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两座清真寺发生严重枪击案,凶手声称是为了报复“伊斯兰入侵者”,要捍卫“白人儿童的未来”。这一恐怖袭击震惊世人,也让人想起2011年7月挪威的布雷维克用极端的恐怖袭击方式,反对欧洲国家允许多元文化和移民进入。

新西兰恐怖袭击:欧洲种族主义的延伸

有报道表明,凶手曾在欧洲游历,听闻欧洲近年来发生的恐怖袭击以及穆斯林移民问题。可以说,这起恐怖事件,实际上是欧洲种族主义的延伸。近些年,“种族主义”“伊斯兰恐惧症”“反移民和伊斯兰化”等思潮在欧洲社会、甚至政治精英中蔓延,形成对欧洲现有政治社会秩序的挑战。

近几十年,由于移民与人口繁衍,穆斯林在欧洲的人口中所占比例快速增长,成为欧洲最大外来族裔。部分欧洲人担忧,白人的低出生率与外来穆斯林移民人口的快速增长,将改变欧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伊斯兰文化给欧洲带来巨大冲击,将会逐渐取代以基督宗教文化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价值观。有欧洲学者称,“到21世纪末,欧洲将失去自己的身份和文化,欧洲任何抵抗都没有意义。最终,伊斯兰势力会侵占欧洲所有的领土。”这反映出部分欧洲人对自身身份和文化认同所产生的焦虑和恐惧。

新西兰恐怖袭击:欧洲种族主义的延伸

面对这一境况,欧洲种族主义沉渣泛起。反穆斯林的狭隘、盲目、狂热、仇恨的情绪蔓延,并有升华为极端主义的趋势。欧洲的极右翼政治势力将欧洲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如经济疲软、失业率大面积上升、国民福利待遇降低,都归咎为穆斯林移民问题和边界的自由开放。欧洲主流社会的排挤和歧视也加剧了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潮泛滥。而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在欧洲国家制造的系列恐怖袭击,更加给了欧洲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攻击穆斯林移民和难民有力的借口。

这种激烈的碰撞和相互刺激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只会激化文明之间的冲突。1965年,联合国就通过《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明确禁止基于种族、肤色、世系或民族的任何区别、排斥。反对种族歧视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共识。国际社会必须防止种族极端主义思潮兴风作浪,共同致力于探索欧洲穆斯林问题的解决方案。

穆斯林移民进入欧洲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双方都需要改变自己、互相适应。欧洲穆斯林移民要积极融入西方本土文化。从宗教发展的历史看,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宗教要生存和发展,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积极还是消极,都要融入所在地的社会和文化。伊斯兰教到了欧洲,欧洲的穆斯林就要融入当地的社会和文化。欧洲各国也要调整政策,积极引导穆斯林移民融入社会,促进宗教间的交流。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自己深层次的问题。

作者:张祎娜,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民族宗教教研室教师

来源:《中国民族报》

热文推荐

【重磅】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

全国社院负责人齐聚北京学习《条例》

潘岳: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访往届学员赵朔

中央社院春季开学:全面贯彻《条例》

国考3800多人报考的岗位是个什么地方?

回眸:第40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成果显著

全国社院教学管理改革“大家谈”

观点|政治哲学何为——俞可平教授访谈录(一)

初冬围炉煮茶,社院禅乐声远

酷炫!中央社院这样的实践教学,你体验过么?

再掀论坛风云|你为谁的发言打Call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建构与宗教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