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网上有一篇“30元一杯的咖啡,5年我喝掉一套房”的文章,很多读者质疑过文中的计算方式。

虽然颇受争议,但相对于这些看起来数额不大,花起来难以令人注意的钱来说,最近日本最省钱的一个女孩还是相当令人震惊的。

这位33岁名叫咲的女性,被日本电视台评为2019年“日本最省女孩”,她靠着省钱独立在日本购买了三栋房产!

咲在18岁的时候立下了这个宏愿,她要在34岁前买下3栋楼然后退休,要是一个18岁高中刚毕业的学生说出这样的话,任谁也不会相信,但咲她真的做到了。

咲从来不买新衣服,全穿别人不要的,光是这一点估计就劝退了不少想学习咲攒钱诀窍的人,18岁开始是大多数女孩子学习化妆和穿衣打扮的年龄,但咲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却能十几年不买新衣服,这样的毅力真是令人汗颜。

她的家具全靠捡来,并且最令人震惊的是咲每天的伙食费都控制在153日元(约合人民币9.6元)以内,比如晚饭经常就是2元钱的乌冬面,不舍得买碗的咲会直接在小锅里吃乌冬面。

翻开咲的账本,里面每一笔记账都是以1日元为单位进行计算,这时的她已经靠着省下来的钱买下了一套一千万日元的房子。

此时的咲已经将未来要买的两套房子安排上了,她打算在29岁买下第二栋房子,34岁买下第三栋房子,然后退休。

在第一次节目播出的4年后,节目组再次去采访了咲,但当见到本人后,他们发现咲居然把自己的头发剪短拿去卖了钱,而且她真的省钱买下了第二栋房子,这次房子的价格是1800万日元。

而就在今年,节目组第三次去拜访咲,此时的她已经33岁,但她居然提前达成了目标,在34岁前买下了第三套房子,售价是2700万日元。

虽然现在咲已经完成了买房的目标,但她的冰箱里依旧摆放着乌冬面。目前咲已经辞去了工作,靠房租月收入有约两万元人民币。

有读者可能和我有一样的困惑,咲她这么努力赚钱和攒钱,真的只是为了能够辞去工作靠租金生活吗?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咲这么拼的原因在于,她能达成开猫咪咖啡厅救助流浪猫的梦想。

咲自己在吃2元不到的乌冬面,但装修猫咪咖啡厅就花了约合10万元人民币,虽然目前这家猫咖并不赚钱,但咲并不介意这些。

她对前来采访的人讲到:“把金钱和精力攒起来用在自己爱的事物上,我觉得这才是对自己负责。”

其实省钱和我们的智商、意志力无关,这取决于我们周边的环境。虽然大家都知道应该去省钱,但总的来说,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人人都知道要去做,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做。

市场上有个研究,向其中一组的人们展示他们的每月收入,在另一组以周为单位展示他们的收入,结果发现被按周表示收入的人能够更好地调整整月的预算,重要的是,人们拿到多少薪水是没有改变的,这之中发生改变的只是人们理解收入的环境,像这样的环境线索产生了影响。

如何将省钱的意图付诸行动,这是很重要的。我们通常会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在未来我们是完美的,未来的我们会为退休储蓄,我们会去减重,会经常和父母联系,但我们常常会忘记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根本没有差别。

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对未来的自己做个承诺,从而主动改变决策环境,当然这也因人而异,我们可以去花一些时间,做一些目前来说有点困难的事情,关键的是我们的承诺要能形成约束力。

抓住转型期也是重要的一点,在心理学中,这被称为新起点效应(The Fresh Start Effect),比如在一年之初或者季度交替的时候,人们的行动力会有所上升,所以我们确定最想去做的一件理财事项,并尽量去实现。

当然,我们还要控制日常的小物件消费,有时候我们翻看一下滴滴、Uber的订单,发现这个月在打车上的支出甚至高过了自己的房租,但当我们下定决心下个月要有所改变之后往往发现,第二个月还是没什么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这项数据或信息本身并不能改变我们的行为。

环境没有被改变的前提下,任何数据和信息的分析都是无用功,我们不是机器也不是计算器,不会每天出门都带着个算盘,来把我们花的钱加起来和我们想花的钱来做个比较,但我们的大脑会很擅长来计算我们做事情的次数,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给每件事情在频率或次数上设限,改变身边的环境,让自身更难去做这一点。

作为一个正常人类,我们在储蓄、花费和预算方面都不会是完全理性的,但我们可以简单预测出在特定的环境中我们会如何去行动,将这一点用在理财上,通过改变自身的环境来帮助未来的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