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退市、熊猫破产:“巨头正在倒下,你还舔着脸混日子。”

前两天,“宝洁退市”的消息刷屏,朋友圈里一片感慨,时代巨变,一代巨头危机重重。

财报显示,宝洁2018年营收668.32亿美元,比2008年的817.48亿还少,净利润也停滞不前。“业绩倒退十年”一时之间成了宝洁的标签。

算起来,宝洁进中国市场已经30年了,可以说看着这一代年轻人长大,可如今 ,这个日化行业的巨头越来越抓不准消费者的心,产品老化,被中国本土品牌狙击。

随着如今消费选择越来越多元,小而美的公司迅速崛起,曾经风光无限的宝洁在人们已经成了“妈妈品牌”,落伍了。

2015年是宝洁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过去的四年中,宝洁在整个世界范围的表现都不是很理想,虽经过一系列的品牌瘦身,核心板块整合还是没能拯救销售滑铁卢。

对于宝洁如今跌落神坛的说法,众说纷纭。

有人说,“宝洁退市”是断章取义,只是退了个巴黎的交易所来提高效率、简化工作,交易量99.99%都在纽约交易所,股票表现依旧坚挺。

可是,谁都看得出来,宝洁的日子不好过。

有网友说,当年,学市场营销的如果能进宝洁工作,相当于学财会的进了四大,基本等于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可如今看来,市场抛弃巨头,也不会说抱歉。

宝洁退市、熊猫破产:“巨头正在倒下,你还舔着脸混日子。”

宝洁退市、熊猫破产:“巨头正在倒下,你还舔着脸混日子。”

网上曾经流传一句话很扎心: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现如今,有一句话更扎心,那些曾经被你抛弃的人,也在抛弃你。

前两天,参加了一场同学聚会,但缺席了一个“精英”,本以为是工作太忙,后来才知道,是混得不好,不想丢人。

上学的时候,“精英”并不起眼,可好在够拼,奋斗了10年,熬成了中产。特别是留学回国以后,一路杀进500强,普通人连简历都投不进去的地方,他畅通无阻。混迹职场多年,也明白了很多门路,凑合干,也能不少赚。

每次见面,他都一脸得意,苦尽甘来,终于可以享福了。

当时听起来很羡慕,现在看来,这句话就是最大的bug。

当你一路拼搏,找到一份nice的工作,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还要不要继续奋斗?

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99%的人都表现出严重的心口不一。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脑子继续懒,日子继续混,心里总有一种侥幸,我又不是没资历,没经验,世界那么大,总能有我的一口饭吧。

说实话,十年前说这句话我相信,可放在今天,骗人我都说不出口。

我们公司很大,黄不了;

我的老板是业界大咖,靠得住;

我的投资人超有钱,完事能成。

相信,你就真傻了。很多时候,你以为的胜利果实,不过就是高兴得太早。

就说最近破产的熊猫直播,不少人投奔它的时候,想的也是王思聪当后盾,可以高枕无忧。

别人家后台出问题只会道歉,熊猫直播直接用抽奖66台iPhone来说对不起,非常豪气。

但是,随着直播行业进入洗牌期,熊猫直播缺乏内容核心竞争力的烧钱模式最终走向末路,王思聪也曾出手相救,无奈大局已定,最终撤资。

手握一手好牌,也不代表能赢到最后。

宝洁退市、熊猫破产:“巨头正在倒下,你还舔着脸混日子。”

宝洁退市、熊猫破产:“巨头正在倒下,你还舔着脸混日子。”

很多人拼死拼活进大公司,除了平台好、资源多,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大船不容易翻。

追求稳定本没有错,错的是你高估了自己维稳的能力。

你不成长,性价比就会直线下降。小时候老师和父母总说的,再接再厉,不是骗你的。

最近,《都挺好》大热,剧中开头就有一个场景,明玉把公司的老臣给开了。

理由很充分,因为业绩不佳。平时捅娄子不说,还抱怨不给机会。给了机会,花了大笔预算经费,但收效甚微。仰仗自己资历老,行事极为高调,引起了竞争对手公司的注意,白白错失商机。

“不裁你裁谁。”

遇到失业危机,老臣去公司门口堵明玉,以为高层有人罩着他,犯了错求个情就能过去。只可惜碰到了铁腕的明玉,谁求情都没用。

市场抛弃你,不管你老几。

昨天跟一个HR聊天,聊起一个挺扎心的问题:40岁的人看起来经验很多,却不如20岁的人好找工作。

HR说,本事没多少,人还特别油,拿着自己20年前那一套,对别人指指点点。不如找个年轻人,有干劲,有头脑,处理工作虽然还不那么老练,可是只要够聪明、学得快的,分分钟就能变成得力干将。

听得奔四的我心惊胆战。

小时候总有人骗你,考上大学就好了。

上了大学也有人骗你,找个工作就好了。

工作小有所成,还有人骗你,找个好老公嫁了就好了。

婚姻不幸,依然有人骗你,生个孩子就好了。

可这些都经历过你才明白,人生压根就没有“好了”这个状态。

想要过上好日子,你必须变得更好。

宝洁退市、熊猫破产:“巨头正在倒下,你还舔着脸混日子。”

宝洁退市、熊猫破产:“巨头正在倒下,你还舔着脸混日子。”

“跳出舒适区”这个话题早已是老生常谈,可无论怎么谈,热度都一直不减。

因为真的太难。

就拿跳槽这件事儿来说,我身边就有不少人,每年过完年都要念叨一遍,我今年必须换工作,这个工作没前途。

就这么守着一份要死不死的工作,念叨了五六年。当初那些跳出来的同事早已开创了一番新事业,他们还在纠结我到底要不要换工作。

其实这种心态不难理解,人都有一种思维定式,我现在虽然不温不火,但外面大坑太多。谁知道是不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

他们不明白,人生到最后,拼的就是这么点魄力。

温水煮青蛙的日子之所以可怕,是因为每分每秒都在损耗人的战斗力。对成功没有渴望,对失败也缺少畏惧,我就这么混着,总不至于活不下去。

真是应了那句话,无惧来自无知。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如果你人到中年,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问一问自己,在之前的十多年里,你是否贪图安逸。

说直白点,不管小船大船,你得有自己游回岸上的能力。

现在的辉煌都是过去拼搏的结果,而今天的选择,也会决定你未来能不能平稳过关。躺赢这件事,根本不存在。

走出舒适区,不是让你盲目行动,而是教你提醒自己,别一味沉浸在过去里,危机随时会来,一成不变就是坐以待毙。


#乔姐碎碎念#

“遇见变化: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这是斯宾塞·约翰逊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写到的。

我们不能改变生活变化的方向,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对待变化的方式。

来说说,你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了吗?

相关文章