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中国资本对欧美电影市场释放出暧昧的信号,投资欧美电影也渐渐成为一种潮流。阿里影业参投的《绿皮书》一举斩获第91届奥斯卡奖的三项荣誉。近日,这部影片也在国内迎来公映,吸引无数人的眼光。

到昨天为止,《绿皮书》票房已经达到3.6亿,创造了奥斯卡引进片的新纪录。要知道在影片上映之前,灯塔上各家行业媒体给出的票房预期均在1.5亿。同时,其在淘票票、猫眼等平台也拿到了近年来奥斯卡影片的最高分9.3和9.6。还强势抢占了微博热搜榜单中的一席"看完绿皮书就想吃炸鸡",吸引无数网友。

票房节节高!《绿皮书》口碑爆棚,阿里影业接地气营销功不可没!

《绿皮书》能在国内打破以往奥斯卡影片高冷的形象,有这样惊人的表现不仅仅是因为影片内容优秀,其背后传递出的价值观,接地气的营销手法更是吸引国内观众前来观影的关键因素。

配合颁奖季事件时间,打对"奥斯卡"这张宣传牌

时光倒流,过去引起每一部奥斯卡影片往往和奥斯卡颁奖典礼存在很长的时间差,不会去配合奥斯卡的提名或颁奖的时间,即使碰上也只是凑巧。而那些没有被提名的又没什么名气的电影引进时间往往都会很晚,但是《绿皮书》却打破常规,其配合颁奖季来为影片打造缜密的宣传策划。

票房节节高!《绿皮书》口碑爆棚,阿里影业接地气营销功不可没!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阿里可能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获得第8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海边的曼彻斯特》8月份才在国内上映,错过了奥斯卡的红利期,导致票房不过千万,十分惨淡。而去年的《三块广告牌》与《水形物语》的上映时间和奥斯卡颁奖时间十分接近,几乎就是一前一后。最终,《三块广告牌》的成功拿下6千万的票房,《水形物语》票房则是破亿。

由此可见,引进奥斯卡影片的时间还是要贴近颁奖典礼的时间,越快引进就能凑一波颁奖典礼的热闹,为票房造势。正是因为如此,此次阿里影业早就为引进《绿皮书》做好了打算,颁奖季还未开始,所有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完成并且制定好了宣传方案。

票房节节高!《绿皮书》口碑爆棚,阿里影业接地气营销功不可没!

1月22日,奥斯卡提名正式揭晓,当天《绿皮书》晒出首款中文预告并宣布国内定档时间为3月1日。随后,其又放出特辑,为影片塑造良好的形象,不断拉近和中国观众之间的距离,为影片在中国上映引流。

奥斯卡颁奖典礼当天《绿皮书》也在全国启动大规模点映,不仅有关注奥斯卡的忠实观众到现场参与活动,马云、柳传志等大咖级人物也现身北京点映场,为影片造势。

票房节节高!《绿皮书》口碑爆棚,阿里影业接地气营销功不可没!

可能在外界看来,《绿皮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就是因为其踩着颁奖季的节点,但是他们殊不知,优秀的成绩背后是阿里影业针对"奥斯卡批片"做出的一个又一个努力。

选准"小正大"故事,发酵冷档期的热口碑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只拥有花样宣传策划活动,那么观众也不会买账。《绿皮书》在国内之所以叫好又叫座就是因为它的题材。其背后传递出的非常普适的价值观,与阿里影业"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选片标准不谋而合。

阿里影业总裁张蔚表示,此前国内并没有上映这类影片的先例,但是阿里影业内部的绿灯委员会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全都同意引进这部影片。主要是因为它讲述的故事和讲故事所以的方式都非常棒,并不是所有沉重的主题都要用深仇大恨的方式来表达。

票房节节高!《绿皮书》口碑爆棚,阿里影业接地气营销功不可没!

2018年7月份,距离《绿皮书》在美国上映都还有4个月的时间,在不知道票房,不知道口碑一切都还是迷的情况下,阿里影业做出了参投引进《绿皮书》的决定。并且在知道3月份是国内电影冷档期的情况下,将《绿皮书》国内商业时间定为3月1日,和阿里影业此前引进《一条狗的使命》策略很像。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两部影片都在国内的冷档期实现华丽逆袭,其实这并不是意外。虽然3月份是冷档期但也是口碑电影的发酵期,因为春节档上映了太多影片,导致市场对大体量的电影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这时观众需要点清凉的小菜,而《绿皮书》这种轻体量、高口碑的电影就会很容易脱颖而出。

票房节节高!《绿皮书》口碑爆棚,阿里影业接地气营销功不可没!

《绿皮书》就是这样一部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在前有《阿丽塔》,后有漫威的《惊奇队长》的包围下突破重围,在上映第四天就登顶了单日票房冠军。

后期"接地气"宣发,拉动口碑长尾效应

好的影片内容有了,引进计划也有了,那么就只剩下后期宣发了。在后期宣发方面,阿里影业将电影中"接地气"的元素拿出来做文章,降低大家对奥斯卡的认知门槛,并且在后期宣发过程中,阿里影业还会根据观众对影片口碑的反馈,积极调整宣发策略。

影片上映当天,阿里影业还上线了任素汐版的《最佳损友》推广曲,把《绿皮书》中两人幽默诙谐的互动剪成片花,将接地气的兄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加深了大众对影片的好感,并激起大众想要观影的念头。数据显示,上映之后,想看《绿皮书》的人群中的三四线城市占比从上映之前的23%上映到36%。

票房节节高!《绿皮书》口碑爆棚,阿里影业接地气营销功不可没!

非常有意思的是,有网友还自发剪辑了一个恶搞MV,以《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为基调,对影片进行二次宣传、二次传播,为影片的最终票房做出突出贡献。

此次不少门店借着《绿皮书》玩出一波有趣的营销不仅仅是为自己的门店造势,影片的上映推动了肯德基销量的增长,有的炸鸡店凭《绿皮书》电影票还能打折,这一些列营销的背后也对《绿皮书》进行了二次传播,太平洋影城对"炸鸡梗"进行的自发性宣传,让网友们主动制作"炸鸡真香"视频,并在微博掀起#看完绿皮书就想吃炸鸡#的潮流。

票房节节高!《绿皮书》口碑爆棚,阿里影业接地气营销功不可没!

奥斯卡"高冷"艺术片的形象就这样被《绿皮书》打破,让更多的观众是因为电影中"接地气"的细节才走进电影院,而不是因为奥斯卡的光环才去观影。

总之,《绿皮书》的成功不是一步登天,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好的内容,背后传递的价值观,以及阿里影业对影片进行的一系列接地气的宣发策略都是带来《绿皮书》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此次阿里影业引进《绿皮书》为其他平台引进奥斯卡影片做了一个好的榜样,相信文莱还会有更多《绿皮书》这样的影片走进我们的生活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