式,仍属于模糊地带。就一张车票而言,它的价值应与其提供的服务画等号,即涉及到相应的物理位移、市场规律、车厢等级、车次差别等方面。铁路总公司对于每段距离的车程,制定出相应科学的价格,力求价值与价格的平衡,方是客流市场欣欣向荣的保障,也是落实社会公平的有力实践。
  抢票神器对于有限资源的竞价分配,更像是抢掠了大部分人该有的机会,去满足小部分人来求利益最大化。车票承载的往往是与家人团聚的期许,诗与远方的祈盼,抢票神器的出现,对于人们正常的购票秩序,无疑是赤裸裸的“骚扰”。披上高科技的花衣裳,行走在法律的边缘,它的本质与黄牛倒卖车票无异。于个人而言,它为出价高者保驾护航,掠夺了小部分人的血汗钱; 于整个社会而言,它破坏了该有的市场秩序,破坏了社会公平,也带来了怨声载道的社会负面情绪。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及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怀着相同的期许,面临同样的困境,票量有限客流超载时,更不应该让人们有被抢票神器“绑架”的感觉。将所有人置于同一条水平线上,不按价格来排座次,方能彰显社会公平与市场秩序。
  有偿抢票悖离了市场经济的该有秩序,破坏了购票的社会公平。如何在市场竞争与社会公平之间探寻平衡,如何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监管部门需推出相应制度来划出一道分水岭来作为购票红线。社会公平若被金钱替代了,只会寒了民众的心,同时助长抢票神器滋生蔓延的气焰。
  当然,面对庞大的客流吞吐量,提高铁路自身运输效率和运能运量,才是长久之计。12306也应该加强安全把关,牢筑技术的“防火墙”。对于不断滋生的抢票神器,形成有力监控与遏制,第一时间抵制其破坏客流市场秩序。
  唯有推出相应制度的“高压线”,提升铁路自身运量效率和防范能力,才能不让抢票神器有可趁之机,才能防止民众血汗钱落入不法者口袋,才能让社会公平焕发原有的风采。 王凯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